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

慢性支气管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

息县中医院 马奎 中西医结合内科

引言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喘息。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在该病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文将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分别阐述诊疗思路,并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

一、西医诊疗思路

1. 临床表现与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咳嗽、咳痰和喘息,急性发作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喘等症状。诊断上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辅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 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病程长短、疾病的诱发因素以及伴随的其他症状。

  • 症状和体征:咳嗽、咳痰和喘息是主要症状,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痰涂片检查等。

  •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见两肺下部纹理增粗,或呈索条状,并发肺气肿时可见肺气肿征。

 

2. 西医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吸氧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和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抗感染药物:根据痰细菌培养对抗生素敏感试验的结果选择抗感染药物。较轻的患者口服或肌注,严重者应采用静脉途径给药。疗程视病情轻重而定,一般12周。

      • 支气管舒张药:常用者有抗胆碱能药物、β受体激动药和茶碱类药物。通过吸入或口服给药,严重者可用静脉滴注。

      • 祛痰剂:常用者有氨溴索、羧甲司坦等,如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雾化吸入。

  • 吸氧治疗:对于慢性低氧血症患者,建议进行长期家庭氧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 机械通气治疗:对于严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出现呼吸衰竭、呼吸肌疲劳等情况,建议使用机械通气治疗。

  • 手术治疗:对于存在严重的结构性肺病或反复感染等严重病情,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中医诊疗思路

1. 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痰饮”范畴,其病因主要包括外感风寒、风热经口鼻进入患者体内后引起肺气损伤,或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咳嗽。

  • 外邪侵袭:风寒、风热等外邪侵袭肺卫,导致肺气失宣,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

  • 脏腑功能失调: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痰湿内生,阻塞气道,引发咳嗽、喘息等症状。

2. 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需要根据辨证分型来进行治疗,如外寒内饮型、痰湿蕴肺型等。

  • 外寒内饮型:咳嗽、咳白痰、痰清稀有泡沫,主要治疗理念为解表散寒、宣肺化饮,可以给予小青龙汤治疗。

  • 痰湿蕴肺型:咳嗽、痰多而黏,主要治疗理念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治疗可以使用三子二陈汤加减。

  • 痰热郁肺型:咳嗽、黄痰、口干口渴,主要治疗理念为辛凉清肺、润燥化痰,治疗可以给予患者麻杏石甘汤和清金化痰汤合方治疗。

  • 肺脾两虚型:咳嗽、白痰、乏力,主要治疗理念为补肺健脾、益气固表,可以选用玉屏风散和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

 

  • 肺肾两虚型:咳嗽气短、腰膝酸软,主要为补益下焦的元气、益气平喘,治疗上给予补肺汤和肾气丸加减。

 

3.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食疗调理和运动养生。

 

  • 中药治疗:根据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方剂,如风寒袭肺型可选用三拗汤合止咳散加减,风热犯肺型可选用桑菊饮加减等。

 

  • 针灸治疗:选取肺俞、列缺、太渊等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以达到调整气血、疏经通络的作用。

 

  •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按摩患者背部、胸部等部位,舒缓肌肉疲劳、促进气血流通,从而改善呼吸功能。

 

  • 食疗调理:选择具有润肺止咳、养阴清热、化痰降气等功效的食物,如梨、百合、山药、白萝卜等。

 

  • 运动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术,或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促进身体代谢和血液循环,增强呼吸功能。

三、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

1. 综合治疗,取长补短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充分发挥了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 急性发作期:合理应用抗生素能够及时地控制感染,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同时,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也能协同作用,改善发热、咳痰等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 慢性期:应用中医药予以益气补肺、扶正固本等治疗,可以提高免疫功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减轻药物副作用

现代药物治疗常常伴随着副作用的产生,给患者带来不适和负担。中医的中草药治疗和调理方法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草药治疗:中药常常具有温和的疗效和较少的不良反应,能够在慢性病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 调理方法:通过食疗、推拿按摩等方法,调理患者体质,减轻药物副作用

3. 预防与调理并重

中医注重疾病的预防与调理,通过调整体质和生活习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 消除诱发因素: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缓解期,消除和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

  • 中医药调理:应用中医药予以益气补肺、扶正固本等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巩固治疗作用。

  • 生活习惯改善:改善饮食习惯,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四、病例分析

病例一

患者,男,65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0年。近期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加重,伴有喘息,夜间咳嗽明显。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给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小青龙汤解表散寒、宣肺化饮。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喘息缓解。

病例二

患者,女,50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5年。主要表现为咳嗽、痰多而黏,晨起咳嗽明显,痰咳出后觉症状减轻。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给予氨茶碱舒张支气管,同时配合中药三子二陈汤健脾燥湿、化痰止咳。治疗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提高。

 

五、讨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肺功能、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和预防复发,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一刀切。

  • 综合治疗:综合运用中西医的各种治疗方法,取长补短,提高治疗效果。

  • 预防复发:注重疾病的预防与调理,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和自我康复能力。

 

 六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在该病的治疗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通过综合分析中医和西医的诊疗方法,提出一套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途径。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重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和预防复发,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