健康频道
-
孩子近视的早期信号,你了解吗?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乔业琼)2024年3月是我国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其主题为“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长沙疾控微信公众号近日发布提示,要重视近视的预防和控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从而避免近视的发生和延缓近视的进展。 那么,如何能够尽早发现孩子的近视问题?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家长就需要引起重视了。 一是看远模糊。孩子…
-
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通知》明确规范了预制菜范围。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
-
期待人人会急救、敢急救
2023年11月,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电子地图正式发布上线。打开“北京120”微信小程序,点击首页上的“重点公共场所AED电子地图”,系统会自动显示附近的AED设备位置,并通过电子地图指引使用者找到相应设备。有网友点赞:“AED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这个功能让挽救生命有了坐标。”目前,北京市已实现重点公共场所配置500…
-
麻辣烫引流折射城市发展密码
自由搭配的食材、爽滑劲道的粉条、辣中带香的配料……最近,甘肃天水的麻辣烫从社交平台热辣“出圈”,天南海北的游客被吸引前去,许多小吃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天水麻辣烫走俏,除了因为本身别具特色,还离不开众多网友推荐和当地借势推广。通过组织美食节、文旅推介等活动,当地借力引流,让城市热度迅速提升。 火热之时,当务之急是如何把流量变“留量”。近段时间,大规…
-
做好健康科普,任重道远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因此,健康知识普及行动被列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5个专项行动的首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健…
-
痔疮患者的生活指南:从饮食到日常习惯的调整
痔疮患者的生活指南:从饮食到日常习惯的调整 刘亮 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普外科 一、引言 痔疮,作为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它主要是由于肛门周围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发生异常扩张或炎症所致。痔疮患者往往伴随着疼痛、瘙痒、出血等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了解如何调整生活习惯,特别是饮食和日常习惯,对于缓解痔疮症状、预防…
-
甲状腺疾病的预防与筛查:守护你的“生命腺”
甲状腺疾病的预防与筛查:守护你的“生命腺” 朱芳芳 新郑华信民生医院 普外科 /普胸外科 一、引言 甲状腺,这个位于我们颈部前方的蝴蝶形小腺体,虽然体积不大,但在人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控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重要生理过程。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
-
广西加强医疗护理员规范管理 解决就医陪护民生“痛点”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近日启动。广西进一步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的实践探索,民众俗称的“护工”这一群体将转向职业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据广西有关调研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攀升,民众对医疗陪护服务有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需求,囿于市场供需的不平衡,传统“护工”…
-
如何解救被低质量睡眠“困”住的年轻人
如何解救被低质量睡眠“困”住的年轻人 3月16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在北京发布世界睡眠日2024中国年度主题“健康睡眠 人人共享”。会上,专家对《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进行了解读。 《白皮书》的调查研究自2024年2月启动,数据是基于对某健康App中一万名以上用户的睡眠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主要用户群体包括学生、上班族、退休职工等人群…
-
枕头,是用来枕“头”的吗
枕头,是用来枕“头”吗? 生活中,多数人睡觉时都是直接使用枕头。“这是错误的用法。”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医疗保障中心主管护师童丹丹提醒,睡觉时把后脑勺垫在枕头上的习惯,会让肩膀、颈椎与枕头之间出现悬空状态,不利于颈部肌肉的休息和放松,导致睡醒后可能会感觉脖子疼痛。 关于枕头的使用,不少人存在这两个误区:一是越高越好。许多人认为枕头越高越能保护颈椎,所以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