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护理创伤骨科患者的肺部并发症

如何护理创伤骨科患者的肺部并发症

李永芳 柘城中医院

在创伤骨科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肺部并发症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了解如何护理创伤骨科患者的肺部并发症至关重要。

一、创伤骨科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原因

1. 创伤和手术的影响

创伤骨科患者通常遭受严重的外伤,如骨折、脱位等。这些创伤可能导致胸部直接受伤,引起肺挫伤、血气胸等。此外,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气管插管等操作也可能对呼吸道造成一定的损伤,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2. 长期卧床

创伤骨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这会导致肺部分泌物积聚,不易排出。同时,长期卧床还会使患者的肺活量减少,呼吸功能减弱,容易发生坠积性肺炎。

3. 疼痛和制动

骨折和手术带来的疼痛会限制患者的呼吸运动,使患者不敢深呼吸和咳嗽。此外,为了固定骨折部位,患者常常需要使用石膏、夹板等制动装置,这也会进一步影响呼吸功能。

4. 基础疾病

一些创伤骨科患者可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这些疾病会使患者的肺部功能本来就比较脆弱,更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二、常见的肺部并发症及症状

1. 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是创伤骨科患者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之一。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急促等。如果感染严重,还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2. 肺不张

肺不张是指部分肺组织因支气管阻塞而无气体充盈,导致肺容积缩小。症状主要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干咳等。体格检查时可发现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ARDS 是一种严重的肺部并发症,通常由严重创伤、感染、休克等因素引起。主要症状为呼吸急促、窘迫,进行性低氧血症,口唇和甲床发绀等。ARDS 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

4. 肺栓塞

肺栓塞是由于血栓、脂肪、空气等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的疾病。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等。肺栓塞也是创伤骨科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护理措施

1. 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2)观察患者的咳嗽、咳痰情况,包括痰液的颜色、量、性质等。如果痰液增多、黏稠不易咳出,应及时采取措施。

3)注意患者的胸痛情况,如有胸痛应查明原因,是否与肺部并发症有关。

4)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应警惕呼吸功能衰竭的可能。

2. 保持呼吸道通畅

1)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

向患者解释深呼吸和咳嗽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呼吸和咳嗽方法。患者可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用力咳嗽,将痰液咳出。咳嗽时可用手按压伤口,以减轻疼痛。

2)协助患者排痰

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患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雾化吸入的药物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生理盐水、氨溴索等。同时,可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出痰液。拍背时,手掌呈空心状,从下往上、从外向内轻轻拍打患者的背部。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患者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

3. 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如吸痰、换药等,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2)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是细菌滋生的重要场所,加强口腔护理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每天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23 次,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液漱口。

3)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营养支持

创伤骨科患者由于创伤和手术的消耗,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如瘦肉、鱼、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给予鼻饲或胃肠外营养。

2)控制饮食量和速度

避免暴饮暴食,防止引起呕吐和误吸。对于鼻饲患者,要注意控制鼻饲的速度和量,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进入呼吸道。

5. 功能锻炼

1)早期活动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翻身、抬腿、屈伸关节等。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2)呼吸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缩唇呼吸的方法是:患者用鼻子吸气,然后将嘴唇缩成吹口哨状,缓慢呼气,呼气时间是吸气时间的 23 倍。腹式呼吸的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放松腹部,用鼻子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用嘴呼气,使腹部凹陷。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增强患者的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

6. 心理护理

创伤骨科患者由于受伤和疾病的影响,往往会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也可能增加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1)关心和安慰患者

向患者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可治性和康复的可能性,增强患者的信心。同时,要关心患者的生活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可引导患者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听音乐、看书、做手工等,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心理压力。

3)提供心理支持

如果患者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可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四、健康教育

1. 向患者和家属讲解肺部并发症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我保健意识。

2.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的方法,以及呼吸功能锻炼的技巧。

3. 告知患者合理饮食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4. 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5. 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康复。

6. 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总之,护理创伤骨科患者的肺部并发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通过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感染、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和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我保健意识,也有助于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