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避暑养阳 健康入伏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公历每年7月6日至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即为小暑。

今年7月6日是小暑,此时节,阳光炽烈,草木郁葱,清荷摇曳,瓜果飘香,蝉鸣蛙叫此起彼伏,世间万物的热烈与灿烂,此时展现得淋漓尽致。

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小暑,六月节。《说文》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一般在农历六月,因此也叫“六月节”。六月初为小暑,六月中为大暑。古人认为小暑时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有达到极热的程度,因此称“小暑”。

实际上,小暑时节往往已是热浪滚滚。究竟有多热呢?唐代诗人韩愈说:“如坐深甑遭蒸炊。”甑(zèng)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在诗人心中,炎炎夏日,人们犹如坐在饭锅上的瓦盆里遭受热气熏蒸,与今天人们常说的“桑拿天”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鹰始击。古人认为,春生夏长皆得益于风的温厚,小暑时节天气的温热达到了极致,所以此时已经难有凉风,一出门,风起处皆如热浪袭来;《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里的“八月”即夏历六月的小暑时节,由于天气炎热,蟋蟀离开田野,躲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小暑节气,老鹰也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喜欢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敏感的动物们,都在暑热时节寻找清凉的方法。

谚语有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大暑究竟谁更热?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宋英杰观察发现,小暑大暑之间经常是没大没小,有些年份是“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有些年份是“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还有一些年份是“小暑连大暑,有米懒得煮”。但总体而言,小暑和大暑热度之强弱,只在毫厘之间,可以说“大暑很大,但小暑不小”。

“暑近湿如蒸,热近燥如烘。”进入小暑,我国多数地区的气温会持续升高,有些地方逐步进入雨季,有些地方陆续遭遇伏旱,于是出现了“小暑一场,大水汪汪”“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等截然不同的农谚。小暑期间,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往往是“一出一入”,即出梅、入伏,梅雨季节逐渐结束,闷热的三伏天即将到来。

“中医认为,‘暑’是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一,很容易引起疾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刘璐介绍,此时要顺应自然节气的变化,预防暑热湿气的侵扰,调节生活起居和饮食,保持阴阳平衡,注意健脾胃、助运化、祛湿邪,以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保持身心健康。

头伏吃饺子,小暑晒伏忙

民谚说“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从夏至日起,数到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5日,意味着这一天正式入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等食物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小暑时节,一些地方还有吃藕的习俗。藕与“偶”同音,因此人们食用藕来祝愿婚姻美满。同时,藕和莲花一样,都能在污泥中生长而不受污染,故而也被视为清廉高洁的象征。刘璐介绍,藕味甘性寒,营养丰富,具有清热凉血、健脾开胃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三伏天也是养生进补的重要时机。例如,鲁南和苏北地区有在小暑“吃暑羊”的习俗。在当地人看来,伏天吃羊肉、喝羊汤属于“以热制热”,不仅可以散寒排汗、祛除湿气,还能滋补身体。同时,“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喝羊汤能够增加阳气。“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从当地民谣中可见人们对吃暑羊的喜爱。

在古代,小暑节气还有“食新”的习俗。这一天,农人会把新收的稻谷碾成米,将新米煮成香喷喷的米饭,家家户户都要吃新米、尝新酒;还有些地方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磨成面粉用开水冲后加糖拌着吃,叫作“炒面”,人们用这些方式表达五谷丰登的喜悦和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

“湿气较重的时节,湿邪易困脾胃,影响消化功能,因此需健脾胃、助运化、祛湿邪,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防伤脾胃。”刘璐介绍,此时可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绿豆汤、冬瓜汤、莲子汤等清热解暑的汤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防止暑热伤津。同时,饮食要注意卫生、有所节制,避免过饱,以减轻肠胃负担。

小暑期间,民间还有晒书画、晒衣的习俗。民谚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农历六月初六称为“天贶(kuàng)节”,即“天赐之节”。由于湿热易导致衣物、书籍、木质家具霉变,尤其南方经过月余的梅雨季节,空气长时间处于湿度较高的状态,所以一到晴天,人们纷纷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物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因此,有的地方称之为“晒衣节”或“晒伏”。刘璐提醒,湿热交蒸还易致湿疹、痱子等皮肤病,此时也要保持皮肤清洁,注意防暑祛湿。

隐伏避盛暑,心静自然凉

俗话说“小暑过,每日热三分。”小暑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也近在眼前。如何消暑、应对苦夏,从古至今,都是个大课题。

古人说:隐伏避盛暑。古人消暑能力有限,避暑的上策就是减少外出,正所谓“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有的到山林间、到溪流边、到亭子里躲避烈日,做一个浓荫中的隐士,“鸟语竹阴密,雨声荷叶香”;或是“小暑啜瓜瓤,粗葛衣裳,炎蒸窗牖气初刚”,穿着朴素的粗葛衣裳,啃甘甜多汁的西瓜消暑;或是约上二三好友一起喝茶写诗,“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也有人“雪藕冰桃情自适,无烦珍重碧筒尝”,雪白的嫩藕和冰镇的桃子凉意袭人,用荷叶为杯盏,以柄为管吸饮,“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水”,舒爽惬意。

在古人花样百出的消暑方式中,白居易的方式可谓别具一格。他在《苦热题恒寂师禅室》中说:“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在另一首《消暑》诗中,他说:“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在白居易看来,心静则燥热退,燥热退则遍体生凉,这便是“心静自然凉”最好的诠释了,这样的消暑之法至今仍被许多人推崇。

“中医认为,夏季属火,对应于心,夏季养生也以心静为宜。”刘璐介绍,在中医看来,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六腑气血运行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所以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自古以来,平心静气都被视作养心的上乘方法。暑热容易导致心神不宁,此时可以通过静心养神的方法,如听音乐、静坐冥想等,保持心神宁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每到入伏,各大中医院里贴三伏贴的人们都会排起长队。“中医讲究‘冬病夏治’。”刘璐介绍,“冬病”是指在冬天容易发作或容易加重的疾病,将这些冬天好发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大自然阳气最为旺盛的时段。此时,人体的阳气旺盛且腠理疏松,经络气血运行也比较通畅,这时候进行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有利于药物吸收、渗透,是驱除体内伏寒的最佳时机。

“不过,三伏贴不是‘万能贴’。”刘璐提醒,它适用于冬天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阻肺、过敏性鼻炎以及其他一些中医判断属于阳虚的人群,这类人群平时大多手脚冰凉、怕冷怕风,此时冬病夏治具有“起沉疴、复阳气、通脉络”的良好功效。

温风缓吹,小暑已至,转眼2024年已悄然过半。光阴似箭,切莫辜负,愿你我精神饱满地迎接下半年。

(0)
健康频道健康频道
上一篇 2025年9月11日 下午2:41
下一篇 2025年9月11日 下午2:42

相关推荐

  • 7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为什么好好吃药却有时杀不死它?医生每天都在“破案

    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检测越发受到重视,被职场打工人放进了每年必检项目的清单里。 33岁的燕子突然接到体检机构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她的13C呼气试验结果超标,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建议去医院治疗。这一番对话,被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的婆婆听到了。 作为常见的消化道致病细菌,幽门螺杆菌(英文简称Hp)的危害一直被医学界关注。它可寄生在胃黏膜组织中,长期感染后会引起慢…

    2025年9月11日
    053
  • 脱发严重怎么办?试试药膳调理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脱发族”,这对于爱美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药膳调理脱发的方法,让你的秀发重现生机! 因脱发原因和调理食谱认识脱发的原因 脱发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精神压力、生活环境等。在这些原因中,有些是无法避免的,比如遗传因素,但有些却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来…

    2025年9月11日
    050
  • 从“生”到“长”的第一步 清暑湿勿伤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作为夏季第一个节气,送走明媚春光,顺接繁茂之夏。今年5月5日是立夏日。“初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拉开立夏的序幕,听闻田间蛙声一片,低头可见蚯蚓为农民辛勤掘土,瓜苗、菜芽争相痛饮清甜的雨水,比赛着长大,可谓万物繁荣,始于立夏。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降雨丰盛,对于农作物和…

    2025年9月11日
    054
  • 夏季睡眠时间较其他季节变短,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5日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之“冬病夏治与夏季养生”专题发布会,介绍中医药在冬病夏治与夏季养生方面有关工作开展情况。会上,有记者问,夏季睡眠质量下降问题普遍存在,情绪易烦燥,从中医角度有哪些针对性的调理方法?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介绍,夏季睡眠质量为什么会下降?首先,夏季睡眠时间较其他季节变短,属于正常的生理…

    2025年9月11日
    044
  • 告别春节“幸福肥”,医生支招节后减重

    面对春节期间悄悄长出的“幸福肥”,不少人都到医院寻求各自的“甩肉”秘籍。2月9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分别从湖南、山东、四川等医院相关科室了解到获知,春节后门诊咨询减肥的患者增多。 “大年初七的上午,门诊差不多20位患者前来就诊咨询减重。”2月9日,湖南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临床营养师蔡华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伴随着一些健康指标的…

    2025年9月11日
    046
  • 条毛巾,练背练腹练拉伸 柔韧性差的可从长毛巾开始,之后慢慢缩短长度

    受访专家: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教授 汪 军 本报记者 张筱悦 一谈起锻炼,不少人因为场地有限,没有器械,在家不方便练等原因,搁置了自己的锻炼计划。其实,只要你想动,家里随处可见的毛巾,都是很好的运动工具。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生理教研室教授汪军表示,毛巾可作为一款家用运动器械,唤醒肌肉,打造更好的线条;也可协助拉伸和锻炼,有助于增加身体柔韧性,使韧带、肌肉…

    2025年9月11日
    036
  • 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人民时评)

    增进攸关之心、切身之爱,竭力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就能让明亮的双眼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户。   女生盘起腿,跳“编花篮”;男生快速组队,打三人篮球;乒乓球桌旁,同学们有序排队、轮番上场。下课铃一响,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的操场瞬间热闹起来。用好用足课间休息时间,以体育锻炼为抓手防控近视,取得良好效果。   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2025年9月11日
    047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