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并发症拖慢外科手术康复进程,早看早受益

别让并发症拖慢外科手术康复进程,早看早受益

黄启辉 河南省淮滨县康复医院普外科

外科手术作为现代医学对抗疾病的重要武器,帮助无数患者解除病痛、重获健康。然而,术后并发症却如同潜藏在康复道路上的 “暗礁”,稍有不慎就可能延缓康复进程,甚至危及生命。了解这些并发症,掌握科学的预防与应对方法,是每位患者及其家属必须掌握的康复知识。

一、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 “大盘点”

(一)感染性并发症

伤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感染类型,表现为伤口红肿、疼痛加剧,出现脓性分泌物,严重时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手术切口本身是人体抵御外界病菌的天然屏障被破坏的区域,细菌极易乘虚而入。此外,肺部感染也是术后感染的 “重灾区”,尤其是接受胸腹部手术、长期卧床或本身存在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泌尿系统感染则多发生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

(二)出血性并发症

术后出血分为内出血和外出血。外出血相对容易发现,表现为伤口敷料被血液浸透、引流管引出大量血性液体。而内出血则更为隐匿,可能发生在手术部位或身体其他部位,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的内出血若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威胁生命安全。一些患者由于本身凝血功能异常,或者手术过程中止血不彻底,都增加了术后出血的风险。

(三)血栓性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术后常见的血栓性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深静脉。患者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严重时可能导致肺栓塞。肺栓塞是极其凶险的并发症,患者会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症状,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长期卧床、手术创伤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等,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四)其他并发症

除了上述常见并发症外,还有一些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比如胃肠道并发症,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这与手术麻醉影响胃肠蠕动、术后禁食以及胃肠道功能尚未恢复有关。切口裂开也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一周左右,常由于患者营养不良、切口张力过大、剧烈咳嗽等原因引起,一旦切口裂开,不仅会增加感染风险,还会延长康复时间。

二、哪些因素会 “催生” 术后并发症?

(一)患者自身因素

年龄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组织修复能力差,免疫功能低下,术后更容易出现感染、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同时,患者本身存在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也会显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以糖尿病为例,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降低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同时还会影响伤口愈合;高血压患者在术后血压波动较大,容易引发出血等并发症。此外,肥胖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层较厚,手术切口相对较大,术后发生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的几率更高。

(二)手术相关因素

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直接影响。一般来说,手术创伤越大、操作越复杂、时间越长,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就越高。例如,心脏手术、颅脑手术等复杂手术,由于涉及重要器官和复杂的操作步骤,术后出现感染、出血、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体表手术。此外,手术过程中的无菌操作是否规范、止血是否彻底、麻醉方式和麻醉管理是否得当等,都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一个小的操作失误,就可能为术后并发症埋下隐患。

(三)术后护理因素

术后护理不当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良好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护理不到位则会增加并发症的风险。例如,术后未能及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会导致肺部痰液积聚,增加肺部感染的几率;伤口换药不及时、操作不规范,容易引发伤口感染;患者过早下床活动或活动不当,可能导致切口裂开或出血。此外,术后营养支持不足,患者无法获得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也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能力,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三、科学预防,将并发症拒之门外

(一)术前充分准备

在手术前,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等,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手术风险。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将病情控制在稳定状态。例如,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平稳。同时,患者要加强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此外,患者还应戒烟戒酒,因为吸烟会影响肺部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而饮酒会影响肝脏功能和凝血机制,不利于术后恢复。

(二)术中严格把控

手术医生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的无菌状态,避免手术过程中细菌感染。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要做到精细操作,彻底止血,减少组织损伤。麻醉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麻醉安全。此外,手术团队之间要密切配合,及时沟通,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三)术后精心护理

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首先,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伤口情况、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定时帮助其翻身、拍背,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换药,防止伤口感染。在饮食方面,术后患者应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步调整饮食,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鼓励患者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但要注意活动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伤口裂开。

四、并发症发生,如何正确应对?

(一)感染性并发症的处理

一旦发现伤口感染,要及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清除脓性分泌物,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于肺部感染患者,要加强呼吸道管理,如雾化吸入、拍背咳痰等,促进痰液排出,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要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治疗感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促进感染的愈合。

(二)出血性并发症的处理

对于外出血,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缝合止血。如果是内出血,医生会根据出血的部位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轻微的内出血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使用止血药物、输血等;如果出血严重,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止血。在处理出血性并发症的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防止失血性休克的发生。

(三)血栓性并发症的处理

一旦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按摩和挤压患肢,防止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或进行手术取栓治疗。对于肺栓塞患者,要立即进行抢救,给予吸氧、溶栓、抗凝等治疗,必要时进行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四)其他并发症的处理

对于胃肠道并发症,要根据具体症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恶心、呕吐患者可给予止吐药物治疗,腹胀患者可通过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方法缓解症状,便秘患者可使用缓泻剂或灌肠等方法促进排便。如果发生切口裂开,要及时进行清创缝合,并加强伤口护理,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虽然可能对康复进程造成影响,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这些并发症,在术前、术中、术后做好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就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让患者顺利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