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慢性鼻窦炎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慢性鼻窦炎

杨欣欣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被鼻塞、流涕困扰,嗅觉也变得不那么灵敏,甚至还会出现头痛的症状?这些看似普通的不适,有可能是慢性鼻窦炎在作祟。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准确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慢性鼻窦炎,对于及时治疗、缓解症状至关重要。 

一、慢性鼻窦炎的基本概念

慢性鼻窦炎是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程通常持续 12 周以上。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的含气空腔,共有四对,分别是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这些鼻窦通过狭窄的窦口与鼻腔相通,正常情况下,鼻窦内的黏膜会产生少量黏液,这些黏液可以湿润鼻腔、吸附灰尘和细菌,并通过纤毛运动排出到鼻腔,维持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

当鼻腔受到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过敏、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外伤等因素影响时,窦口的通气引流功能会受到阻碍,导致鼻窦内的分泌物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发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如果炎症持续不愈,就会发展为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免疫、感染、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其炎症过程不仅局限于鼻窦黏膜,还可能累及周围组织和器官。

二、慢性鼻窦炎的常见症状

(一)鼻部症状

鼻塞:鼻塞是慢性鼻窦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多为双侧持续性或交替性鼻塞。这是因为鼻窦黏膜炎症导致黏膜肿胀,堵塞了鼻腔通道。同时,鼻窦内积聚的分泌物也会进一步加重鼻塞的程度。在病情较轻时,鼻塞可能表现为间歇性,尤其是在晨起或晚上睡觉时较为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鼻塞会逐渐加重,甚至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导致张口呼吸。长期的张口呼吸还可能引发咽干、咽痛、睡眠打鼾等问题。

流涕:患者通常会出现大量的脓性或黏脓性鼻涕,颜色多为黄色或黄绿色。这是由于鼻窦内的炎症刺激黏膜,使其分泌功能亢进,产生大量的分泌物。部分患者的鼻涕可能会倒流至咽部,引起咽部异物感、咳嗽等症状,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为 “鼻后滴漏综合征”。鼻涕的性状和量会因病情的不同阶段和个体差异而有所变化,有些患者的鼻涕较为黏稠,不易擤出;而有些患者的鼻涕则相对稀薄。

嗅觉减退:嗅觉减退也是慢性鼻窦炎的常见症状。一方面,鼻窦炎症导致鼻腔黏膜肿胀,阻塞了嗅区,使气味分子无法到达嗅黏膜,从而影响嗅觉;另一方面,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损伤嗅神经,导致嗅觉功能下降。嗅觉减退的程度因人而异,轻者可能只是对某些气味的敏感度降低,重者甚至可能完全丧失嗅觉。嗅觉减退不仅会影响患者对食物味道的感知,降低生活乐趣,还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带来安全隐患,如无法及时察觉煤气泄漏等。

(二)局部及全身症状

头痛:头痛是慢性鼻窦炎的重要症状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头痛的性质和程度各不相同,可为钝痛、胀痛、闷痛或刺痛。头痛的部位与受累的鼻窦有关,例如,上颌窦炎引起的头痛多位于面颊部或上列磨牙处,晨起时较轻,午后加重;额窦炎的头痛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表现为晨起后逐渐加重,中午达到高峰,午后逐渐减轻;筛窦炎的头痛多位于内眦部或鼻根部;蝶窦炎的头痛则多位于枕部或眼球深部。头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鼻窦内的分泌物积聚,窦内压力升高,刺激神经末梢所致。此外,炎症刺激周围组织也可能引发头痛。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典型症状外,慢性鼻窦炎患者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症状。如由于长期的鼻塞和张口呼吸,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这对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支气管哮喘。此外,儿童患者还可能出现腺样体肥大、发育迟缓等问题。

三、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采集

医生在诊断慢性鼻窦炎时,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是否有感冒、过敏等诱发因素,既往的治疗情况以及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史等。通过对病史的全面了解,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符合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例如,如果患者在感冒后出现长时间的鼻塞、流涕症状,且经过常规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就需要高度怀疑慢性鼻窦炎的可能。

(二)症状评估

除了病史采集,医生还会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常用的方法是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或慢性鼻窦炎症状评估量表(SNOT-20)。VAS 是让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在一条 10 厘米长的直线上标记出症状的严重程度,0 表示无症状,10 表示症状最严重。SNOT-20 则是通过 20 个问题,从鼻部症状、眼部症状、睡眠、心理状态等多个方面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越大。这些症状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鼻腔及鼻窦检查

前鼻镜检查:前鼻镜检查是一种简单、常用的检查方法。医生通过前鼻镜观察鼻腔内的情况,包括鼻黏膜的颜色、形态,是否有肿胀、充血、分泌物等。慢性鼻窦炎患者在进行前鼻镜检查时,通常会发现鼻黏膜呈慢性充血、肿胀状态,中鼻道或嗅裂区可见脓性分泌物。此外,医生还可以观察到是否存在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鼻腔结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会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与慢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鼻内镜检查:鼻内镜检查比前鼻镜检查更加清晰、全面。医生将鼻内镜经鼻腔插入,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鼻腔、鼻窦开口及鼻窦内的情况,发现微小的病变。鼻内镜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性质,对于诊断慢性鼻窦炎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鼻内镜检查,医生可以看到鼻窦开口处是否有黏膜肿胀、息肉形成,以及窦腔内是否有脓性分泌物等。同时,鼻内镜检查还可以在直视下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变的可能。

影像学检查:

鼻窦 X 线检查:鼻窦 X 线检查曾经是诊断鼻窦炎的常用方法之一,但由于其分辨率较低,对于一些细微病变的显示不够清晰,目前已逐渐被其他检查方法所取代。不过,在一些基层医院或初步筛查时,鼻窦 X 线检查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窦 X 线片可能会显示鼻窦黏膜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液平面等表现。

鼻窦 CT 检查:鼻窦 CT 检查是目前诊断慢性鼻窦炎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清晰地显示鼻窦的解剖结构、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关键作用。在鼻窦 CT 图像上,可以看到鼻窦黏膜的增厚程度、是否有息肉形成、窦腔是否有积液、骨质是否有破坏等情况。通过鼻窦 CT 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判断病变累及的鼻窦,为手术治疗提供详细的影像学依据。此外,鼻窦 CT 检查还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解剖变异,如泡状中鼻甲、钩突肥大等,这些变异可能会影响鼻窦的通气引流,导致慢性鼻窦炎的发生。

鼻窦 MRI 检查:鼻窦 MRI 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能力较高,能够更好地显示鼻窦黏膜的炎症程度、病变组织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是否存在颅内或眶内并发症等。在一些情况下,如怀疑鼻窦炎合并真菌感染、肿瘤等疾病时,鼻窦 MRI 检查具有独特的优势。但由于其检查费用较高,且检查时间较长,一般不作为慢性鼻窦炎的常规检查方法。

(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血液细胞成分变化,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在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时,血常规可能会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存在细菌感染;而在慢性鼻窦炎稳定期,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能基本正常。

过敏原检测:对于怀疑过敏性因素与慢性鼻窦炎发病有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过敏原检测的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等。通过过敏原检测,可以明确患者对哪些物质过敏,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过敏原、进行脱敏治疗等,这对于控制慢性鼻窦炎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明确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并了解其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这有助于医生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滥用抗生素。一般在患者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怀疑有耐药菌感染时,医生会建议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与一些其他疾病较为相似,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症状。其症状发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发作的特点,与慢性鼻窦炎的持续性症状有所不同。此外,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鼻分泌物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慢性鼻窦炎患者的鼻分泌物多为脓性,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通过过敏原检测和鼻内镜检查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常与慢性鼻窦炎同时存在。鼻息肉患者也会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但鼻息肉引起的鼻塞多为进行性加重,严重时可导致完全性鼻塞。鼻内镜检查可以直观地看到鼻腔内的息肉样肿物,而鼻窦 CT 检查则可以显示息肉的大小、位置和范围。与慢性鼻窦炎相比,鼻息肉的治疗通常需要手术切除。

鼻中隔偏曲: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弯曲,或鼻中隔一侧或两侧局部突起,引起鼻腔功能障碍。鼻中隔偏曲患者可出现鼻塞、鼻出血、头痛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慢性鼻窦炎有相似之处。但鼻中隔偏曲患者的鼻塞多为单侧,通过前鼻镜检查或鼻内镜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鼻中隔的偏曲情况,鼻窦 CT 检查也有助于明确诊断。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疾病,其症状主要为单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虽然慢性鼻窦炎患者也可能出现头痛症状,但偏头痛的头痛性质和发作特点与鼻窦炎引起的头痛有所不同。偏头痛的头痛通常较为剧烈,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而鼻窦炎引起的头痛多与鼻窦的炎症和窦内压力变化有关,具有一定的时间规律和部位特点。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症状分析以及相关的检查,可以对两者进行鉴别诊断。

五、总结

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慢性鼻窦炎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从症状上看,如果长期存在鼻塞、流涕、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且持续时间超过 12 周,就需要高度警惕慢性鼻窦炎的可能。但仅凭症状还不能确诊,还需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病史采集、症状评估、鼻腔及鼻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与变应性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偏头痛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如果怀疑自己患有慢性鼻窦炎,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