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手术体位的重要性

解读手术体位的重要性

 张丽 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 南阳市骨科医院手术室

在医院的手术室里,无影灯散发着明亮而柔和的光,医生们专注地准备着即将开始的手术。此时,手术台上的患者看似安静,却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正在进行 —— 摆放手术体位。这一过程或许并不引人注目,但其重要性却贯穿整个手术过程,关乎手术的成败以及患者术后的康复。

为手术操作创造最佳条件

手术体位的首要作用是为手术医生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和便捷的操作空间。不同的手术部位需要特定的体位来配合。例如,在进行脑部手术时,患者通常会采取仰卧位,头部抬高并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头部的血液回流,降低颅内压,使脑部组织相对松弛,便于医生清晰地分辨脑部的神经、血管和病变部位。若是进行腹部手术,根据手术的具体位置,可能会采用平卧位、侧卧位或截石位等。以阑尾切除术为例,患者取仰卧位,腹部充分暴露,医生能够轻松地找到阑尾的位置,进行精准的切除操作。而对于肾脏手术,侧卧位则更为合适,通过将手术侧的腰部垫高,使肋间隙增宽,肾脏更接近体表,方便医生进入手术区域,减少对周围组织的不必要损伤。

合适的体位还能帮助医生更好地利用手术器械。在骨科手术中,如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需要采取侧卧位,患肢在上并固定在特殊的手术牵引架上。这样的体位不仅能使髋关节充分暴露,而且便于医生使用各种骨科器械进行关节的置换操作,确保假体能够准确无误地植入。如果手术体位不当,手术视野可能会被遮挡,医生难以施展操作,不仅会延长手术时间,还可能增加手术的风险,导致手术效果不佳。

保障患者生理功能稳定

手术体位对患者的生理功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确的体位有助于维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平稳。首先是呼吸功能,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患者的呼吸主要依靠机械通气来维持。合理的手术体位能够保证呼吸道通畅,促进气体交换。例如,在头颈部手术中,若患者的头部过度后仰或扭曲,可能会导致气管插管移位,压迫气道,影响通气效果。而在胸部手术中,侧卧位时需要注意调整患者的体位,避免因体位不当使胸廓活动受限,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循环功能也与手术体位密切相关。当患者处于特殊体位时,身体的血液分布会发生改变。在进行长时间的脊柱手术时,患者常采取俯卧位。此时,身体的大部分重量集中在胸部和腹部,若体位垫放置不合理,可能会压迫下腔静脉,阻碍血液回流,导致血压下降。因此,在摆放体位时,需要使用柔软且符合人体生理曲线的体位垫,将胸部、腹部悬空,减轻对血管的压迫,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此外,在一些下肢手术中,如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需要采取头低脚高位,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少,便于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但同时也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防止因回心血量突然增加而给心脏带来过大负担。

神经功能同样不容忽视。长时间的手术过程中,若患者的肢体摆放不当,可能会对神经造成压迫,导致术后神经损伤。例如,在进行上肢手术时,如果手臂过度外展或长时间处于不自然的位置,可能会压迫臂丛神经,引起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手术团队会仔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合理调整肢体的位置,并使用衬垫对神经走行部位进行保护。

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正确的手术体位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一环。其中,压疮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时间较长时,患者身体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到压迫,血液循环受阻,容易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引发压疮。尤其是在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部位,更容易发生压疮。为了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手术室护士会根据患者的体型和手术需要,在这些受压部位放置减压贴、凝胶垫等防护用品,并在手术过程中定期调整体位,以减轻局部压力。

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是术后需要关注的问题。长时间的手术以及某些特殊体位,可能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缓慢,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例如,在盆腔手术中,患者通常需要长时间处于截石位,这种体位会使下肢静脉受压,血液回流不畅。为了预防深静脉血栓,除了在术前给予患者适当的抗凝药物外,手术过程中还会采用气压治疗等物理方法,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同时,合理的手术体位也有助于减少对下肢静脉的压迫,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此外,手术体位不当还可能导致关节脱位、肌肉拉伤等并发症。在摆放患者体位时,手术团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关节的活动范围,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因粗暴操作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手术体位选择的多因素考量

手术体位的选择并非随意为之,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是手术类型,不同的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决定了所需的特定体位。如前文所述,脑部手术、腹部手术、骨科手术等各自有与之相适应的体位。其次,患者的身体状况也起着关键作用。肥胖患者由于身体脂肪较多,在摆放体位时需要更加注意避免局部受压过重,同时要考虑到其心肺功能可能受到的影响。而对于老年患者,他们的关节活动度可能较差,骨质相对疏松,在调整体位时要格外小心,防止发生骨折等意外情况。此外,患者的既往病史,如脊柱畸形、心血管疾病等,也会影响手术体位的选择。对于有脊柱畸形的患者,需要根据其畸形的程度和类型,对常规手术体位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体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学问。从为手术操作提供便利,到保障患者的生理功能稳定,再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正确的手术体位。手术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从主刀医生到麻醉师,再到手术室护士,都需要对手术体位给予高度的重视,精心设计和调整患者的体位,为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奠定坚实的基础。下一次当你走进手术室或听到关于手术的故事时,不妨多留意一下手术体位这个重要的细节,它正默默地在背后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