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护理全攻略:判断、应对与日常照护

新生儿黄疸护理全攻略:判断、应对与日常照护

聂瑞华  周口永善医院妇产科

 

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本是充满喜悦的时刻,然而新生儿黄疸却常常成为新手父母心头的小困扰”。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了解如何准确判断黄疸、科学应对以及做好日常照护,能帮助父母更好地守护宝宝的健康。接下来,我们就从黄疸的基础知识、判断方法、应对策略到日常照护细节,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一、深入了解新生儿黄疸:类型与成因

新生儿黄疸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了解它们的差异,是正确护理的第一步。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约 60% 的足月儿和 80% 以上的早产儿在出生后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这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而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尚未成熟。一般在宝宝出生后 2 - 3 天出现,4 - 6 天达到高峰,足月儿在 2 周内消退,早产儿可能会持续 3 - 4 。生理性黄疸程度较轻,宝宝除了皮肤、黏膜发黄外,一般状况良好,吃奶、睡眠、精神状态都不受影响。

病理性黄疸则是由多种疾病因素导致,如新生儿溶血病、感染、胆道闭锁、母乳性黄疸等。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常在出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程度较重,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相应日龄及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 2 周,早产儿超过 4 周;黄疸退而复现 。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过高的胆红素可能透过血 - 脑屏障,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引起智力发育障碍、听力损伤等严重后遗症。

二、准确判断黄疸:方法与指标

新手父母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外在表现,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黄疸。在自然光线下,仔细观察宝宝的皮肤、黏膜和巩膜(眼白)。如果只是面部皮肤发黄,黄疸程度多为轻度;若黄色蔓延至躯干,黄疸程度为中度;当四肢和手足心都出现黄染时,则表示黄疸程度较重

不过,肉眼观察存在一定局限性,想要更准确判断黄疸情况,需要借助专业检测手段。医院常用的检测方法是经皮胆红素测定,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无创,通过仪器在宝宝额头、胸部等部位测量,就能快速得出胆红素数值。血清总胆红素测定则是更为准确的检测方式,通过采集宝宝血液进行实验室检查,能精确了解胆红素水平,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不同日龄的新生儿,胆红素的正常参考值有所不同,医生会结合宝宝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三、针对性应对策略:不同黄疸的处理方式

对于生理性黄疸,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宝宝自身的身体机能会逐渐将胆红素代谢排出体外。在此期间,父母要确保宝宝摄入充足的水分和营养,鼓励宝宝多吃多排。充足的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能促进宝宝排便,有助于胆红素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同时,在天气适宜、阳光温和时,可以让宝宝适当晒晒太阳,注意保护好宝宝的眼睛和会阴部,每次晒太阳时间控制在 10 - 15 分钟,每天 2 - 3 。阳光中的蓝光能帮助胆红素转化,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就医,根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光照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方法,通过特殊的蓝光照射,使胆红素结构发生变化,变成水溶性的异构体,经尿液和粪便排出体外。在光疗过程中,宝宝需要佩戴护眼罩保护眼睛,穿上纸尿裤遮盖会阴部 。除了光疗,医生还可能根据病情给予药物治疗,如肝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能增加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对于因溶血导致的黄疸,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

母乳性黄疸相对特殊,它一般在宝宝出生后 1 周左右出现,2 - 3 周达到高峰,可持续数周到数月。如果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医生评估后认为黄疸程度较轻,可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密切观察黄疸变化 。若黄疸程度较重,医生可能会建议暂停母乳喂养 2 - 3 天,改用配方奶喂养,黄疸通常会明显减轻,之后可恢复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

四、细致入微的日常照护:助力宝宝恢复

在新生儿黄疸期间,日常照护的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宝宝的恢复情况。首先是喂养方面,要保证宝宝按需喂养,频繁进食不仅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胆红素的排出。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证乳汁质量

宝宝的皮肤护理也不容忽视。黄疸期间,宝宝的皮肤可能会因为胆红素刺激而出现瘙痒等不适,要保持宝宝皮肤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为宝宝洗澡,洗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擦伤皮肤 。给宝宝更换尿布和衣物时,也要注意动作的轻柔,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和尿布,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此外,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大小便颜色和量等。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拒奶、尖叫、抽搐等异常表现,或者大便颜色变浅、呈陶土色,要立即带宝宝就医,这可能是黄疸加重或存在其他潜在疾病的信号

新生儿黄疸虽然常见,但只要父母掌握科学的判断、应对和日常照护方法,就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从了解黄疸类型,到准确判断病情,再到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和细致的日常照护,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希望这份护理攻略能为新手父母提供有力的帮助,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