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法:关键时刻能救孩子命的简单操作

海姆立克法:关键时刻能救孩子命的简单操作

魏征 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急诊科

在生活中,孩子的健康与安全总是牵动着家长们的心。咱们都希望孩子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长大,可有时候一些意外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其中,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导致窒息,就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海姆立克法,就是在这种紧急时刻能救孩子一命的简单操作。学会了它,当意外来临,咱们就能多一份从容,多一分让孩子化险为夷的底气。

先给大家讲个揪心的事儿。有一天,年轻的妈妈小李带着 3 岁的儿子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们玩耍。休息的时候,小李给儿子吃了颗花生,想让他补充点能量。谁知道,小家伙吃得太急,突然就开始剧烈咳嗽,小脸憋得通红,眼睛也瞪得大大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小李一开始以为孩子是呛着了,拍了拍他的后背,可孩子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咳嗽得更厉害了,连声音都发不出来了。周围的家长们也都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在这紧急关头,一位路过的热心阿姨赶紧跑过来,一边说着 “别慌,我知道怎么办”,一边迅速站到孩子身后,用一种特别的手法在孩子的腹部快速地按压了几下。奇迹发生了,孩子哇地一声吐出了那颗卡在喉咙里的花生,哇地大哭起来,呼吸也慢慢恢复了正常。小李这才松了一口气,对阿姨千恩万谢。这位阿姨用的,就是海姆立克法。

那么,海姆立克法到底是什么原理呢?其实啊,它的原理很简单。咱们身体里的气管和食管是邻居,气管在前面,食管在后面。当有异物卡在气管里,导致孩子无法正常呼吸的时候,海姆立克法通过快速挤压孩子腹部的特定部位,让腹部的压力突然升高。这种压力就像一股向上的冲击力,会把胸腔里的气体快速挤出去,而这股带着力量的气体,就有可能把卡在气管里的异物给冲出来,就像用打气筒打气,突然用力一推,气就把堵住的东西给冲开了一样。这样,孩子就能重新顺畅呼吸,避免因为窒息时间过长而造成严重后果。

海姆立克法主要适用于 1 岁以上的孩子和成年人被异物卡住喉咙导致窒息的情况。不过,对于 1 岁以下的婴儿,因为他们的身体结构还比较娇嫩,海姆立克法的操作方式会有所不同,咱们后面会详细说。那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被异物卡住喉咙了呢?最明显的就是孩子突然出现剧烈咳嗽,而且这种咳嗽和平时感冒咳嗽完全不一样,是那种一阵接一阵,停不下来的咳嗽。同时,孩子的脸色会变得通红,严重的甚至会发紫,呼吸也会变得急促、困难,还可能会伴有喘息声。有的孩子可能还会用手去抓自己的喉咙,表现出非常难受的样子。如果孩子出现了这些症状,家长们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很有可能孩子就是被异物卡住了。

下面,咱们就来详细讲讲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海姆立克法操作步骤。

先来说说 1 岁以上孩子的操作方法。如果孩子还能站着,家长要赶紧站到孩子身后,让孩子背对着自己。然后,家长用一只手抱住孩子的腹部,也就是肚脐上方两横指的位置,另一只手则紧紧地握住抱住孩子腹部的那只手的手腕。这时候,家长要用力地、快速地向内、向上挤压孩子的腹部,就好像要把孩子提起来一样,但注意不要直接提起来,只是通过这种挤压的动作来产生力量。这个动作要连续做 5 次,每一次挤压都要干脆有力,间隔时间要短。做完 5 次之后,看看孩子有没有把异物吐出来。如果没有吐出来,就继续重复这个动作,直到异物被吐出来或者孩子恢复正常呼吸为止。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要是孩子情况有变化,比如突然能呼吸了,或者咳嗽减轻了,就要停下来,看看孩子的状况。

要是孩子当时已经昏迷,躺在地上了,那家长也别慌。先把孩子平放在地上,然后跪在孩子身体的一侧,让孩子的身体和自己的膝盖呈一条直线。找到孩子肚脐上方两横指的位置,用一只手的掌根放在这个位置上,另一只手则叠放在这只手的手背上。接着,用力地、快速地向下、向内按压孩子的腹部,按压的频率大概是每秒 1 次,按压的深度大概是 5 厘米左右。同样,也是连续按压 5 次,然后停下来观察孩子的情况,看看异物有没有吐出来。要是没有,就接着按压,直到孩子吐出异物或者专业的急救人员赶到。

对于 1 岁以下的婴儿,海姆立克法的操作要更加轻柔、小心。当发现婴儿被异物卡住喉咙时,家长要马上把婴儿面朝下放在自己的手臂上,用手托住婴儿的头部和颈部,确保婴儿的头部略低于身体,这样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异物排出。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根部,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的位置,快速地、有力地拍击 5 次。拍击的时候,力量要适中,既要有足够的力量让异物有可能被震出来,又不能太用力伤到婴儿。拍完 5 次之后,把婴儿翻正,让婴儿面朝上躺在手臂上,还是用手托住头部和颈部。接着,用两根手指(食指和中指),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头连线的下方,快速地、轻柔地向下按压 5 次,按压的深度大概是婴儿胸部厚度的三分之一,也就是 2 到 3 厘米左右。这两种动作(背部拍击和胸部按压)要交替进行,每做完一组(5 次背部拍击和 5 次胸部按压),就停下来看看婴儿有没有吐出异物,直到异物被吐出或者婴儿恢复正常呼吸。

在使用海姆立克法的时候,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注意事项。首先,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找准位置。不管是按压腹部还是拍击背部、按压胸部,位置不准确的话,不仅可能起不到作用,还可能会伤到孩子。比如说,按压腹部的时候,如果位置太靠下,可能会伤到孩子的肝脏等器官;位置太靠上,又可能起不到足够的挤压作用。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牢记这些位置,多练习几次,熟练掌握。

其次,操作的力度和频率要合适。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挤压腹部的力度要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的压力把异物冲出来,但也不能过大,以免对孩子造成伤害。对于婴儿,操作的时候力度一定要轻柔,毕竟他们的身体还很脆弱。频率方面,不管是挤压、拍击还是按压,都要快速、连续,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冲击。

另外,要是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后,通过海姆立克法吐出了异物,也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孩子的喉咙、气管有没有受到损伤。因为异物在喉咙里卡了一段时间,可能会对这些部位造成擦伤或者其他伤害,有些伤害可能当时看不出来,需要医生通过专业的检查才能发现。如果不及时检查治疗,可能会引发感染等其他问题。

还有一点,家长们要注意,海姆立克法只是一种紧急处理的方法,它的目的是在专业急救人员到来之前,帮助孩子排出异物,恢复呼吸。所以,一旦发现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在进行海姆立克法操作的同时,一定要让旁边的人赶紧拨打 120 急救电话,尽快把孩子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掌握海姆立克法,家长们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模拟练习。当然,练习的时候不要真的去挤压、拍击孩子,只是做个样子,让孩子熟悉这个流程。可以用一些玩偶或者假人来代替孩子,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多练几次,这样在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就能更加熟练、准确地操作。

海姆立克法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在关键时刻真的能发挥大作用,挽救孩子的生命。作为家长,咱们多掌握一些这样的急救知识,就是给孩子的安全多上了一道保险。希望大家都能学会海姆立克法,并且永远都用不上它,但如果真的遇到孩子被异物卡住喉咙的紧急情况,咱们也能冷静应对,用这个简单又神奇的方法,为孩子的生命保驾护航。让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远离这些意外带来的危险。

(0)
健康频道健康频道
上一篇 2025年2月17日 下午12:53
下一篇 2025年2月21日 下午7:26

相关推荐

  • 临床麻醉:手术中的 “隐形守护者”

    临床麻醉:手术中的 “隐形守护者” 黄永礼 西峡县人民医院 当我们谈及手术,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主刀医生精湛的技艺,他们在无影灯下专注地进行着关乎生死的操作。然而,在每一台手术背后,还有一群默默付出的 “隐形守护者”,他们就是临床麻醉医生。临床麻醉,作为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保障,其重要性却常常被大众所忽视。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临床麻醉的…

    2025年9月21日
    06.6K
  • 肿瘤放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肿瘤放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兰堃田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放疗科 在人类与肿瘤漫长而艰苦的斗争历程中,放疗始终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堪称对抗肿瘤的重要 “武器” 之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医学研究的持续深入,肿瘤放疗领域不断涌现出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与前沿进展,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的生存希望与更好的生活质量。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

    2025年9月18日
    06.6K
  • 守护脊梁,从了解脊柱外科护理开始

    守护脊梁,从了解脊柱外科护理开始 许慧  荥阳市人民医院 引言 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骨,不仅支撑着身体的重量,还保护着脊髓和神经根,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活动的基础。然而,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良生活习惯的累积,脊柱疾病日益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脊柱外科作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致力于脊柱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而脊…

    2025年9月27日
    04.8K
  • 心血管内科护理基础:守护心脏健康的第一步

    心血管内科护理基础:守护心脏健康的第一步 付佳佳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妇幼保健院心内科 在医学领域,心血管内科专注于研究和治疗与心脏和血管相关的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因此,了解和掌握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基础知识,对于维护心脏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基础,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如何…

    2025年10月17日
    07.6K
  • 探索儿童过敏的秘密:预防与应对

    探索儿童过敏的秘密:预防与应对 魏有山 林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过敏问题如同一道不容忽视的关卡,它可能悄然出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从轻微的皮肤不适到严重的呼吸问题,无一不牵动着家长的心。本文旨在深入探索儿童过敏的奥秘,从成因、预防策略到应对方法,全方位地解析这一复杂而又普遍的健康议题,以期为家长们提供一份详尽的指南。 一、儿童过敏的成因:多因…

    2025年9月30日
    06.5K
  • 抗生素:不是万能的“万能药”

    抗生素:不是万能的“万能药” 郑广彦  河南省唐河县公费医疗医院药械科西药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抗生素无疑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词汇。从感冒、咳嗽到皮肤感染,许多人似乎都习惯性地认为抗生素是万能的“万能药”。然而,事实上,抗生素并非万能,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的治疗。本文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抗生素的作用、使用误区以及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帮助大家形成…

    2025年10月14日
    07.9K
  • 脓毒症休克——隐藏在感染背后的致命危机

    脓毒症休克——隐藏在感染背后的致命危机 张婧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重症监护病区 主管护师 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是全球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最凶险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达40%以上。它并非单纯的感染加重,而是由感染触发的全身性炎症风暴、凝血异常和微循环衰竭共同导致的致命综合征。许多患者起初可能仅表现为普通发…

    5天前
    06.5K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