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用药与成人有何不同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用药与成人有何不同
杨欣欣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耳鼻喉科疾病中,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病症,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可能受到它的困扰。然而,由于儿童与成人在生理结构、身体发育程度、药物代谢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用药与成人有着诸多不同之处。了解这些差异,对于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规范治疗和有效康复至关重要,也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配合医生,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儿童与成人生理结构差异对用药的影响
儿童的鼻腔、鼻窦结构与成人存在明显不同。儿童的鼻腔相对狭窄,鼻窦发育尚未完全,鼻窦口相对较大,黏膜娇嫩且血管丰富 。这些特点使得儿童更容易发生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潴留,进而引发鼻窦炎。而在用药时,这种生理结构的差异就需要被重点考虑。例如,在使用鼻用减充血剂时,成人的鼻腔相对宽敞,对药物刺激的耐受性稍强。但儿童鼻腔狭窄,黏膜脆弱,若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鼻腔黏膜损伤、干燥,甚至导致药物性鼻炎。所以儿童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时间都与成人有严格区分,通常要求使用安全性更高、刺激性更小的药物,且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 3 天,以避免对鼻腔黏膜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此外,儿童的咽鼓管相对成人短、平、宽,这使得儿童在患鼻窦炎时,更容易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等并发症。在用药治疗鼻窦炎的过程中,就需要同时关注是否可能对耳部产生影响。与成人相比,儿童用药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咽鼓管功能或对耳部产生不良作用的药物,以防止中耳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或加重。
二、儿童与成人身体发育和代谢能力差异对用药的影响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肝脏的药物代谢功能和肾脏的排泄功能与成人有很大差距。成人的肝脏和肾脏已经发育完善,能够较好地代谢和排泄药物,但儿童的这些器官还在不断成长和完善,对药物的处理能力较弱。
以抗生素的使用为例,成人可以根据病情和身体状况,使用多种类型的抗生素,且在剂量上有较大的调整空间。然而,儿童使用抗生素时,需要严格遵循儿童专用剂型和儿童用药剂量标准。许多抗生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存在潜在风险,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会对儿童的听力和肾脏造成损害,因此在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中应谨慎使用甚至避免使用 。同时,儿童对抗生素的代谢速度较慢,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所以需要更精确地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以确保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降到最低。
另外,儿童的神经系统也处于发育阶段,一些药物可能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导致头晕、嗜睡、烦躁等不良反应。相比之下,成人的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对这类药物的耐受性更好。因此,在选择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神经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
三、儿童与成人慢性鼻窦炎用药种类的差异
(一)鼻用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一线药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常使用。但在具体药物选择和使用上存在差异。成人常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这些药物在成人中的使用剂量和疗程相对固定。而儿童使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低剂量剂型,以适应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用药需求。在使用疗程方面,儿童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的疗程一般相对较短,通常为 4 - 8 周,且需要根据儿童的病情恢复情况和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避免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 ,如生长发育迟缓、鼻出血等。
(二)黏液促排剂
黏液促排剂能够稀释鼻腔和鼻窦内的分泌物,促进纤毛运动,有助于排出分泌物,改善鼻窦通气引流。成人常用的黏液促排剂有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对于儿童来说,同样可以使用这类药物,但需要选择儿童易于服用的剂型,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就有儿童装。在剂量上,儿童的使用剂量是根据年龄和体重计算的,明显低于成人剂量。例如,儿童一般按照每公斤体重一定的毫克数来确定用药量,以保证药物能够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三)抗组胺药
在慢性鼻窦炎伴有变应性因素时,抗组胺药是常用的治疗药物。成人可选用的抗组胺药种类较多,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剂型包括片剂、胶囊等。而儿童使用抗组胺药时,更多地选择糖浆剂、滴剂等便于服用的剂型,以提高儿童服药的依从性。同时,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的剂量也需要严格按照年龄和体重进行精确计算。例如,对于 2 - 6 岁的儿童,氯雷他定糖浆的推荐剂量和使用频率与成人有很大不同,且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儿童是否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以便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四、儿童与成人慢性鼻窦炎用药方式和疗程的差异
(一)用药方式
除了常见的口服和鼻内用药外,成人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时,有时会根据病情采用鼻腔冲洗、鼻窦穿刺冲洗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在成人中相对较为安全有效。但对于儿童来说,鼻腔冲洗的方式和冲洗液的选择都需要更加谨慎。儿童鼻腔冲洗一般采用温和的生理盐水,且冲洗的压力不宜过大,以避免冲洗液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等并发症。而鼻窦穿刺冲洗等有创操作,由于儿童的配合度较差,且操作风险相对较高,一般较少用于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
在给药途径方面,儿童由于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于一些较大的片剂或胶囊可能难以顺利吞咽,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口服液体制剂、颗粒剂等便于服用的剂型。而成人则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和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多种剂型。
(二)用药疗程
成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疗程相对较长,一般为 8 - 12 周,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因为成人的身体恢复能力相对稳定,且慢性鼻窦炎的病情较为复杂,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控制炎症和促进鼻窦功能恢复。然而,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长期用药可能会对身体产生更多潜在风险。因此,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用药疗程通常较短,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会逐渐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并进行密切的随访观察,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既治愈疾病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
五、儿童慢性鼻窦炎用药的特殊注意事项
儿童的用药依从性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儿童对疾病和药物的认知有限,往往不喜欢服药,甚至抗拒用药。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除了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外,还需要考虑药物的口味、剂型等因素,以提高儿童的服药依从性。例如,选择有水果口味的糖浆剂,或者将药物制成便于儿童服用的颗粒剂,用温水冲服等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儿童服药的积极性。
同时,家长在儿童用药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能随意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药并带孩子就医。此外,定期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复查也非常重要,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