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药里的 “对乙酰氨基酚” 是什么?过量服用有哪些风险?

感冒药里的 “对乙酰氨基酚” 是什么?过量服用有哪些风险?
赫梦芳  确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

每到感冒高发季节,药店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感冒药总能吸引众多消费者。仔细查看这些感冒药的成分表,会发现一个高频出现的名字 ——“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药之一,它能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成为很多感冒药的 “核心成分”。

但你知道吗?这个看似 “安全温和” 的成分,若因盲目用药、重复用药导致过量服用,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风险,甚至危及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是全球急性肝损伤的首要原因,我国每年也有不少因过量服用含该成分感冒药导致肝衰竭的案例。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解读对乙酰氨基酚,从成分特性到过量风险,再到安全用药指南,帮大家避开用药误区。

一、认识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中的 “解热镇痛主力”

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属于非甾体抗炎药的一种,但与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同类药物相比,它有独特的作用特点,这也是它能成为感冒药 “常客” 的重要原因。

(一)作用机制:精准缓解感冒不适

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解热作用:感冒时,病毒感染会刺激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引起发热。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体温调定点,让身体通过出汗等方式散热,从而使体温恢复正常。与阿司匹林相比,它的解热效果更温和,不会过度降低正常体温,适合儿童、老年人等体质较弱的人群。

镇痛作用:感冒常伴随头痛、咽喉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这些疼痛多与体内前列腺素释放增加有关(前列腺素会刺激神经末梢,传递疼痛信号)。对乙酰氨基酚能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且对胃肠道的刺激远小于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痛、胃溃疡),因此更适合胃肠道敏感人群。

(二)在感冒药中的应用:“隐形” 却关键

很多人在服用感冒药时,只关注商品名,忽略了成分表,其实对乙酰氨基酚常以 “隐形” 的方式存在于多种感冒药中:

复方感冒药:市面上多数复方感冒药(如氨酚伪麻美芬片、酚麻美敏胶囊、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搭配伪麻黄碱(缓解鼻塞)、右美沙芬(镇咳)、氯苯那敏(缓解流涕、打喷嚏)等成分,实现 “一站式” 缓解感冒症状的效果。

单方制剂:除了复方感冒药,还有专门的对乙酰氨基酚单方片 / 混悬液(如泰诺林),主要用于单纯的发热或疼痛,适合不需要缓解鼻塞、咳嗽等其他感冒症状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可能存在差异。例如,某品牌氨酚烷胺胶囊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 250mg,而另一种氨酚伪麻美芬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 325mg,若不注意剂量,很容易在更换品牌时导致服用过量。

(三)适用人群与优势:为何成为 “首选” 之一

对乙酰氨基酚的适用人群非常广泛,从婴幼儿到老年人均可使用,尤其适合以下人群:

儿童:儿童感冒发热时,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如滴剂、口服溶液)是首选解热药之一,口感清甜(多为水果味),儿童接受度高,且按体重计算剂量后安全性较高(需避免给婴幼儿服用成人感冒药)。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较弱,对阿司匹林等药物的胃肠道刺激更敏感,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影响较小,更适合老年人缓解感冒相关疼痛和发热。

胃肠道敏感人群:患有胃炎、胃溃疡等疾病的人,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可能加重胃部不适,对乙酰氨基酚则是更安全的选择(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此外,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影响血小板功能(阿司匹林会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出血风险),也不会诱发哮喘(部分人对阿司匹林过敏,可能引发哮喘),这些优势让它在感冒药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过量服用风险:从肝损伤到多器官衰竭,后果远超想象

虽然对乙酰氨基酚在推荐剂量内使用安全性较高,但一旦超过安全剂量,其毒性会迅速显现,其中最主要的危害是肝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

(一)安全剂量:不同人群有明确 “红线”

首先要明确:对乙酰氨基酚有严格的每日最大安全剂量,不同人群的 “红线” 不同,超过即属于过量服用:

成人: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4g(4000mg),单次剂量一般为 325mg-650mg,每次服用间隔至少 4-6 小时,24 小时内服用不超过 4 次。

儿童:按体重计算,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 60mg/kg,单次剂量为 10-15mg/kg,每 4-6 小时服用 1 次,24 小时内不超过 4 次。例如,1 个体重 10kg 的幼儿,单次最大剂量为 150mg,每日最大剂量为 600mg。

特殊人群: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慢性酒精中毒者,每日最大剂量需减半或遵医嘱,一般不超过 2g(2000mg),因为这些人群的肝脏代谢能力较弱,更容易发生药物蓄积。

(二)过量危害:肝脏是 “重灾区”

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后,其代谢产物会对肝脏造成直接损伤,整个过程可分为 4 个阶段,危害逐步加重:

1. 早期(服药后 0.5-24 小时):症状隐匿易忽视

过量服用初期,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部分人伴有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这些症状与感冒本身的不适相似,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加重,从而延误就医。此时肝脏损伤尚处于早期,若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恢复概率较高。

2. 进展期(服药后 24-72 小时):肝脏损伤显现

随着时间推移,肝脏损伤逐渐加重,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肝脏位于右上腹)、黄疸(皮肤、眼白发黄)、尿色加深(呈茶色)、大便颜色变浅(如陶土色)等症状。实验室检查会显示肝功能指标异常: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升高(正常参考值一般不超过 40U/L,过量时可升至数千 U/L),胆红素升高(提示肝细胞受损,胆汁排泄受阻)。

3. 严重期(服药后 72-96 小时):肝衰竭风险剧增

若未及时治疗,肝脏损伤会进一步发展为急性肝衰竭,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烦躁、昏迷)、凝血功能障碍(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呕血、便血)、腹水(腹部膨隆)等症状。此时肝脏无法正常代谢体内毒素,毒素蓄积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如肾衰竭(尿量减少)、呼吸衰竭(呼吸困难),死亡率高达 50% 以上。

4. 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部分患者需终身治疗

少数幸运患者在及时治疗后,肝脏功能可逐渐恢复,但恢复过程漫长(需数周至数月);而部分严重肝衰竭患者,即使经过抢救存活,也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硬化,需要长期接受保肝治疗,甚至终身依赖肝移植。

(三)过量原因:这些 “误区” 最常见

很多人并非故意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而是因用药误区导致:

重复用药:同时服用多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或止痛药。例如,先服用 “氨酚伪麻美芬片” 缓解感冒症状,又因头痛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片”,两种药物均含对乙酰氨基酚,叠加后很容易超过每日最大剂量。

忽视成分表:只看商品名,不看成分表,误以为不同名称的感冒药成分不同。例如,“泰诺感冒药” 和 “日夜百服咛”,虽然商品名不同,但均含对乙酰氨基酚,同时服用会导致过量。

儿童用药不当:给儿童服用成人感冒药,或未按体重计算剂量,随意增减剂量。例如,将成人 “氨酚烷胺胶囊” 掰开给儿童服用,成人剂量远高于儿童耐受量,易导致过量。

饮酒后服药:酒精会影响肝脏代谢对乙酰氨基酚的能力,导致有毒代谢产物蓄积。研究表明,饮酒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即使是推荐剂量,也可能增加肝损伤风险;若同时过量饮酒和过量服药,肝损伤会更严重。

长期过量服用:部分人因慢性疼痛(如头痛、关节痛)长期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虽然单次剂量未超标,但长期累积也会导致肝脏慢性损伤。

三、安全用药指南:这 5 点必须牢记

要避免对乙酰氨基酚过量风险,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牢记以下 5 点:

(一)用药前:仔细阅读成分表,避免重复用药

购买感冒药时,务必查看药品说明书的 “成分” 部分,确认是否含对乙酰氨基酚。若正在服用的药物已含该成分,就不要再同时服用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或止痛药。例如,服用 “酚麻美敏胶囊”(含对乙酰氨基酚)期间,若头痛难忍,可选择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止痛药(如布洛芬),而非 “对乙酰氨基酚片”。

建议将家中常用药物的成分记录下来,或拍照存于手机,用药前对照查看,避免遗漏。

(二)用药时:严格按剂量服用,不随意增减

成人:根据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服用,每日服用次数不超过 4 次,单次剂量不超过 650mg,每日总剂量不超过 4g。例如,某品牌对乙酰氨基酚片每片含 325mg,成人每次可服用 1-2 片,每日最多服用 8 片(2600mg,未超过 4g)。

儿童:务必按体重计算剂量,使用儿童专用剂型(如混悬液、滴剂),不要给儿童服用成人感冒药。例如,某儿童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每毫升含 100mg 对乙酰氨基酚,体重 15kg 的儿童,单次剂量为 150-225mg(即 1.5-2.25 毫升),每日最多服用 4 次。

用药时使用药品自带的剂量杯或滴管,不要用家用勺子(大小不一,剂量不准确),避免因剂量估算错误导致过量。

(三)用药期间:避免饮酒,远离 “伤肝” 行为

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期间,应严格禁酒,包括啤酒、白酒、红酒、黄酒等,同时避免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如料酒、藿香正气水)、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如酒心巧克力、醉蟹醉虾)。酒精与对乙酰氨基酚同服,会显著增加肝损伤风险,即使是少量酒精也可能产生危害。

此外,用药期间避免同时服用其他可能损伤肝脏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结核药),若因其他疾病需要服药,需提前告知医生正在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由医生评估用药安全性。

(四)特殊人群:咨询医生后再用药

以下人群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前,必须咨询医生或药师:

肝肾功能不全者:肝脏是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的主要器官,肾功能不全者排泄药物的能力下降,这类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避免加重肝肾负担。

慢性酒精中毒者:长期饮酒会损伤肝细胞,降低肝脏代谢对乙酰氨基酚的能力,这类人群应慎用或禁用含该成分的药物。

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孕妇过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哺乳期女性服药后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是否用药及用药剂量。

正在服用其他药物者:若正在服用抗凝药(如华法林)、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抗病毒药(如齐多夫定)等,这些药物可能与对乙酰氨基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毒性,需咨询医生后再用药。

(五)出现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

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后,若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过量的早期信号,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

持续恶心、呕吐、腹痛,且症状逐渐加重;

皮肤、眼白发黄,尿色加深;

右上腹疼痛或压痛;

头晕、乏力、意识模糊。

就医时,需携带服用的药物包装或说明书,告知医生服药的名称、剂量、时间,以便医生快速判断是否为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如使用解毒药 N – 乙酰半胱氨酸,越早使用效果越好,最好在过量服药后 8 小时内使用)。

四、结语:合理用药,让 “解热镇痛主力” 发挥正向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感冒药中的 “核心成分”,在推荐剂量内使用,能有效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疼痛,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但它并非 “绝对安全” 的药物,过量服用带来的肝损伤风险,时刻提醒我们要重视用药安全。

感冒时,不要盲目追求 “快速见效” 而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也不要因症状未缓解而随意增加剂量。记住:用药前看成分表、用药时按剂量服、用药期间禁酒、特殊人群遵医嘱,这些简单的习惯能帮我们避开对乙酰氨基酚过量的风险。

希望通过本文,大家能正确认识对乙酰氨基酚,掌握安全用药的方法,让这个 “解热镇痛主力” 真正发挥正向作用,帮我们顺利度过感冒期,而不是成为伤害健康的 “隐形杀手”。

(0)
健康频道健康频道
上一篇 2025年8月29日 上午9:30
下一篇 2025年8月29日 下午1:00

相关推荐

  • 健身新场景 释放新活力

    在家门口的健身步道悠然漫步,享受智能健身器材带来的方便快捷;在人潮涌动的商圈休闲放松,顺便观看一场紧张刺激的轮滑比赛;在运动装备销售门店为自己选购一双跑鞋,感受新科技材料带来的舒适体验……如今,街区、商圈、景区等涌现越来越多的健身新场景,激发人们的运动热情,也进一步释放了体育消费的活力。   从数字智能建设到生态景观赋能,各地不断升级优化健身环境,为人们提供…

    2025年10月16日
    05.5K
  • 中医食疗与女性美容养颜

    中医食疗与女性美容养颜 黄翠  新密市中医院   妇科 引言 中医食疗,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药食同源”,即通过食物的药性来调理身体,达到预防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在女性美容养颜方面,中医食疗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食疗与女性美容养颜的关系,介绍一些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中医食疗方法,并解析…

    2025年10月17日
    05.7K
  • 体检发现肺结节别慌!医生教你用 “3 个维度” 判断良恶性

    体检发现肺结节别慌!医生教你用 “3 个维度” 判断良恶性 李跃 周口市中心医院 全科医学科 随着低剂量螺旋 CT 在体检中的普及,越来越多人在报告中看到 “肺结节” 的诊断。数据显示,我国体检人群中肺结节检出率约 20%-30%,这意味着每 5&n…

    2025年9月14日
    094
  • 小器官超声:乳腺疾病的筛查利器

    小器官超声:乳腺疾病的筛查利器 王慧 兰考县中心医院 在当今社会,乳腺疾病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大隐患,其中乳腺癌更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 230 万女性被新诊断出患有乳腺癌,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攀升。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这严峻的形势使得乳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诊断…

    2025年9月23日
    05.7K
  • 为什么有的中药必须炮制后才能用

    为什么有的中药必须炮制后才能用  母朝辉  舞阳县文峰卫生院 当我们走进中药房,看到形形色色经过加工处理的中药材,或许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根茎、矿物、动物制品,很多都经历了复杂的炮制过程。炮制,作为中药独特的制药技术,不仅凝聚了古人的智慧,更是保障中药安全与疗效的关键环节。那么,为什么有的中药必须炮制后才能使用呢?…

    2025年9月15日
    061
  • 老年痴呆:如何早期发现与干预?

    老年痴呆:如何早期发现与干预? 李宝生 西平县中医院老年医学科二病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它不仅会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老年痴呆至关重要。 一、老年痴呆的概述 什么是老年痴呆 …

    2025年9月25日
    07.7K
  • 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科学应对,促进康复

    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科学应对,促进康复 张明月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中医院 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对生理机能、心理状态及康复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因此,科学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疼痛评估、疼痛管理策略、非药物疗法、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等方面,全面探讨外科手术后疼痛管理…

    2025年9月28日
    05.8K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