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助力家庭小药箱的科学管理

医院药学助力家庭小药箱的科学管理

夏长记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卫生院

一、引言

家庭小药箱是保障家庭成员健康的一个重要“宝库”,在应对常见疾病时发挥着便捷的作用。然而,如果小药箱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药物失效、误用甚至对健康造成损害。医院药学作为专业领域,能够为家庭小药箱的科学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帮助家庭合理储备、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药物。

二、家庭小药箱的药物储备原则

(一)根据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储备

1.常见疾病用药

每个家庭的成员可能有不同的健康问题,应根据这些情况储备相应药物。例如,对于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需要准备应对感冒、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于儿童感冒,对乙酰氨基酚用于成人发热。如果家庭成员中有高血压患者,要常备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有糖尿病患者,则要准备血糖仪、血糖试纸以及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等。

2.慢性病长期用药

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冠心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家庭成员,必须确保有足够的长期治疗药物。冠心病患者需储备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哮喘患者应准备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这些药物要按照医嘱定时补充,不能中断。

(二)考虑不同年龄阶段的需求

1.儿童用药

儿童用药需特别注意安全性和剂型。应储备适合儿童年龄的药物,如液体剂型的退烧药、止咳药,因为儿童吞咽片剂或胶囊可能有困难。同时,要根据儿童体重计算准确的用药剂量,并使用专门的量具(如滴管、量杯)来给药,以避免剂量误差。

2.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用药种类较多。在为老年人准备药物时,要选择易于他们服用的剂型,如分散片、缓释片等,方便吞咽。而且要考虑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的情况,避免储备一些对肝肾负担重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除非有明确指征且密切监测)。

(三)急救药物的必备性

1.心脏骤停急救

每个家庭都应该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配备相关急救药物。例如,对于有心脏病患者的家庭,可准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条件允许),同时要储备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怀疑急性心肌梗死时可按医嘱嚼服。

2.过敏急救

如果家庭成员有过敏史,应准备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对于有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风险的成员,可在医生指导下准备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三、药物的正确选购

(一)处方药的购买

1.凭处方购买

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处方下购买。这是因为处方药通常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来确定是否适用以及合适的剂量。例如,抗生素类药物如果滥用可能导致耐药菌产生,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

2.遵医嘱选择品牌和剂型

医生在处方中可能会指定药物的品牌或剂型。这是因为不同品牌的药物在质量、疗效上可能有差异,而剂型也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作用特点。患者在购买时要遵循医嘱,如某些缓释剂型的药物不能随意掰开或嚼碎服用。

(二)非处方药的选购

1.认准标识

购买非处方药时,要认准药品包装上的“OTC”标识。其中,红色“OTC”表示甲类非处方药,需要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绿色“OTC”表示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可以在超市、药店等自行购买。但即使是乙类非处方药,也不能随意滥用。

2.仔细阅读说明书

在购买非处方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等信息。例如,购买感冒药时,要注意其中是否含有可能导致自己过敏的成分,或者是否适合自己的症状,避免购买到不适用的药物。

四、药物的储存与保管

(一)环境条件

1.温度要求

大多数药物需要在常温下保存,一般指10℃-30℃。但有些药物对温度有特殊要求,如胰岛素需要在2℃-8℃冷藏保存,不能冷冻,否则会失效。栓剂类药物在高温下易软化变形,也需要在阴凉处存放。可以使用温度计监测小药箱存放环境的温度。

2.湿度控制

潮湿的环境可能使药物受潮、变质。一些中成药的丸剂、散剂在湿度大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家庭小药箱应放置在干燥的地方,可使用干燥剂或选择干燥的储存空间。如果环境湿度较大,可以使用除湿设备。

3.避光保存

光线,特别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能加速某些药物的分解。一些容易光解的药物,如维生素C片、硝酸甘油片等,应放在棕色瓶中或避光的药盒内保存。小药箱也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窗台等地方。

(二)分类存放

1.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为了避免误用,内服药和外用药要严格分开存放。可以使用不同的抽屉或药盒来区分。例如,外用的碘酒、碘伏等消毒药不能与口服的感冒药、退烧药等混放,防止在取用药物时因疏忽而用错。

2.按成人和儿童用药分开

儿童用药和成人用药也要分开存放。儿童药物的剂型、剂量与成人不同,分开存放可以更方便地找到所需药物,同时也能防止给儿童误服成人药物,因为成人药物的剂量可能对儿童造成过量中毒。

3.按功效分类

将药物按照其治疗的疾病类型或功效分类存放,如将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等分别存放。这样在需要时可以快速找到相应的药物,提高取用效率。

(三)定期清理

1.检查有效期

定期(如每季度或半年)检查小药箱内药物的有效期。对于接近有效期或已经过期的药物,要及时处理。过期药物不仅可能失去疗效,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可以将过期药物送到社区的过期药品回收点或按照当地规定的方式处理。

2.查看药物质量

检查药物的外观、气味等是否有异常。如片剂是否有变色、裂片,胶囊剂是否有粘连、软化,糖浆剂是否有异味、沉淀等。如果发现药物质量有问题,即使在有效期内也不应使用。

五、医院药学在家庭小药箱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一)药物咨询服务

1.药师指导下的药物选择

医院药师可以为家庭成员提供药物选择的建议。当家庭成员对某种疾病不知该选用何种药物时,可以向药师咨询。例如,对于儿童腹泻,药师可以根据腹泻的类型(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儿童年龄等因素,推荐合适的止泻药或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如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

2.解答药物使用疑惑

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家庭成员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药师可以详细解答这些疑问。比如,使用吸入剂治疗哮喘时,药师可以指导患者正确的吸入方法,包括如何启动装置、如何深吸气等,以确保药物能够有效到达肺部发挥作用。

(二)药物治疗监测

1.特殊人群用药指导

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儿童等),医院药师能提供更专业的用药指导。孕妇在选择药物时要特别谨慎,药师可以根据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分类,为孕妇推荐合适的药物。例如,在孕期感冒时,指导孕妇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用于退热。对于老年人使用多种药物的情况,药师可以协助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并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

2.慢性病患者用药管理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家庭成员,药师可以参与药物治疗的监测。例如,对于高血压患者,药师可以指导患者在家中正确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对于使用抗凝药的患者,药师可以告知患者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并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测)。

(三)药物重整与安全提醒

1.家庭团聚或旅行时的药物重整

在家庭团聚或外出旅行时,家庭成员可能会有更多的药物需求或面临新的药物管理问题。药师可以协助进行药物重整,确保所有成员都有足够且合适的药物。例如,在家庭旅行时,考虑到旅行目的地的环境、可能遇到的疾病等因素,调整小药箱中的药物种类和数量。同时,药师可以提醒家庭成员注意药物的保存条件,如在高温环境下旅行时,要采取措施保护需要冷藏的药物。

2.新药使用安全提醒

当家庭中有成员开始使用一种新的药物时,药师可以提供安全提醒。包括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是否有相互作用等。例如,当患者开始使用一种新的抗生素时,药师会提醒患者注意观察是否有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同时告知患者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增强抗凝药的作用,增加出血风险。

六、提高家庭小药箱管理意识的重要性

(一)保障家庭成员健康

科学管理家庭小药箱能够确保在家庭成员生病时,有合适的药物及时治疗,避免因药物储备不足或不当导致病情延误。同时,正确的药物储存和使用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健康安全。

(二)避免药物浪费和环境污染

合理选购和定期清理药物可以避免药物的浪费。过期或不需要的药物如果随意丢弃,可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一些含有特殊成分的药物。通过科学管理小药箱,将过期药物妥善处理,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

重视家庭小药箱的管理,可以让家庭成员养成关注健康、正确用药的良好习惯。这有助于提高整个家庭的健康素养,使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视药物治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七、结论

家庭小药箱的科学管理对于保障家庭成员的健康至关重要。医院药学通过提供专业的药物咨询、治疗监测和重整等服务,能够帮助家庭更好地管理小药箱。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小药箱的管理,遵循药物储备原则、正确选购、妥善储存和定期清理药物,在医院药学的助力下,让小药箱成为家庭健康的有力保障,而不是潜在的安全隐患。通过提高管理意识和运用专业知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家庭小药箱的积极作用,为家庭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0)
健康频道健康频道
上一篇 2025年9月25日 下午1:44
下一篇 2025年9月25日 下午1:46

相关推荐

  • 根管治疗过程中如何控制疼痛?

    根管治疗过程中如何控制疼痛? 康起凤  巩义公立中医院口腔科 在口腔医学领域,根管治疗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方法。然而,很多患者在根管治疗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也让一些人对根管治疗产生了恐惧。那么,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究竟该如何控制疼痛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一、根管治疗概述 根管治疗,又称为牙髓治疗,是通过去除…

    2025年9月25日
    08.8K
  • 做 CT 检查会 “吃” 辐射吗?放射科医生教你科学应对辐射风险

    做 CT 检查会 “吃” 辐射吗?放射科医生教你科学应对辐射风险 张文举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在医院的检查项目中,CT(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凭借其对人体内部结构的清晰成像,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帮手。然而,“CT 检查有辐射” 的说法让不少人对这项检查望而却步,担心接受检查会因 “吃” 辐射而损害健…

    2025年10月21日
    07.7K
  • 中医如何看待糖尿病的发生与防治?

    中医如何看待糖尿病的发生与防治? 方瑶  渑池县中医院内分泌科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血糖水平升高。在中医理论中,糖尿病被称为“消渴病”,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有着独特的见解。 一、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的认识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不节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或饮…

    2025年9月28日
    06.5K
  • 外科手术室: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外科手术室: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时旬  邓州市中心医院 在医学领域,外科手术一直是治疗各种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技能和经验,更与手术室内的无菌操作密切相关。无菌操作作为外科手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从无菌操作的定义、目的、重要性、操作规范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提高公众对无菌…

    2025年10月15日
    07.6K
  • 从“血管堵车”到“畅通无阻”:你的日常习惯如何决定心血管寿命?

    从“血管堵车”到“畅通无阻”:你的日常习惯如何决定心血管寿命? 崔晓燕 登封市东华镇卫生院 内科 清晨的急诊室里,42岁的程序员张先生因突发胸痛被推进抢救室。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他的前降支血管堵塞达90%,而三年前的体检报告仅提示“轻度动脉粥样硬化”。这个案例并非孤例——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3.3亿,每5例死亡中…

    2025年3月13日
    05.3K
  •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患者必备知识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患者必备知识 王世杰  禹州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在医疗过程中,药物是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然而,药物使用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进一步损害。因此,对于患者来说,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药物…

    2024年2月28日
    07.0K
  • 认识脑瘫高危儿,守护宝宝的未来

    认识脑瘫高危儿,守护宝宝的未来 赵玉霞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 当一个新生命降临,父母们总是怀揣着无尽的喜悦和期待。然而,有些宝宝却面临着脑瘫的风险,成为脑瘫高危儿。了解脑瘫高危儿的相关知识,对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守护宝宝的未来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脑瘫高危儿 脑瘫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过程中或新生儿期存在可能导致脑损伤的危险因素,从而使宝宝有较高发…

    2025年10月2日
    05.7K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