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反酸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在作怪

胃痛反酸可能是幽门螺杆菌在作怪

李睿冰 伊川县中医院 内科 主治医师

胃痛、反酸、腹胀……这些症状很多人都不陌生。偶尔出现时,我们可能会归咎于饮食不当或压力过大,但如果这些症状反复发作,就要警惕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这种细菌是许多胃部疾病的罪魁祸首,甚至可能增加胃癌的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知识,包括它的危害、传播途径、检测方法以及治疗手段,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螺旋形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主要定植在人类的胃黏膜中。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强酸性胃液中存活的微生物,这得益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幽门螺杆菌能够分泌尿素酶,将胃内的尿素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氨可以中和胃酸,从而在细菌周围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微环境,使其免受胃酸的侵蚀。  

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首次分离并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以来,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它与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也让他们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二、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据统计,全球约有一半人口感染了这种细菌。在发展中国家,感染率甚至可能高达70%以上。尽管大多数感染者可能终身不出现明显症状,但部分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胃部疾病,包括:  

1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首先会引起慢性胃炎。细菌通过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导致胃酸直接侵蚀胃壁,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饱胀感、嗳气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  

2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细菌感染会削弱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防御能力,使胃酸和胃蛋白酶更容易损伤组织,形成溃疡。患者通常会出现规律性的上腹部疼痛,胃溃疡多在餐后加重,而十二指肠溃疡则多在空腹时疼痛,进食后可缓解。  

3 胃癌  

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I类致癌物。细菌的持续感染会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引发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虽然并非所有感染者都会得胃癌,但及早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显著降低胃癌风险。  

4 其他疾病  

除了胃部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能与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相关。  

 

三、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或“粪-口”途径传播,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 共用餐具或食物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共用餐具、水杯或食物时,细菌可能通过唾液传播。尤其是在中国等习惯共餐的国家,感染率往往较高。  

2 饮用污染水源  

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被污染的水源传播。饮用未经充分消毒的水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  

3 母婴传播  

母亲如果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咀嚼食物喂给孩子或亲吻婴儿的方式传播细菌。  

4 不良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不洗手、生食不洁食物等行为也可能增加感染概率。  

 

四、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  

 

如果经常出现胃痛、反酸、腹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1 呼气试验  

这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测方法。患者口服含有标记碳的尿素胶囊后,如果胃内有幽门螺杆菌,细菌会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的标记碳即可判断是否感染。这种方法准确率高,且无痛苦,适合大多数人群。  

2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时,医生可以取一小块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病理学检查,直接观察细菌的存在。这种方法不仅能检测幽门螺杆菌,还能评估胃黏膜的病变情况,但属于有创检查。  

3 血液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幽门螺杆菌抗体,可以判断是否曾经感染。但这种方法无法区分当前感染还是既往感染,因此主要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4 粪便抗原检测  

通过检测粪便中的幽门螺杆菌抗原,可以判断是否感染。这种方法适用于儿童和不适合做呼气试验的患者。  

 

五、幽门螺杆菌的治疗  

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尤其是伴有胃炎、溃疡等疾病时,通常建议进行根除治疗。目前,国际通用的治疗方案是“四联疗法”,即同时使用四种药物:  

1 两种抗生素  

常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等,用于直接杀灭幽门螺杆菌。  

2 质子泵抑制剂(PPI)  

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用于抑制胃酸分泌,提高抗生素的杀菌效果。  

3 铋剂  

如枸橼酸铋钾,可以保护胃黏膜并增强抗生素的作用。  

治疗周期通常为10-14天,完成疗程后需再次检测以确认细菌是否被根除。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增强,因此务必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六、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键在于切断传播途径,具体措施包括:  

1 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饮用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尤其是海鲜和肉类。水果和蔬菜要彻底清洗。  

2 实行分餐制  

家庭或聚餐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唾液交叉污染。  

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洗手,不与他人共用牙刷、餐具等个人物品。  

4 定期体检  

尤其是家庭成员中有感染者时,建议共同检查并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七、总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许多胃部疾病的元凶,长期感染甚至可能增加胃癌风险。如果经常出现胃痛、反酸、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规范的检测和治疗,大多数感染者可以成功根除细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胃健康关乎全身健康,千万别把小问题拖成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