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养生法

按照《黄帝内经》的看法,五行之气,也就是天之六气交替更换,主管时令变化,遵循特定的先后次序。如果没有按照特定的次序,出现异常运行,就会出现邪气,万物就会有灾祸。如果按照特定的次序正常运行,就是正气,万物生化正常。

《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养生法

运气学说是《黄帝内经》提出来的,全称叫五运六气,五运是按照年天干来预测的,六气是按照年地支来预测的。运气学说是我们中国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智慧的创造,它揭示了天地宇宙和人体生命的密切关系。

对一年运气的具体推算而言,首先要确立纪年的天干,以定岁运,然后根据纪年的地支,来明确当年的司天之气,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运的运行规律,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的司天在泉的变化规律。这样,天地的变化规律就可以显露了,人们就可根据天道规律来调养身体。

五运,是阴阳的具体体现

五运,就是把一年分为五个阶段,推算每个阶段的气候特征,五个阶段相当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五运从大寒节算起,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计三百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

五运又分为主运和客运。所谓主运,就是每年五个阶段的运气都是一样的,年年如此,周而复始。这个主运也就是初运木,二运火,三运土,四运金,五运水,大约相当于春、夏、长夏、秋、冬五季的气候,春天风木,夏天热火,长夏湿土,秋天燥金,冬天寒水。虽然年年大体上都是这样,但毕竟每年的气候都不太一样,都有它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可以从这一年的天干上推算出来,这就是客运。

客运,顾名思义,就像个客人,是流动的。客运与主运一样,也分为五步,但是所不同的是,主运的五步是固定不变的,而客运是风水轮流转的。那么,有没有办法推算呢?有。

客运的推算方法是以当年的岁运为初运。

第一步运,然后以太少相生的规律进行排列的,逐年变迁,十年一个周期。比如壬年,“丁壬之年,木运主之”。因为壬年的年运是木,是木运太过,那么壬年的第一步运也就是木、是木运太过,第二步运就是火运不及,第三步运就是土运太过,第四步运就是金运不及,第五运水运太过。其他年份以此类推就可以了。按照五音建运的说法,第一步运就是太角,第二步运就是少徵,第三步运就是太宫,第四步运就是少商,第五步运就是太羽。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是指客运五步:初运太角,二运少徵,三运太宫,四运少商,终运太羽。每年五个阶段按照五行太少相生的次序排列运行,五个阶段依次为角、徵、宫、商、羽。如果是第一步是太角,第二步就是少徵,第三步就是太宫……如果第一步是少角,第二步就是太徵,第三步就是少宫……这就是太少相生。

六气,传下来的特殊历法

六气是一种特殊的历法, 几近失传,幸亏被《黄帝内经》传承下来。其中,司天管上半年,在泉管下半年。一年六个阶段每个阶段60多天,准确地说是60日87刻半。六气也从大寒算起,每四个节气为一个阶段,四乘以六,共二十四个节气,刚好一年365天。一年的六个阶段是:第一阶段:大寒到春分(约1月21日~3月21日);第二阶段:春分到小满(约3月21日~5月21日);第三阶段:小满到大暑(约5月21日~7月23日);第四阶段:大暑到秋分(约7月23日~9月23日);第五阶段:秋分到小雪(约9月23日~11月23日);第六阶段:小雪到大寒(约11月23日~1月21日)。

一年六个阶段,也就是六气,有什么特征呢?一般从第一个阶段到第六个阶段分别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这是总体规律,每年固定不变。任何一年的第一个阶段都是以风为主,第二、第三个阶段是以热为主,第四个阶段是以湿为主,第五个阶段是以燥为主,第六个阶段是以寒为主,这叫主气。

但实际情况是每一年的气候变化不可能永远不变,会有一些特殊的、异常的变化,这叫客气。主气好比主人,客气好比客人,主人是一家之主,是要守家的,不乱动、乱变;客人是要走动的,不可能永远不动,要常来常往。

那么,客气有没有规律呢?有的。它是随着这一年的地支而变动的,这就要大家反复记住口诀:“巳亥厥阴风木,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这个口诀是指司天之气,就是上半年的气候情况。比如巳年、亥年就是厥阴风木司天,2019年己亥年的地支是亥,所以2019年上半年就是以风木为主,风比较大。司天之气除了主管上半年的基本气候之外,更重要是主管上半年第三阶段的气候,它始终在六步中的第三步,固定在主气的三之气上,也就是主管第三阶段的气候。

司天之气特别重要,司天之气确定了,其他五个阶段的气候特征就知道了。其他五个阶段叫什么呢?首先是和司天相对的叫在泉,司天是第三步气,在泉就是第六步气,也就是第六阶段的气候特征。这就知道了两个阶段了,那么还有四个阶段叫什么呢?叫间气,就是在司天和在泉之间的气,其中在司天的左和右各有一个间气,在在泉的左和右也是各有一个间气。一共四个间气,加上司天、在泉刚好是六气,六个阶段。

这六气合起来,用数字标识,一下就清楚了。六步气从第一步到第六步依次为:1.在泉左间气,2.司天右间气,3.司天之气,4.司天左间气,5.在泉右间气,6.在泉之气(左为后一步,右为前一步)。

刚才讲了不变的主气从第一步气到第六步气的排列次序规律是:1.厥阴风木,2.少阴君火,3.少阳相火,4.太阴湿土,5.阳明燥金,6.太阳寒水。而每年变动的客气从第一步气到第六步气的排列次序规律是:1.厥阴风木,2.少阴君火,3.太阴湿土,4.少阳相火,5.阳明燥金,6.太阳寒水(仅仅是3和4的位置换一下,其他都相同)。

搞清楚了客气的排列次序的规律,推算出来就容易了。只要知道这一年的司天之气,其实不必要记在泉和左右间气,就可以很容易推算出这一年的客气六步了。因为司天之气永远是第三步气,按照客气六步的排列次序,就可以排出其他五步气了。其实用一个图,一查就都清楚了。

养生,也得看看“运气”

按照《黄帝内经》的看法,五行之气,也就是天之六气交替更换,主管时令变化,遵循特定的先后次序。如果没有按照特定的次序,出现异常运行,就会出现邪气,万物就会有灾祸。如果按照特定的次序正常运行,就是正气,万物生化正常。

人生天地之间,养生其实也得看“运气”:

首先,邪气使人生病,是灾祸的一种。病之轻重,邪气厉害与否,就跟“运气”有关了。来气和主时之气相合,或者客气与主气相合,那么病情就轻微;来气和主时之气不相合,客气与主气不相合,那么病情就严重。

其次,《黄帝内经》的“气交变大论”篇还讲了五运太过、五运不及引起的疾病,其实是特定年份的多发病、易感病规律,这对疾病预防、调治也有好处。

最后,《黄帝内经》的“五常政大论”篇又讲了治病用药都要遵循运气规律,其核心规律就是:第一,对症下药、对证处方;第二,“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即饮食不要损伤人体本来的冲和之气,不要使旺盛之气更加旺盛;第三,“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即不要用人力取代运气的变化,不要违背四时运行,必须调养精神、安和血脉,安心等待正气的恢复。

(0)
健康频道健康频道
上一篇 2025年9月11日 下午12:34
下一篇 2025年9月11日 下午12:35

相关推荐

  • 建设中医药强省正当时·关注中医药新业态丨领略以食养生的独特魅力

    在河南省中医院第三届中医护理药膳大赛上 药膳菜品圈粉无数 茯芡莲韵冻、咬春饼、枇杷龟苓膏、明目亮眼小食盒、润肺祛痰QQ糖……日前,在河南省中医院第三届中医护理药膳大赛上,一道道妙趣横生、充满创意的药膳菜品,带来了一场中医药与美食、文化与味觉的双重碰撞,圈粉无数。 “四神汤源于宋朝,是茯苓、怀山药、莲子和芡实搭配在一起煲成的汤,是一道适合夏季的健脾祛湿食方。”…

    2025年9月11日
    024
  •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药产业 数字化测评个体健康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

    2025年9月11日
    045
  • 探索中医药旅游新业态 践行中医药发展新路径——良芝佰草缘黄山千人游侧记

    积极推行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单纯的“一饱眼福”的观山看水旅游需求,已经上升为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相结合。因此,中医药健康旅游资源得到广泛关注。中医药健康服务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可以使旅游者在旅行过程中获取养生保健知识,体验中医药文化内涵,从而达到防治疾患、修身养性、健身康体、延年益寿的目的。面对新的消费需求的驱动,要以中医药…

    2025年9月11日
    043
  • 夏天这样出汗不是在排毒,而是在泄掉免疫力!会让你越来越虚!中医最忌讳这件事

    “夏天应该出点汗”是健康共识,尤其是对于身体里有湿气的人来说,适当出点汗湿气排出去了,身体会更轻松。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运动或蒸桑拿来把汗“出个透”,认为这样能“排毒”。 中医认为,大汗伤寿!频繁大汗不可取! 其实,不只是中医,现代医学也不建议我们经常“大汗淋漓”。 现代医学认为,汗液的成分中,99%是水,其他的1%由氯化钠、钾等无机盐,以及乳酸、尿…

    2025年9月11日
    039
  • 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最近,建议多吃这种花

    四五月份是槐花盛开的时刻。鲜艳的外表、怡人的清香,关键是还能吃,味道甜滋滋的,让人很难不爱! 那么,好吃又好闻的槐花营养咋样?有啥吃法? 01 槐花富含哪些营养? 槐花是豆科植物槐树的花和花蕾,在花蕾形成或者开花的时候采收,其中未开的花蕾称为“槐米”,开花的称为“槐花”。槐花不仅口感甘甜、鲜嫩清香,营养也相当不错。 碳水化合物 槐花富含碳水化合物,…

    2025年9月11日
    032
  • 治疗痛风,藏医有招(医说新语)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也是体内嘌呤类化合物代谢障碍所引起的全身代谢性疾病。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为痛风发病高发区,而高原地区由于独特的生态缺氧环境及牧民的生活习俗和饮食结构,痛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   藏医认为,直后乃(急性期痛风)是由于经常食用辛辣、海鲜、动物…

    2025年9月11日
    056
  • “中医药价值得到越来越多认可”

    2000多年前,中医药沿着古丝绸之路交流推广,成为中外商贸往来的重要内容。今天,中医药已传播至全球196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影响力显著提升,为增进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维护人类健康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患者对中医的认可就是最大的成就”   “中医治疗十分有效,中国医生医术精湛,令我印象深刻。”在位于马耳他保拉市的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当…

    2025年9月11日
    026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