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识别心肌梗死的信号

如何早期识别心肌梗死的信号

 何晓星 夏邑县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总医院

心肌梗死,这个听起来就让人胆战心惊的疾病,正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数百万,其中心肌梗死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然而,如果能在早期识别心肌梗死的信号,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很多悲剧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早期识别呢?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

典型胸痛:最常见的信号

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胸痛,这种疼痛通常被描述为压榨性、紧缩性或闷痛,感觉就像有一块大石头压在胸口。疼痛的程度较为剧烈,持续时间往往超过 30 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通常不能缓解。

疼痛的部位多位于胸骨后,可放射至心前区、肩部、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等部位。比如,有的患者会感觉从胸部一直痛到左手无名指,或者颈部像被勒住一样难受。这种放射性疼痛很容易让患者误以为是其他部位的问题,从而延误病情。

举个例子,老张今年 55 岁,有多年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病史。一天,他在搬重物时突然感到胸骨后剧烈疼痛,像被重锤击中,疼痛还向左肩和左臂放射。他以为是累着了,休息了一会儿,疼痛却没有减轻,还伴有大汗淋漓、心慌等症状。家人赶紧将他送往医院,最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幸好送医及时,经过紧急治疗,老张脱离了生命危险。像老张这样,出现典型胸痛症状时,一定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立即就医。

不典型症状:容易被忽视的危险信号

并非所有心肌梗死患者都会出现典型的胸痛症状,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并不明显,甚至表现为其他看似与心脏无关的症状,这就很容易被忽视。

上腹部疼痛

有的患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胆囊炎等。比如,王大妈最近总感觉上腹部不舒服,以为是吃坏了肚子,自己买了些胃药吃,症状却没有改善。后来疼痛加重,还出现了胸闷、心慌的症状,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心肌梗死。这是因为心脏下壁的心肌梗死可能会刺激膈神经,引起上腹部疼痛,容易与胃肠道疾病混淆。所以,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尤其是伴有胸闷、心慌等症状时,不要只想着看消化科,一定要排查一下心脏问题。

牙痛

还有一部分患者会表现为牙痛,这种牙痛往往是阵发性的,疼痛部位不确切,服用止痛药也没有效果。很多人会先去口腔科就诊,结果查来查去,牙齿并没有问题。其实,这可能是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因为心脏的感觉神经纤维与牙齿的感觉神经纤维在脊髓部位有交叉,当心肌缺血时,可能会刺激到这些神经纤维,引起牙痛。曾经有一位李先生,突然出现牙痛,以为是蛀牙,去看牙医,医生检查后没发现牙齿有问题。过了几天,牙痛再次发作,还伴有胸痛、呼吸困难,这才赶紧去心内科检查,最终确诊为心肌梗死。所以,对于不明原因的牙痛,尤其是伴有心脏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的人,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

肩背部疼痛

肩背部疼痛也是心肌梗死的不典型症状之一,这种疼痛通常没有明显的压痛点,活动肩部时疼痛也不会加重。有的患者会以为是肩周炎或者颈椎病,自己贴膏药、做按摩,结果症状越来越严重。比如,赵先生最近总感觉左侧肩背部疼痛,以为是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颈椎病,就去做了按摩。可是,疼痛并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心慌、气短的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心肌梗死。这是因为心脏的病变可能会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肩背部疼痛。因此,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肩背部疼痛,且排除了肩部和颈椎疾病,一定要考虑心脏方面的问题。

乏力、头晕、心慌

有些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前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比较轻微,容易被患者忽视。比如,陈女士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力气,稍微活动一下就心慌、头晕,她以为是最近工作太累了,就没当回事。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晕倒在地,被送往医院后诊断为心肌梗死。其实,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的表现,是心肌梗死的早期信号。所以,当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或者逐渐加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特殊人群的症状特点

不同人群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早期识别心肌梗死非常重要。

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感觉相对迟钝,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症状可能不典型,甚至没有胸痛症状,而更多地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意识障碍等。比如,李大爷今年 70 岁,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一天,他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家人以为是哮喘发作,给他喷了哮喘药,症状却没有改善。送到医院后,经过检查才发现是心肌梗死。老年人的心肌梗死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预后也相对较差。因此,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头晕、意识障碍等症状,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病变,使心脏的痛觉神经变得不敏感。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胸痛症状可能不明显,甚至没有胸痛,而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症状。例如,张阿姨患有糖尿病多年,一天,她突然感觉恶心、呕吐,伴有心慌、出汗,她以为是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就自行调整了降糖药的剂量。结果症状越来越严重,到医院检查后,确诊为心肌梗死。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比普通人高,而且病情隐匿,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一旦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心肌梗死。

女性

女性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相对较低。但绝经后,这种保护作用减弱,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女性发生心肌梗死时,症状也可能不典型,除了胸痛外,还可能表现为背部、颈部、下颌、腹部疼痛,以及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比如,刘女士绝经后不久,经常感觉背部疼痛,以为是腰肌劳损,就自己买了些膏药贴。后来疼痛加重,还伴有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心肌梗死。女性在出现这些不典型症状时,往往容易忽视心脏问题,而更多地关注其他方面的疾病。因此,女性尤其是绝经后的女性,要提高对心肌梗死的警惕性,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早期识别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

早期识别心肌梗死的信号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一旦怀疑发生心肌梗死,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立即休息

患者应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任何活动,原地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因为活动和情绪激动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血。

呼叫急救

第一时间拨打 120 急救电话,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症状、所在位置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现场。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保持电话畅通,听从接线员的指导。

服用药物

如果患者身边有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 1 片,一般在 2 - 3 分钟内起效。如果 5 分钟后症状没有缓解,可以再含服 1 片,但最多不超过 3 片。需要注意的是,硝酸甘油只对部分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如果服用后症状不缓解,不要盲目加大剂量,应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记录症状

家属或周围的人要尽可能详细地记录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心慌、出汗、恶心、呕吐等),以及症状的变化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总之,心肌梗死虽然凶险,但只要我们了解其早期信号,提高警惕,及时识别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能够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心脏健康,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让心肌梗死不再成为生命的 “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