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口腔护理的正确方式

幼儿口腔护理的正确方式

叶宗利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妇幼保健院

在幼儿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细微之处都关乎他们的健康与未来,而口腔健康作为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常常被家长忽视。许多家长认为乳牙会被恒牙替换,即便出现问题也无需在意,这种观念大错特错。乳牙不仅承担着咀嚼、发音等重要功能,还对恒牙的正常萌出和颌面部发育起着关键引导作用。

认识幼儿口腔发育特点

幼儿从出生起,口腔就处于持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新生儿的口腔黏膜薄嫩,唾液腺发育不完善,唾液分泌量少,口腔自洁能力差。一般来说,婴儿在 6 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 2 - 3 岁时,20 颗乳牙会全部萌出。乳牙的牙釉质和牙本质较薄,矿化程度低,抗酸性弱,这使得乳牙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蚀,发生龋齿。

随着乳牙的逐渐萌出,幼儿的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变化,从单纯的母乳喂养或奶粉喂养,逐渐过渡到添加辅食,再到食用各种固体食物。这一过程中,食物残渣更容易残留在口腔内,如果不及时清洁,就会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同时,幼儿的吞咽和咀嚼功能尚不完善,不能有效地将食物充分咀嚼和吞咽,也增加了口腔护理的难度。

幼儿不同阶段的口腔护理方法

乳牙萌出前

在乳牙尚未萌出时,家长就应开始为婴儿进行口腔清洁。每次喂奶后,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球蘸取温水,轻轻擦拭婴儿的牙龈和口腔黏膜。这不仅能清除口腔内残留的奶渍,保持口腔清洁,还能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为乳牙的萌出创造良好条件。此外,在擦拭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和轻声对话,增进亲子互动,让婴儿逐渐适应口腔清洁的过程。

乳牙萌出后 - 3 岁前

当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口腔护理的重点就转移到了牙齿上。此时,家长可以使用指套牙刷或柔软的儿童牙刷为幼儿刷牙。指套牙刷通常由硅胶或乳胶制成,质地柔软,套在家长手指上,能够灵活地清洁幼儿的牙齿和牙龈。刷牙时,将指套牙刷蘸取少量清水,轻轻擦拭牙齿的各个面,包括牙面、牙缝和牙龈边缘。

如果使用儿童牙刷,应选择刷头小、刷毛软、刷柄短而粗的牙刷,以方便家长握持和操作。刷牙方法可采用圆弧刷牙法:将牙刷放置在牙齿与牙龈交界处,刷毛指向牙根方向,按照一定顺序,以圆弧方式轻轻旋转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 2 分钟,确保每颗牙齿都能得到有效清洁。对于年龄较小、还不能配合刷牙的幼儿,家长可以在其进食后,让孩子喝少量清水漱口,起到冲洗口腔食物残渣的作用。

3 - 6 岁

3 岁以后,幼儿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家长可以开始培养幼儿自主刷牙的能力。但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刷牙技巧和力度掌握还不够准确,仍需要家长的监督和指导。家长要教会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齿长轴呈 45 度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牙龈 - 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 4 - 5 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 1 毫米,每次只刷 2 - 3 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

同时,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儿童牙膏也至关重要。3 - 6 岁的幼儿应使用含氟量在 500 - 1100ppm 的儿童牙膏,每次用量为豌豆大小。含氟牙膏能够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但要注意避免幼儿吞咽牙膏,以防氟摄入过量。此外,家长可以通过有趣的刷牙儿歌、故事等方式,激发幼儿刷牙的兴趣,让刷牙成为幼儿日常生活中愉快的一部分。

幼儿口腔护理的注意事项

饮食管理

幼儿的饮食与口腔健康密切相关。要控制幼儿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和饮料,如糖果、巧克力、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中的糖分在口腔细菌的作用下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引发龋齿。如果幼儿食用了这类食物,应及时漱口或刷牙。

鼓励幼儿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这些食物在咀嚼过程中能够机械性地清洁牙齿表面,减少食物残渣的残留。同时,富含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有助于牙齿的生长和发育。此外,要注意控制幼儿的进食频率,避免频繁进食,尤其是在睡前,以防食物残渣长时间滞留在口腔内。

定期口腔检查

幼儿应每 3 - 6 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口腔中存在的问题,如龋齿、牙龈炎症、牙列不齐等,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指导。早期发现和治疗口腔问题,不仅可以减轻幼儿的痛苦,还能降低治疗难度和费用。同时,口腔检查也是对家长进行口腔护理知识宣教的好机会,家长可以从医生那里获取更多专业的口腔护理建议。

纠正不良习惯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口腔习惯,如吮指、咬唇、吐舌等。这些习惯如果长期存在,会影响牙齿的正常排列和颌面部的发育,导致牙列不齐、开颌等错颌畸形。家长一旦发现幼儿有这些不良习惯,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纠正。可以通过转移幼儿注意力的方式,如陪幼儿做游戏、阅读绘本等,减少幼儿不良习惯的发生频率。对于年龄较大、能够理解道理的幼儿,家长要耐心地向其讲解不良习惯的危害,帮助幼儿自觉改正。

常见幼儿口腔问题及预防

龋齿

龋齿是幼儿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口腔内细菌利用食物中的糖分产酸,酸腐蚀牙齿硬组织,导致牙齿脱矿、龋洞形成。预防龋齿,除了做好口腔清洁和饮食管理外,还可以进行窝沟封闭和局部涂氟。窝沟封闭是用高分子材料把牙齿的窝沟填平,使食物残渣和细菌不易进入,从而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一般在幼儿 6 岁左右第一恒磨牙萌出后进行。局部涂氟是将氟化物涂在牙齿表面,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幼儿从 3 岁起即可进行,每 3 - 6 个月涂一次。

牙龈炎症

幼儿牙龈炎症多由口腔卫生不良引起,食物残渣、软垢堆积在牙龈边缘,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红肿、出血。预防牙龈炎症,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对于已经患有牙龈炎症的幼儿,家长要更加注重口腔清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牙列不齐

牙列不齐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乳牙早失等。预防牙列不齐,要注意纠正幼儿的不良口腔习惯,及时治疗乳牙疾病,保持乳牙的正常功能和位置。如果发现幼儿牙列不齐,应及时到口腔正畸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幼儿口腔护理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细心。从乳牙萌出前的清洁,到幼儿自主刷牙能力的培养;从饮食管理到定期口腔检查,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幼儿的口腔健康。只有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洁白的牙齿,绽放自信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