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的心理调适: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

透析患者的心理调适:如何应对焦虑和抑郁

张方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主治医师

对于许多慢性肾病患者来说,透析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然而,长期依赖透析不仅对身体造成负担,还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在透析患者中十分常见,但往往被忽视。本文将从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探讨如何科学调适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一、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  

1. 疾病带来的心理冲击  

   当患者被诊断为终末期肾病并需要长期透析时,许多人会经历否认、愤怒、抑郁和接受等心理阶段。透析治疗意味着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患者可能因此感到失控和恐惧。  

2. 治疗过程中的压力  

   透析治疗通常每周需要进行两到三次,每次数小时,这种长期、频繁的治疗容易让人产生疲惫感和束缚感。部分患者还会因血管通路问题、低血压等并发症而感到焦虑。  

3. 社会角色的变化  

   许多透析患者因身体状况无法继续工作或参与社交活动,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同时,家人和朋友的过度关心或疏远也可能加剧患者的孤独感。  

4. 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透析患者常常担忧疾病进展、经济负担以及生存期等问题,这种不确定性容易诱发焦虑和抑郁情绪。  

 二、透析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 焦虑  

   透析患者可能对治疗过程、身体状况或未来生活感到担忧,表现为心跳加快、失眠、坐立不安等。  

2. 抑郁  

   长期的治疗压力和身体不适可能导致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食欲改变,甚至产生消极念头。  

3. 病耻感  

   部分患者因依赖机器生存而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流,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4. 依赖与独立的矛盾  

   透析患者既需要医疗支持,又希望保持独立,这种矛盾心理可能导致情绪波动。  

 三、心理调适的科学方法  

(一)正确认识疾病与治疗  

1. 了解透析知识  

   对透析原理、治疗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有清晰的认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恐惧。患者可以通过医生、护士或正规医学资料获取信息,避免因误解而焦虑。  

2. 接受现实,调整期望  

   透析虽不能完全治愈肾病,但能有效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可以尝试将注意力从“失去的健康”转向“仍拥有的能力”,逐步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二)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1. 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  

   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活动(如散步、太极)有助于改善情绪。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焦虑和抑郁。  

2. 合理饮食  

   透析患者需遵循低磷、低钾等饮食原则,但不必过度苛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可行的饮食计划,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减少心理压力。  

(三)情绪管理技巧  

1. 正念冥想与放松训练  

   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等方法可帮助缓解治疗中的紧张情绪。正念练习(如专注于当下感受)也能减少对未来的过度担忧。  

2. 记录情绪日记  

   写下每天的感受和想法,有助于识别情绪触发点,并找到应对策略。  

3. 学会表达需求  

   患者可以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治疗中的不适,或向家人朋友倾诉心理压力,避免独自承受。  

(四)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1. 家庭支持  

   家人的理解与陪伴至关重要。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或忽视患者的情绪需求,而是以平等态度提供支持。  

2. 加入患者互助团体  

   与其他透析患者交流经验,能减少孤独感。许多医院或社区有肾友会,患者可以通过分享经历获得共鸣和鼓励。  

3. 专业心理援助  

   如果焦虑或抑郁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并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认知行为疗法(CBT)等心理干预对透析患者尤为有效。  

(五)培养新的生活目标  

1. 发展兴趣爱好  

   阅读、绘画、音乐等活动可以转移注意力,提升幸福感。部分透析中心提供手工课等娱乐项目,患者可积极参与。  

2. 适度参与社会活动  

   根据身体状况,患者可以尝试远程工作、志愿服务或轻度劳动,重新找到自我价值。  

 四、家属与医护人员的角色  

1. 家属的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关注病情,多谈论生活趣事。  

    鼓励患者自理能力,增强其信心。  

    留意情绪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2. 医护人员的支持  

    治疗中给予耐心解释,减少患者的不安。  

    定期评估心理状态,必要时转介心理医生。  

 五、总结  

透析治疗是一场身心并行的持久战,焦虑和抑郁是许多患者面临的挑战。通过科学认知、情绪管理、社会支持和生活调整,患者完全可以实现心理平衡,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的生命意义。记住,寻求帮助不是软弱,而是迈向康复的重要一步。  

(0)
健康频道健康频道
上一篇 2025年9月20日 上午11:12
下一篇 2025年9月20日 上午11:14

相关推荐

  • 胆结石的成因与日常预防方法

    胆结石的成因与日常预防方法 郭超 林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胆结石是指在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硬块,主要由胆固醇、胆红素和钙盐等物质构成。这些结石不仅会引起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导致胆囊炎、胆道梗阻以及其他消化系统问题。了解胆结石的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维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胆结石的成因,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日常预防方法。 一、胆结石…

    2025年10月15日
    04.6K
  • 出现 “三凹征” 要警惕!可能是严重呼吸系统急症信号

    出现 “三凹征” 要警惕!可能是严重呼吸系统急症信号 杨璐  桐柏中医医院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突然呼吸急促,吸气时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脸憋得通红或发紫,表情痛苦。很多人会误以为这只是 “喘不过气” 的普通症状,没及时重视,却不知这种表现叫 “三凹征”,是身体发出的紧急警报 —— 背后可能隐藏着会危及生命…

    2025年9月25日
    05.7K
  • 手术室护理:患者及家属必知事项

    手术室护理:患者及家属必知事项 黄丹丹 林州市人民医院 一、引言 当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时,手术室往往会让患者和家属感到既神秘又担忧。了解手术室护理相关的必知事项,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应对手术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同时也能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康复。 二、术前必知事项 (一)患者准备 身体准备 病史告知:患者需要向…

    2025年9月28日
    08.7K
  • 胃肠镜能筛查哪些癌症?早癌发现率提升的关键手段

    胃肠镜能筛查哪些癌症?早癌发现率提升的关键手段 宋慧峰 林州市食管癌医院消化内科 在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的当下,早期发现与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的关键。胃肠镜检查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筛查胃肠道癌症的重要利器。然而,很多人并不清楚胃肠镜究竟能筛查哪些癌症,以及它为何能显著提升早癌发现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重视胃肠镜检查,主动进行癌症筛查,为健康…

    2024年10月21日
    08.8K
  • 根尖诱导成形术,助力牙齿健康成长

    根尖诱导成形术,助力牙齿健康成长 康起凤  巩义公立中医院口腔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而对于青少年来说,牙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对其未来的口腔健康产生深远影响。根尖诱导成形术就是一种专门针对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它能够助力牙齿健康成长。 一、年轻恒牙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年轻恒牙是…

    2025年9月25日
    08.8K
  • 贫血不只是缺铁,血液细胞学来揭秘贫血真相

    贫血不只是缺铁,血液细胞学来揭秘贫血真相 于晓雪 河南省新县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日常生活中,当有人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 “是不是缺铁贫血了”。的确,缺铁性贫血十分常见,但贫血远非这么简单。在现代医学中,血液细胞学作为一项关键技术,正帮助我们揭开贫血背后复杂的真相,让医生能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帮助患者摆脱贫血…

    2025年4月15日
    06.8K
  • 脑膜瘤该不该手术?5类高危信号与3项科学评估标准

    脑膜瘤该不该手术?5类高危信号与3项科学评估标准 时冲 河南省职工医院 神经外科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之一,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7.6%,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尽管90%的脑膜瘤为良性,但其生长位置、大小及生物学行为差异显著,导致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本文将系统解析脑膜瘤的5类高危信号与3项科学评估标准,帮助患者理解手术决策的依据…

    2025年9月15日
    02.3K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