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被蛇咬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野外被蛇咬伤的紧急处理措施

潘彦 淮滨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徒步、露营、探险,是许多人放松身心、追寻自由的方式。然而,当我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时,也可能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其中被蛇咬伤便是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情况之一。全球每年约有 540 万人被蛇咬伤,其中约 8.1 万至 13.8 万人因此丧生,致残人数更是高达 40 万。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提醒着我们,掌握野外被蛇咬伤的紧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认识蛇类:危险的信号

在野外遭遇蛇类,首先要学会辨别蛇的种类,这对于后续的紧急处理和治疗有着关键作用。蛇类主要分为毒蛇和无毒蛇,它们在外观、行为和毒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一)毒蛇的特征

毒蛇的头部大多呈三角形,这是因为其毒腺发达,位于头部两侧,使得头部看起来较为宽大。例如,蝰蛇、五步蛇的头部就极具辨识度。毒蛇的身体花纹往往色彩鲜艳、复杂,具有很强的警示作用,像眼镜蛇颈部的眼镜状斑纹,以及竹叶青通体翠绿的颜色和白色的侧线。此外,毒蛇的尾部通常较短且突然变细,与无毒蛇细长逐渐变细的尾部形成鲜明对比。

(二)无毒蛇的特征

无毒蛇的头部一般为椭圆形,相对较小且较为平滑。它们的身体花纹相对单调,颜色也多为灰、褐等较为暗淡的色调。无毒蛇的尾部细长,逐渐变细,在爬行时显得更加灵活。常见的无毒蛇如乌梢蛇、翠青蛇等。

(三)常见毒蛇及其毒性

不同种类的毒蛇,其毒性也各不相同。神经毒类毒蛇如银环蛇,其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麻痹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血循毒类毒蛇如竹叶青,毒液会破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引起伤口剧烈疼痛、肿胀、出血不止、皮肤紫癜等,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混合毒类毒蛇如眼镜蛇,兼具神经毒和血循毒的特点,症状更为复杂和严重。

二、紧急处理:争分夺秒的生命救援

当不幸被蛇咬伤后,保持冷静是首要原则。恐慌只会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毒液更快地扩散。在这种紧急时刻,每一秒都至关重要,我们需要迅速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

(一)立即远离蛇类

被蛇咬伤后,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避免再次受到攻击。不要试图捕捉或激怒蛇,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尽量记住蛇的特征,如颜色、花纹、大小等,这有助于医生判断蛇的种类,从而选择正确的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

(二)保持伤口低位

让受伤的肢体保持低于心脏的位置,减缓毒液向心脏和全身扩散的速度。例如,如果是腿部被咬伤,应坐下或躺下,将腿部下垂;如果是手臂被咬伤,可将手臂自然下垂,避免抬高。

(三)去除束缚物

迅速去除受伤部位附近的手表、戒指、手镯、紧身衣物等束缚物。因为被蛇咬伤后,伤口周围会迅速肿胀,如果不及时去除这些束缚物,会加剧肿胀,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加重组织损伤。

(四)清洗伤口

用大量清水、肥皂水或其他干净的液体冲洗伤口,至少冲洗 15 分钟。冲洗的目的是尽量清除伤口表面残留的毒液,减少毒液的吸收。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但不要用力挤压伤口,以免加速毒液的扩散。

(五)避免错误做法

在紧急处理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需要避免。首先,不要用嘴巴吸毒液,因为口腔内若有伤口或溃疡,毒液可能会通过口腔进入施救者体内,造成二次中毒。其次,不要使用止血带或绷带紧紧捆扎伤口近心端,这样会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而且不能阻止毒液的吸收,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此外,也不要使用冰敷、火烧、刀割等方法处理伤口,这些方法不仅无效,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三、后续应对:及时送医与治疗

在完成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在送医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意识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呼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让伤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对毒液的吸收。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根据蛇的种类、咬伤时间、症状等进行综合评估,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通常包括注射抗蛇毒血清,这是治疗毒蛇咬伤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如处理伤口、防治感染、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等。

四、预防措施:未雨绸缪保安全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在野外活动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被蛇咬伤的风险。

(一)了解活动区域

在前往野外之前,要充分了解目的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蛇类的分布情况。查询相关资料或向当地居民咨询,了解哪些区域蛇类较为活跃,尽量避免在这些区域长时间停留或露营。

(二)穿戴防护装备

在野外行走时,应穿戴长袖长裤、高帮鞋、厚袜子等防护装备,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可以使用绑腿将裤脚扎紧,防止蛇从裤脚钻入。此外,还可以携带一根长棍,在行走时用棍子敲打地面和草丛,起到 “打草惊蛇” 的作用,提前吓跑蛇类。

(三)保持营地整洁

在野外露营时,要选择干燥、通风、地势较高的地方搭建营地,远离水源和杂草丛生的区域。保持营地周围的整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和垃圾,避免吸引蛇类前来觅食。晚上睡觉时,要拉好帐篷拉链,防止蛇进入帐篷。

(四)提高警惕

在野外活动时,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特别是在穿越草丛、树林、岩石缝隙等蛇类容易藏身的地方时,要放慢脚步,仔细观察地面和周围的动静。听到蛇类发出的声音或看到蛇的身影时,要保持冷静,慢慢后退,避免与蛇发生冲突。

野外被蛇咬伤虽然危险,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紧急处理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就能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自身的安全。当意外发生时,冷静应对、正确处理,是我们与死神赛跑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