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 “温柔战士”

雾化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的 “温柔战士”

杨亚娟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小儿呼吸内科

当孩子被咳嗽、喘息、喉咙嘶哑等呼吸道症状折磨时,家长们常常既心疼又焦虑 —— 吃药怕孩子抗拒,输液又担心副作用,有没有一种更温和、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呢?在儿科临床中,雾化治疗凭借其 “精准给药、温和无痛、起效快” 的特点,成为应对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就像一位守护孩子呼吸健康的 “温柔战士”。但很多家长对雾化治疗存在疑问:它到底是什么原理?适合哪些呼吸道疾病?在家做雾化需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读雾化治疗,帮家长们科学认识这一治疗方式。​

一、先搞懂:雾化治疗是如何 “工作” 的?​

提到 “治疗”,很多人会联想到打针、吃药,但雾化治疗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甚至有点像 “给呼吸道‘洗澡’”。它是利用雾化器(也叫雾化机)将药物变成微小的雾滴或颗粒(直径通常在 1-5 微米),这些微小的药物颗粒能随着孩子的呼吸,直接进入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乃至肺部等呼吸道病变部位,从而发挥抗炎、止咳、平喘、稀释痰液等作用。​

打个比方,孩子呼吸道发炎时,就像呼吸道黏膜 “受伤红肿”,雾化治疗就像把药物制成 “微小的药雾”,让药物顺着呼吸 “直达病灶”,精准作用于发炎的黏膜,既能快速缓解症状,又能避免药物经过口服后被胃肠道吸收、肝脏代谢,减少全身副作用。这也是为什么雾化治疗特别适合儿童,尤其是婴幼儿 —— 不需要打针抽血,也不需要强迫孩子吞咽药片,只要孩子能正常呼吸,就能完成治疗,大大降低了孩子的恐惧感和治疗的抵触情绪。​

从设备来看,常见的小儿雾化器主要有压缩式雾化器和超声雾化器两种。压缩式雾化器通过压缩空气将药物击碎成微小颗粒,雾化颗粒大小均匀,能深入下呼吸道,适合治疗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疾病;超声雾化器则通过超声波振动将药物雾化,雾化颗粒相对较大,更适合治疗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在儿科临床中,压缩式雾化器因适用范围更广、药物利用率更高,使用更为普遍。​

二、哪些小儿呼吸道疾病,适合请 “温柔战士” 出马?​

雾化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呼吸道症状,它有明确的 “作战范围”。当孩子出现以下呼吸道疾病时,医生通常会建议采用雾化治疗,以快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一)哮喘与喘息性疾病:快速缓解气道痉挛​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作时孩子会出现喘息、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气道发生痉挛、黏膜水肿,导致气流通过受阻。此时,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能快速放松气道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让孩子的呼吸恢复顺畅;同时配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能减轻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再次发作。​

除了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婴幼儿常见的喘息性疾病,也适合用雾化治疗。比如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孩子会出现剧烈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抗病毒药物,能有效缓解喘息症状,减少住院时间。​

(二)急性喉炎:缓解 “喉梗阻” 危机​

儿童急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多发生在 6 个月至 3 岁的婴幼儿身上,夜间发作更为频繁。孩子会出现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像小狗叫一样的咳嗽)、吸气性喉鸣(吸气时喉咙发出 “喉喉” 的声音)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喉梗阻,危及生命。​

此时,雾化治疗能发挥 “急救” 作用 —— 通过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混悬液),药物能直接作用于喉部黏膜,快速减轻黏膜水肿,缓解喉梗阻症状,避免气管切开等有创治疗。很多家长反馈,孩子急性喉炎发作时,做一次雾化后,犬吠样咳嗽和喉鸣就能明显减轻,效果立竿见影。​

(三)支气管炎、肺炎:稀释痰液,帮助排痰​

儿童支气管炎、肺炎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孩子会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尤其是婴幼儿,由于咳嗽反射较弱,痰液黏稠时很难自行咳出,导致痰液在气道内积聚,加重咳嗽和感染。​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会建议雾化吸入祛痰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氨溴索溶液),这些药物能稀释痰液,降低痰液的黏稠度,让痰液更容易被咳出;同时配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能湿润呼吸道黏膜,缓解黏膜干燥,进一步帮助排痰。对于肺炎患儿,雾化治疗还能将抗生素等药物直接送达肺部感染部位,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四)过敏性鼻炎、咽炎:减轻局部炎症​

除了下呼吸道疾病,雾化治疗也适用于过敏性鼻炎、急性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比如孩子过敏性鼻炎发作时,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雾化吸入生理盐水或抗过敏药物,能清洁鼻腔黏膜,减轻黏膜水肿和炎症,缓解鼻塞症状;急性咽炎时,孩子喉咙疼痛、红肿,雾化吸入抗炎药物或生理盐水,能直接作用于咽喉黏膜,减轻疼痛和红肿,让孩子吞咽更舒服。​

需要注意的是,雾化治疗并非 “万能药”,如果孩子只是轻微的感冒咳嗽,没有喘息、喉炎、痰液黏稠难咳等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雾化治疗。是否需要雾化,以及选择哪种药物、剂量多少,都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年龄、体重等综合判断,家长不要自行给孩子安排雾化。​

三、雾化治疗的 “温柔优势”:为什么特别适合孩子?​

相比口服药物、静脉输液等治疗方式,雾化治疗之所以被称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 “温柔战士”,是因为它对孩子的身体更友好,有诸多独特优势:​

(一)给药精准,副作用小​

雾化治疗能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病变部位,药物不需要经过胃肠道吸收和肝脏代谢,大部分药物都作用于局部,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量很少,因此全身副作用大大减少。比如治疗哮喘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期规范使用也不会像口服激素那样导致孩子长胖、影响生长发育;而支气管扩张剂通过雾化吸入,能快速缓解喘息,避免了静脉用药可能带来的心率加快等副作用。​

这一点对婴幼儿尤为重要 —— 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较弱,雾化治疗的 “局部给药” 特点,能最大限度减少药物对孩子肝肾功能的负担。​

(二)操作简单,孩子易配合​

很多孩子对吃药、打针非常抗拒,甚至一看到医生就哭闹不止,给治疗带来困难。而雾化治疗只需要孩子佩戴面罩(或口含器,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正常呼吸即可,整个过程无痛、无创伤,孩子更容易接受。​

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在雾化时抱着孩子,给孩子讲故事、看动画片,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完成治疗;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通过鼓励、表扬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配合。很多家长反馈,孩子做雾化时就像 “玩小火车”(部分雾化器有卡通造型),甚至会主动要求 “再做一次”。​

(三)起效快,缓解症状及时​

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变部位,雾化治疗的起效时间通常比较快。比如孩子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喘息、呼吸困难的症状就能明显缓解;急性喉炎发作时,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后,半小时左右喉鸣、声音嘶哑的症状就能减轻,能快速缓解孩子的痛苦,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相比之下,口服药物需要经过胃肠道吸收,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变部位,起效时间通常需要 1-2 小时;静脉输液虽然起效也较快,但需要穿刺血管,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痛苦和风险。​

(四)适用年龄广,从新生儿到青少年都能用​

雾化治疗对年龄没有严格限制,无论是新生儿、婴幼儿,还是学龄儿童、青少年,都可以根据病情需要进行雾化治疗。对于无法吞咽药物的新生儿(如早产儿),雾化治疗更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能帮助他们缓解呼吸道症状,促进呼吸功能恢复。​

四、做好这些细节,让雾化治疗 “效果翻倍”​

雾化治疗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药物选择和设备,还与家长的操作方法、治疗前后的护理密切相关。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增加感染风险。因此,家长在给孩子做雾化时,要注意以下细节:​

(一)治疗前:做好 “准备工作”​

清洁呼吸道:如果孩子鼻腔内有较多分泌物,会影响药物雾滴的进入,因此在雾化前,家长可以用生理盐水滴鼻剂或吸鼻器清理孩子的鼻腔;如果孩子有明显的痰液,雾化前不要给孩子拍背排痰,以免痰液移动到更深的气道,影响药物作用。​

避免进食过饱:雾化治疗时,孩子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咳嗽或不适,若进食过饱,可能会导致呕吐。建议在雾化前 30 分钟至 1 小时内,不要给孩子喂奶、吃饭或喝大量水,避免雾化过程中呕吐。​

选择合适的面罩:面罩的大小要适合孩子的面部,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药物泄漏,影响治疗效果。新生儿和婴幼儿适合选择小号面罩,学龄儿童可以选择中号面罩;面罩要紧贴孩子的口鼻,避免留有缝隙,但也不要过紧,以免压迫孩子的面部皮肤。​

(二)治疗中:掌握 “正确姿势” 与 “时间”​

保持正确的体位:雾化时,孩子的体位会影响药物雾滴的分布。建议让孩子采取坐姿或半坐姿(家长可以抱着孩子,让孩子的头部略微后仰),这样能让气道保持通畅,药物雾滴更容易到达下呼吸道;避免让孩子平躺雾化,以免药物雾滴沉积在咽喉部,影响效果,甚至引起呛咳。​

控制雾化时间:一般来说,每次雾化治疗的时间建议在 5-10 分钟,药物剂量以 5-8 毫升为宜(如果药物剂量不足,可以用生理盐水稀释)。不要为了 “多用药” 而延长雾化时间,过长的雾化时间可能会导致孩子呼吸道过度湿润,引起不适;也不要随意缩短时间,以免药物剂量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观察孩子反应:雾化过程中,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出现咳嗽加重、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情况,要立即停止雾化,让孩子休息片刻,若症状没有缓解,及时就医。​

(三)治疗后:做好 “清洁与护理”​

清洁面部与口腔:雾化后,药物雾滴可能会附着在孩子的面部皮肤和口腔黏膜上,尤其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时,若不及时清洁,可能会导致面部皮肤过敏、口腔念珠菌感染(鹅口疮)。因此,雾化结束后,家长要用温水给孩子洗脸,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给孩子漱口(婴幼儿可以喂少量温开水),然后擦干面部。​

拍背排痰:雾化后 15-30 分钟,是痰液稀释的最佳时机,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拍背排痰,帮助孩子将稀释后的痰液咳出。拍背时,家长要将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孩子的背部,力度要适中,避免用力过猛。​

清洁雾化设备:雾化设备的清洁消毒非常重要,若清洁不当,容易滋生细菌或霉菌,导致孩子呼吸道感染。每次雾化结束后,要及时清洗雾化器的面罩、连接管和药杯,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备用;每周至少进行 1 次彻底消毒,可以用含氯消毒剂(如 84 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再使用。​

五、纠正常见误区,科学看待雾化治疗​

虽然雾化治疗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应用广泛,但很多家长对它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家长要学会科学看待雾化治疗,避免陷入以下误区:​

误区一:“雾化治疗是‘激素治疗’,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很多家长一听到雾化药物中含有 “激素”(如布地奈德),就担心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拒绝给孩子进行雾化治疗。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雾化吸入的糖皮质激素是局部用药,药物主要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很少(通常只有口服激素的 1/100 左右),而且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调整合适的剂量,长期规范使用也不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明显影响。​

相反,如果孩子的哮喘、喘息性疾病等得不到及时治疗,反复发作,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呼吸功能和生长发育。因此,家长要遵医嘱给孩子进行雾化治疗,不要因为担心激素副作用而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

误区二:“雾化治疗可以‘替代’所有治疗,不用吃药、输液”​

雾化治疗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它并非 “万能药”,不能替代所有治疗方式。比如孩子呼吸道感染伴有明显的细菌感染时,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或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果孩子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衰竭,除了雾化治疗,还需要进行吸氧、机械通气等综合治疗。​

家长要明白,雾化治疗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 “辅助治疗手段” 之一,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综合判断,不要盲目依赖雾化治疗,也不要拒绝其他必要的治疗。​

误区三:“在家做雾化更方便,自己买药物和设备就行”​

有些家长觉得在医院做雾化麻烦,就想自己在家给孩子做雾化,甚至自行购买药物和设备。但这样做存在很大的风险:首先,家长无法准确判断孩子的病情是否适合雾化治疗,也不知道该选择哪种药物、使用多少剂量;其次,自行购买的雾化设备可能不符合医疗标准,雾化颗粒大小不均匀,影响治疗效果;最后,药物的储存和使用也有严格要求,若储存不当或使用错误,可能会导致药物失效或产生副作用。​

因此,即使需要在家做雾化,也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开具处方药物,推荐合适的雾化设备,并指导家长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护理要点;家长不要自行购买药物和设备,以免延误病情或造成不良后果。​

误区四:“雾化治疗‘越频繁越好’,多做几次能快速好起来”​

有些家长急于让孩子康复,会增加雾化治疗的频率,比如医生建议每天 2 次,家长却给孩子做 3-4 次。但这样做不仅不会提高治疗效果,反而可能增加孩子的不适 —— 过多的药物雾滴会导致呼吸道过度湿润,引起咳嗽、咳痰增多,甚至诱发气道痉挛;部分药物(如支气管扩张剂)使用过量,还可能导致孩子心率加快、手抖等副作用。​

因此,家长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控制雾化治疗的频率和时间,不要随意增减次数或剂量。如果孩子的症状没有缓解,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而不是自行增加雾化次数。​

六、总结:让 “温柔战士” 正确守护孩子呼吸健康​

雾化治疗作为小儿呼吸道疾病的 “温柔战士”,以其精准、温和、起效快的优势,为孩子的呼吸健康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家长要明白,雾化治疗并非 “万能药”,它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和正确的操作方法,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家长不要盲目焦虑,也不要自行给孩子安排治疗,而是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孩子的病情判断是否需要雾化治疗,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家长要掌握正确的雾化操作方法和护理要点,做好治疗前后的细节工作,让雾化治疗的效果 “最大化”,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总之,科学认识雾化治疗,合理使用这一 “温柔战士”,才能更好地守护孩子的呼吸健康,让孩子远离呼吸道疾病的困扰,自由、顺畅地呼吸。

(0)
健康频道健康频道
上一篇 2025年10月11日 下午4:43
下一篇 2025年10月13日 下午4:46

相关推荐

  • 简化就医流程,“无卡就医”提升群众体验

    11月14日,据国家医疗保障局消息,随着医保码的普及应用,“一码通”“全国通”成为越来越多参保群众的亲身体验。医保码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传统就医模式中的实体卡依赖,让“无卡就医”成为现实。 国家医保局介绍,患者只需通过手机轻松激活医保码,即可在就医时扫码完成身份认证和费用支付,极大地缩短了排队等待时间,提升了就医效率。这一变革不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还避免了因忘…

    2025年9月10日
    024
  • 16部门启动“体重管理年”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

    “我们国家居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的同时,肥胖和超重问题也日益突出。”6月26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表示,许多研究都表明,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与许多疾病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部分癌症。超重问题、肥胖问题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亟须加强干预,予以改善。   为此,国…

    2025年9月10日
    022
  • 财政“真金白银”助力“两新”推进

    “十一”假期期间,在辽宁沈阳各大家电卖场,不少顾客忙着排队结账。“我们在政府以旧换新补贴20%的基础上,联合商家额外加码补贴,助力家电焕新升级。”苏宁易购辽宁区域总经理姜维说。 辽宁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辽宁省开展的汽车、家电等展示展销配套活动中,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最高2万元,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最高1.3万元,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000元,让优惠直达消费者…

    2025年9月10日
    024
  • 两部门部署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记者 戴小河)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研制有关事项的公告,提出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指导、加速审评审批等具体措施,进一步部署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替代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 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副司长王海南说,珍稀濒危中药材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发挥独特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

    2025年9月10日
    017
  • 磁共振成像,为早期发现儿童孤独症提供影像学依据​

    磁共振成像,为早期发现儿童孤独症提供影像学依据​ ​刘进  西平县中医院磁共振室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时常能见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如同来自遥远神秘星球的小生命,将自己封闭在独有的世界里。他们对外界的喧嚣和他人的热情无动于衷,沉浸在自我的小天地中。不管旁人如何呼唤,他们常常充耳不闻,很少给予回应;在与人交流时,眼神总是不自觉地回避,仿佛与他人之间隔着一…

    2025年3月31日
    04.8K
  • 探秘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清洁之旅

    探秘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清洁之旅 张艳乐  舞阳县中心医院 在医院的医疗体系中,有一个神秘而又至关重要的地方——消毒供应中心。它就像一位幕后英雄,默默守护着每一场手术的安全底线,而其中手术器械的清洁流程更是一场精细入微、不容有失的“净化之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消毒供应中心的神秘面纱,深入探寻手术器械的清洁奥秘。 一、消毒供应中心…

    2025年9月22日
    06.5K
  • 季莫申科称中医药为世界财富

    乌克兰前总理、乌克兰祖国党主席尤利娅·季莫申科日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冠疫情在中国发现后,在人民生命遭遇威胁的紧急关头,中国显示出强大的行动力、决策力和执行力。武汉的抗疫壮举充分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医疗保障能力、卓越的领导能力和以人为本的精神,武汉和中国取得抗疫胜利是必然结果。   季莫申科感谢中国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她说,中国的抗疫援助让乌克…

    2025年9月10日
    026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