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大揭秘:从发病机制到神经内科治疗方案
癫痫大揭秘:从发病机制到神经内科治疗方案
李文艳 信阳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癫痫,这一古老而神秘的疾病,长久以来一直困扰着人类。它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 “幽灵”,突然发作,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生活困扰。在医学领域,神经内科医生们一直致力于对癫痫的研究和治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癫痫,从它的发病机制到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案,揭开癫痫神秘的面纱。
一、癫痫的发病机制
(一)神经元异常放电
癫痫的核心发病机制是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在正常情况下,大脑神经元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有序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思维活动。然而,当某些因素导致神经元的膜电位不稳定时,就会引发异常的电活动。这些异常放电的神经元会像失控的 “信号源”,向周围的神经元扩散,从而导致大脑功能的短暂紊乱,引发癫痫发作。
(二)遗传因素
遗传在癫痫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大约有 50% 的癫痫患者具有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代谢和传递等方面,使得个体更容易发生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一些基因突变可以直接导致癫痫相关的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平衡,从而引发癫痫。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与癫痫相关的基因突变,不同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
(三)脑部结构异常
脑部的结构异常也是癫痫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如脑皮质发育不良、海马硬化等,会导致大脑神经元的排列和连接异常,增加神经元异常放电的风险。脑部外伤,如车祸、跌倒等导致的颅脑损伤,可能会引起脑组织的出血、水肿和瘢痕形成,这些病变会破坏神经元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发癫痫。此外,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压迫或损伤周围的脑组织,导致癫痫发作。
(四)神经递质失衡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它们在维持大脑正常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癫痫患者中,常常存在神经递质失衡的情况。例如,γ- 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当 GABA 的合成、释放或受体功能出现异常时,大脑的抑制功能减弱,神经元就容易过度兴奋,从而引发癫痫发作。相反,一些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若其水平过高或作用过强,也会导致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诱发癫痫。
二、癫痫的常见症状
(一)全面强直 - 阵挛发作
这是最为常见的癫痫发作类型之一,也被称为大发作。发作时,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上肢伸直或屈曲,下肢伸直,头后仰,眼球上翻,牙关紧闭,呼吸暂停,面色青紫。随后进入阵挛期,全身肌肉有节律地抽搐,口吐白沫,有时还会伴有舌咬伤和尿失禁。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患者逐渐清醒,但清醒后可能会感到头痛、乏力、嗜睡等。
(二)失神发作
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眼神呆滞,茫然凝视,手中物品可能掉落,但不会跌倒。这种发作通常持续数秒钟,一般不超过 30 秒,然后患者会迅速恢复正常,继续原来的活动,且对发作过程没有记忆。
(三)部分性发作
部分性发作是指发作起始于大脑的某一局部区域。简单部分性发作时,患者可能仅出现身体某一部位的不自主抽动,如一侧肢体的抽搐,或者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幻觉等,但意识清楚。复杂部分性发作则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无意识的自动症行为,如咀嚼、吞咽、摸索、自言自语等,发作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
三、癫痫的诊断方法
(一)详细的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发作情况,包括发作的时间、频率、发作前的诱因、发作时的症状表现、发作持续的时间以及发作后的状态等。同时,还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脑部外伤、感染、肿瘤等疾病,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癫痫患者。病史采集对于癫痫的诊断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癫痫的类型和可能的病因。
(二)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它通过记录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来检测是否存在异常放电。在癫痫发作间期,约 80% 的患者脑电图可以检测到癫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对于一些发作不频繁或常规脑电图检查阴性的患者,还可以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通过长时间记录脑电图,并同时观察患者的发作情况,提高癫痫诊断的准确性。
(三)影像学检查
脑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 和磁共振成像(MRI),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大脑的结构是否存在异常。CT 检查对于发现脑部的骨折、出血、钙化等病变有一定的优势,而 MRI 则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的软组织病变,如脑发育畸形、海马硬化、脑部肿瘤等。这些结构异常与癫痫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病因,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其他检查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还可能会进行一些其他检查,如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如低血糖、电解质紊乱、脑部感染等。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癫痫,还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存在遗传因素。
四、神经内科的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的首选方法,也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有多种抗癫痫药物可供选择,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和患者的个体情况,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或者增强大脑的抑制功能来控制癫痫发作。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癫痫发作加重或复发。一般来说,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70% - 80% 的癫痫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癫痫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或破坏引起癫痫发作的脑部病灶,从而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癫痫病灶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迷走神经刺激术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神经心理学评估等,以确定癫痫病灶的位置和范围,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神经调控治疗
神经调控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癫痫治疗方法,包括深部脑刺激(DBS)、经颅磁刺激(TMS)等。这些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大脑的神经电活动,来改善癫痫患者的症状。深部脑刺激是通过在大脑特定部位植入电极,发送电脉冲来调节神经元的活动;经颅磁刺激则是通过磁场作用于大脑皮质,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神经调控治疗具有微创、可逆等优点,对于一些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四)生活管理与心理支持
癫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生活管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熬夜和精神紧张。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同时,患者还需要避免从事一些危险的活动,如游泳、登高、驾驶等,以免在癫痫发作时发生意外。此外,癫痫患者往往会面临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因此心理支持也非常重要。家人和社会应该给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癫痫虽然是一种复杂的疾病,但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对癫痫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通过了解癫痫的发病机制、常见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患者和家属可以更好地应对癫痫,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怀疑患有癫痫,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相信在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下,癫痫患者一定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