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干预刻不容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干预刻不容缓

王金成  永城市中心医院医疗健康集团老年医学科

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或 COPD)已成为一种常见且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健康,带来诸多不良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慢阻肺,以及为何早期干预对它如此重要。

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简单来说,就是患者的气道变得狭窄,气体进出肺部变得困难,而且这种情况会逐渐加重。

引发慢阻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环境因素,其中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首要危险因素。据统计,约 80% - 90% 的慢阻肺患者是吸烟者,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风险就越高。此外,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环境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室内油烟等,以及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的接触,也会增加患病几率。另一方面,个体的易感性也起到一定作用,遗传因素、气道高反应性等,使得部分人群更容易患上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与危害

慢阻肺的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在疾病早期,很多患者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喘息,比如爬几层楼梯、快走一段路后就感觉气不够用,休息后能缓解,所以常常被忽视,以为是身体劳累或者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随着病情进展,咳嗽、咳痰会逐渐加重,起初可能只是在早晨起床后有少量白痰,之后可能整日都有咳嗽、咳痰,痰液也可能变得黏稠或伴有颜色改变。到了疾病晚期,患者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困难,生活自理都成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慢阻肺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它会导致肺功能逐渐下降,呼吸功能越来越差,患者不仅日常活动受限,连基本的穿衣、洗漱、吃饭等都可能变得艰难。而且,慢阻肺还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慢性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自发性气胸等,这些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据相关数据显示,慢阻肺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阻止病情进展:在慢阻肺早期,肺功能损害相对较轻,此时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减缓病情恶化的速度。通过戒烟、改善生活环境、规范治疗等措施,可以减少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阻力,防止肺功能进一步下降。研究表明,早期积极干预的患者,其肺功能下降速度明显慢于未干预者,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早期发现并治疗慢阻肺,能及时缓解症状,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觉更舒适。比如,通过药物治疗减轻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患者就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日常活动,参与社交,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而且,早期干预还能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避免因病情突然恶化而住院,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降低治疗成本:从长远来看,早期干预慢阻肺能节省大量医疗费用。在疾病早期,治疗相对简单,费用也较低。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难度增大,不仅需要使用更高级的药物,还可能需要住院治疗、进行呼吸支持等,医疗成本会大幅增加。同时,患者因疾病导致的劳动能力丧失,也会给家庭带来经济损失。早期干预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早期诊断方法

肺功能检查: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流速、容量等指标,能够准确判断气道是否存在阻塞以及阻塞的程度。一般建议 40 岁以上人群,尤其是长期吸烟、有职业暴露史、有慢性咳嗽咳痰症状者,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慢阻肺。

症状评估:关注自身症状也很重要。如果经常出现咳嗽、咳痰,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并且连续 2 年都有这种情况,或者活动后气短症状逐渐加重,就应警惕慢阻肺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肺部的形态、结构,虽然不能直接确诊慢阻肺,但能排除其他肺部疾病,辅助诊断。在慢阻肺早期,胸部影像学可能没有明显异常,但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肺气肿、肺大疱等特征性改变。

早期干预措施

戒烟:对于吸烟的慢阻肺患者,戒烟是最重要的干预措施。戒烟后,患者气道内的炎症会逐渐减轻,肺功能下降速度明显减缓。可以通过逐渐减少吸烟量、使用戒烟辅助工具(如戒烟贴、戒烟口香糖)、参加戒烟辅导课程等方式帮助戒烟。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医生会开具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支气管扩张剂能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气流受限,减轻呼吸困难症状;糖皮质激素则可以减轻气道炎症。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等,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规律用药,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运动锻炼等。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可以增强呼吸肌力量,改善呼吸功能;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能提高患者的耐力和活动能力,增强体质。康复治疗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方案。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慢阻肺患者很关键。患者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帮助维持良好的肺功能。

预防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会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因此预防感染至关重要。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在流感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降低感染风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但只要我们重视早期诊断和干预,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够延缓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负担。希望大家都能关注自己的肺部健康,尤其是高危人群,要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让慢阻肺不再成为健康的 隐形杀手

如果你对文章中提及的慢阻肺相关知识、早期干预措施等内容有任何疑问,或是希望我补充更多案例、调整语言风格,都可以随时告诉我,我会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