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反酸、烧心——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如何区分与应对?

胃痛、反酸、烧心——是胃炎还是胃溃疡?如何区分与应对?

李彩琴  伊川县中医院消化科  主治医师

胃痛、反酸、烧心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许多人遇到这些不适时,往往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胃炎或胃溃疡。这两种疾病虽然症状相似,但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正确区分它们,有助于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本文将详细介绍胃炎和胃溃疡的区别,并提供科学的应对方法。  

一、胃炎和胃溃疡的常见症状  

胃炎和胃溃疡都属于胃部疾病,但它们的发病机制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  

1. 胃炎的主要症状  

胃炎是指胃黏膜的炎症,可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常见症状包括:  

上腹部隐痛或不适,通常表现为钝痛或灼烧感,进食后可能加重或缓解。  

反酸、嗳气,胃酸分泌异常可能导致胸口灼热感(烧心)。  

恶心、呕吐,尤其是急性胃炎,可能伴随食欲下降。  

腹胀、消化不良,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延长,导致饭后饱胀感明显。  

慢性胃炎可能无症状,部分患者仅在胃镜检查时发现炎症。  

2. 胃溃疡的主要症状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破损形成溃疡,通常比胃炎更严重。典型症状包括:  

规律性上腹痛,胃溃疡的疼痛往往具有节律性:  

    胃溃疡:进食后30分钟至1小时疼痛,随后逐渐缓解,但下一餐前可能再次发作。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类似,但位置不同):空腹时疼痛(如夜间或清晨),进食后可缓解。  

烧灼感或饥饿样疼痛,疼痛可能向背部放射。  

黑便或呕血(溃疡出血的表现,需紧急就医)。  

体重下降,因疼痛导致进食减少。  

二、胃炎和胃溃疡的病因区别  

虽然胃炎和胃溃疡的症状相似,但它们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  

1. 胃炎的常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约70%的慢性胃炎与该细菌感染有关。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损伤胃黏膜。  

酒精和刺激性食物:长期饮酒、辛辣食物、浓咖啡等可刺激胃黏膜。  

自身免疫因素:少数慢性胃炎由免疫系统攻击胃黏膜导致(如A型胃炎)。  

胆汁反流:十二指肠内的胆汁反流入胃,破坏胃黏膜屏障。  

2. 胃溃疡的常见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约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的胃溃疡与之相关。  

长期服用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抑制胃黏膜保护机制。  

胃酸分泌过多:某些疾病(如胃泌素瘤)或生活习惯(如压力、吸烟)可增加胃酸分泌。  

胃黏膜防御机制减弱:如老年人、长期营养不良者,胃黏膜修复能力下降。  

三、如何区分胃炎和胃溃疡?  

由于症状相似,仅凭自我感觉难以准确判断是胃炎还是胃溃疡。但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初步区分:  

1. 疼痛的规律性  

    胃炎:疼痛较持续,无明确时间规律,可能饭后加重或缓解。  

    胃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胃溃疡多在餐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痛。  

2. 症状的严重程度  

    胃炎:通常以消化不良、腹胀、反酸为主,疼痛较轻。  

    胃溃疡:疼痛更剧烈,可能伴随呕血、黑便等严重并发症。  

3. 病程长短  

    胃炎:急性胃炎可能短期缓解,慢性胃炎可能长期存在但症状较轻。  

    胃溃疡:病程较长,若不治疗可能反复发作,甚至导致穿孔或出血。  

但最终确诊仍需依赖医学检查:  

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胃黏膜情况,判断是否有炎症或溃疡。  

幽门螺杆菌检测:通过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活检确定感染。  

血液或粪便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如贫血、消化道出血)。  

四、胃炎和胃溃疡的治疗方法  

1. 胃炎的治疗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感染):采用抗生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铋剂的四联疗法。  

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减少胃酸分泌,缓解炎症。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果胶铋,促进胃黏膜修复。  

调整饮食:避免辛辣、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2. 胃溃疡的治疗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必须根除,否则易复发)。  

强效抑酸药:如PPI(质子泵抑制剂),疗程通常4-8周。  

避免NSAIDs:如必须服用,需联合胃黏膜保护剂。  

严重溃疡需内镜下止血或手术(如穿孔或大出血时)。  

五、日常如何预防和护理?  

无论是胃炎还是胃溃疡,调整生活方式都至关重要:  

1. 饮食调整  

    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减少辛辣、油炸、过酸食物。  

    避免空腹喝咖啡、浓茶、酒精。  

2. 戒烟限酒  

    吸烟会削弱胃黏膜修复能力,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  

3. 减少NSAIDs使用  

    如必须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应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护胃药物。  

4. 缓解压力  

    长期紧张、焦虑可能加重胃酸分泌,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调节。  

5. 定期复查  

    慢性胃炎或溃疡患者应定期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六、何时需要立即就医?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可能提示严重并发症,需尽快就医:  

呕血或黑便(消化道出血的表现)。  

剧烈腹痛且无法缓解(可能溃疡穿孔)。  

持续消瘦、贫血(需排除胃癌等严重疾病)。  

 

七、总结  

胃炎和胃溃疡虽然症状相似,但病因、病程和治疗方式有所不同。胃炎以炎症为主,症状较轻微;胃溃疡则伴随黏膜破损,疼痛更规律且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幽门螺杆菌感染、NSAIDs使用、不良饮食习惯是两者的共同诱因,因此预防的关键在于健康饮食、合理用药和及时治疗感染。  

如果长期胃痛、反酸、烧心,建议尽早进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胃病“三分治,七分养”,科学治疗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让胃部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