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发作时,如何快速缓解?记住"一吸二坐三叫救兵"
哮喘发作时,如何快速缓解?记住"一吸二坐三叫救兵"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王婉)
"咳咳咳...呼...呼..."这样的喘息声对哮喘患者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想象一下,你正在公园散步,突然感觉胸口发紧,呼吸变得困难,就像有人用塑料袋套住了你的头。这就是哮喘发作时的真实感受。今天,我要教大家一个简单好记的急救口诀:"一吸二坐三叫救兵",这个口诀可能在你或家人哮喘发作时救回一条命。
一、哮喘到底是什么?
我们可以把肺部想象成一棵倒立的大树,气管是树干,支气管是树枝。哮喘患者的这些"树枝"特别敏感,容易发炎肿胀。当遇到刺激时,"树枝"会肿起来,周围的肌肉还会收紧,同时产生很多黏液,就像在吸管里倒入了黏糊糊的果汁,吸起来特别费劲。
二、为什么会突然发作?
哮喘发作就像身体的"错误警报"。常见的触发因素有:
1、过敏体质最怕的:花粉、尘螨、宠物毛发
2、空气中的捣蛋鬼:香烟、雾霾、香水、冷空气
3、生病的时候:感冒、流感
4、运动达人要注意:特别是冬天跑步
5、情绪激动时:大哭、大笑或压力太大
6、某些药物:比如阿司匹林
三、发作时有哪些表现?
当哮喘发作时,你可能会出现:
- 呼吸时发出"咻咻"的声音,就像吹口哨
- 胸口像压着大石头,闷得慌
- 咳嗽停不下来,尤其是半夜和早上
- 说话上气不接下气,只能几个字几个字往外蹦
- 严重时嘴唇和指甲会发紫
四、救命口诀详解:"一吸二坐三叫救兵"
这个口诀特别好记,我们一起来学:
第一步:一吸(马上用药)
这是最最关键的!每个哮喘患者都应该随身带着"救命小蓝瓶"(速效支气管扩张剂,比如沙丁胺醇气雾剂)。
正确使用五部曲:
1、摇一摇:取下盖子,摇晃4-5下
2、呼口气:先轻轻吐气
3、含着吸:把吸嘴含紧,或者套上储雾罐
4、按吸同:按下药罐同时慢慢深吸气
5、屏住气:憋住呼吸10秒再慢慢呼气
小贴士:
- 如果一次没效果,等1分钟再来一次
- 用药后手抖、心慌是正常的
- 这个药只能救急,不能天天用
第二步:二坐(摆对姿势)
用完药要马上:
1、找个地方坐下
2、身体稍微往前倾
3、手肘撑在膝盖上
4、保持这个姿势休息
千万不能:
- 躺下(会更憋气)
- 站着(容易晕倒)
- 慌里慌张(越紧张越难受)
第三步:三叫救兵(及时求助)
出现这些情况必须立即打120:
1、用药10分钟后还是喘
2、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
3、嘴唇或指甲变紫
4、呼吸时脖子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
5、开始犯迷糊、想睡觉
等救护车时可以:
- 继续按医嘱用药
- 保持坐姿别乱动
- 解开紧身衣服
- 准备好病历和医保卡
五、千万别做这些傻事!
1、硬扛着不用药:有人觉得"用多了不好",结果耽误治疗。急救药就是用来救命的,该用就得用。
2、猛喝热水:喝水对哮喘没用,还可能呛着。
3、吃口服药代替:口服药见效太慢,急救必须用吸入的。
4、自己加量用药:用太多可能导致心慌手抖更厉害。
六、预防发作的小妙招
与其等发作时手忙脚乱,不如平时做好预防:
1、按时用药:
- 控制药(通常是棕色罐)要天天用
- 不能因为不喘了就停药
2、远离诱因:
- 对花粉过敏的春天少出门
- 雾霾天记得戴口罩
- 运动前先热身,必要时提前用药
3、监测病情:
- 学会用峰流速仪(像测血压一样测肺功能)
- 记哮喘日记,找出诱发因素
4、定期复查:
- 就算没症状也要定期看医生
- 让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七、给特殊人群的特别提醒
1、小朋友哮喘:
- 教孩子认识早期症状
- 让老师知道怎么帮忙用药
- 用储雾罐辅助吸入
2、准妈妈哮喘:
- 控制好哮喘对宝宝更安全
- 有些药孕期也能用,别擅自停药
3、老年人哮喘:
- 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误诊
- 注意其他药物的影响
八、关于哮喘的冷知识
1、哮喘虽然治不好,但控制好了完全不影响生活。很多运动员都有哮喘。
2、蓝色急救药和棕色控制药作用不同,不能互相代替。
3、规范治疗的患者可以正常上班、上学、运动。
4、季节性哮喘可以提前用药预防。
九、真实故事会
大学生小王有哮喘,一次篮球比赛时突然发作。他立即停下,按口诀用了药,坐着休息,让队友叫校医。因为处理及时,很快就好了。后来他学聪明了,运动前会先用药预防,而且永远随身带药。
十、家庭必备物品清单
1、急救药(定期检查过期没)
2、储雾罐(帮助老人小孩用药)
3、峰流速仪(像体温计一样重要)
4、哮喘管理计划(医生帮你制定的)
5、紧急联系卡(写清楚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
最后的重要提醒:
1、急救药要放在固定好拿的地方
2、家人、同事要了解你的用药方法
3、出门旅行要带足药物
4、参加户外活动要量力而行
5、定期练习吸入方法(很多人都用错了)
记住,哮喘发作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按照"一吸二坐三叫救兵"的步骤,大多数发作都能控制住。但千万别大意,严重发作真的会要命。
平时做好预防工作,规范用药、避开诱因、定期复查,这三件事做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发作机会。希望每个哮喘患者都能顺畅呼吸,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