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手术中肝门阻断技术的优化与选择

肝胆手术中肝门阻断技术的优化与选择

李东亮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肝胆胰脾外二科

在肝胆手术的复杂操作中,如何有效控制术中出血一直是保障手术成功与患者安全的关键难题。肝脏作为人体血供极为丰富的器官,每一次手术都像是在 “血管丛林” 中穿梭,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大出血。而肝门阻断技术,就如同手术中的 “安全阀门”,能够暂时减少肝脏的血流,为医生创造清晰的手术视野,降低出血风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门阻断技术也在持续优化与改进,多种阻断方式的出现,为不同病情的患者带来了更精准、更安全的手术选择。

一、认识肝门阻断技术

肝门是肝脏的 “交通枢纽”,肝动脉、门静脉和胆管在此汇聚。肝门阻断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暂时阻断进入肝脏的血流,减少手术区域的出血,使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和操作。这种技术并非一蹴而就,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早期,医生们采用简单的手法阻断肝门,但这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阻断效果不稳定、对肝脏功能损伤较大等。随着医学的进步,各种新型的肝门阻断技术应运而生,在保障手术安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肝脏的不良影响 。

肝门阻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基于肝脏的双重血供特点。肝脏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其中肝动脉提供约 25% 的血供,主要负责氧气供应;门静脉提供约 75% 的血供,主要负责营养物质输送。通过阻断肝门,可以同时减少这两条主要供血途径的血流,从而有效降低肝脏的出血量 。

二、肝门阻断技术的优化方向

(一)精准化阻断范围

传统的肝门阻断技术往往采用全肝门阻断,即对整个肝门的所有血管进行阻断。虽然这种方式能有效控制出血,但会对整个肝脏的血流造成影响,增加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风险。随着对肝脏解剖结构和功能认识的加深,精准化阻断范围成为优化的重要方向。

如今,医生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三维可视化成像、术中超声等,更清晰地了解肝脏的血管分布和病灶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选择性肝叶血流阻断或区域性血流阻断技术,只阻断供应病灶所在区域的血管,而保留其他区域的正常血流。这种精准化的阻断方式,不仅能有效控制手术区域的出血,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肝脏整体功能的影响,降低术后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二)优化阻断时间

阻断时间是影响肝脏功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长时间的肝门阻断会导致肝脏缺血缺氧,引发肝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为了减少这种损伤,医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阻断时间的方法。

目前,间歇性肝门阻断是常用的优化方式。它采用周期性的阻断和开放策略,一般每次阻断时间不超过 15 - 20 分钟,间隔 5 - 10 分钟后再次阻断。这种方式可以让肝脏在阻断间歇期得到一定的血流灌注,减轻缺血损伤,同时又能保证手术过程中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此外,一些研究还在探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肝功能、年龄、手术复杂程度等,个性化制定阻断时间,以进一步提高阻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三)改进阻断方法

除了阻断范围和时间的优化,阻断方法的改进也是肝门阻断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的阻断方法多采用橡胶管或乳胶管进行捆扎,这种方式操作相对简单,但存在阻断力度不易控制、容易损伤血管等问题。

近年来,新型的阻断器械不断涌现。例如,一些可调节压力的阻断带,能够根据手术需要精确控制阻断力度,既保证了阻断效果,又减少了对血管的损伤;还有一些采用电生理原理的阻断装置,通过电流刺激使血管收缩,实现暂时性的血流阻断,这种方式对组织的损伤更小,且阻断效果更稳定 。

三、常见肝门阻断技术的选择

(一)全肝门阻断

全肝门阻断,也称为 Pringle 法,是最经典、最常用的肝门阻断技术。手术时,医生通过用橡胶管或阻断带环绕肝十二指肠韧带,将肝动脉和门静脉同时阻断。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适用于大多数肝脏手术,尤其是手术时间较短、对肝脏功能影响较小的情况。

然而,全肝门阻断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由于阻断了整个肝脏的血流,会导致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长时间阻断可能引起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使用全肝门阻断时,医生会严格控制阻断时间,一般不超过 30 分钟 。

(二)间歇性肝门阻断

间歇性肝门阻断是在全肝门阻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化技术。它通过周期性地阻断和开放肝门血流,既能有效控制出血,又能减少肝脏的缺血损伤。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肝脏手术,特别是手术时间较长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肝脏功能和手术情况,合理调整阻断和开放的时间间隔。例如,对于肝功能较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每次阻断的时间;而对于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则会缩短阻断时间,增加开放次数,以减轻肝脏的负担 。

(三)选择性肝叶血流阻断

选择性肝叶血流阻断是一种精准化的阻断技术。医生通过对肝脏血管解剖结构的详细了解,只阻断供应病灶所在肝叶的血管,而保留其他肝叶的正常血流。这种方法适用于病灶局限于某一肝叶或肝段的情况,如肝叶肿瘤切除手术。

与全肝门阻断相比,选择性肝叶血流阻断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更小,术后肝功能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但该技术对医生的操作要求较高,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肝脏解剖知识和熟练的手术技巧 。

(四)区域性血流阻断

区域性血流阻断是一种介于全肝门阻断和选择性肝叶血流阻断之间的技术。它根据肝脏的血流分布特点,阻断某一区域的血管,而不是整个肝叶或全肝。这种方法适用于病灶范围较大,但又未累及整个肝叶的情况。

区域性血流阻断能够在有效控制出血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肝脏的功能,减少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病灶的具体位置和形状,灵活调整阻断范围,提高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

四、肝门阻断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选择肝门阻断技术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患者的肝功能状况是首要考虑因素,对于肝功能良好的患者,可以选择相对较为彻底的阻断方式;而对于肝功能较差的患者,则需要选择对肝脏功能影响较小的阻断技术。

手术的类型和复杂程度也至关重要。例如,对于简单的肝脏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可能采用间歇性肝门阻断就能满足手术需求;而对于复杂的肝癌根治手术,可能需要结合选择性肝叶血流阻断或区域性血流阻断等技术,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彻底性 。此外,患者的年龄、身体基础状况等因素也会影响肝门阻断技术的选择。

肝门阻断技术在肝胆手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优化与选择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门阻断技术将朝着更加精准、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未来,或许会有更多新型的阻断技术和理念出现,为肝胆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医生们始终会以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为出发点,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肝门阻断技术,为每一台肝胆手术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