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新生儿,脐带护理的关键步骤

家有新生儿,脐带护理的关键步骤

宋庆利   林州市人民医院输液室

 

迎接新生命的降临,是每个家庭无比幸福的时刻。然而,新手父母们在满心欢喜之余,也面临着诸多育儿挑战,其中新生儿的脐带护理便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脐带作为胎儿与母体连接的生命纽带,在宝宝出生后完成使命,随后逐渐脱落。但在这一过程中,若护理不当,极易引发感染,给宝宝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所以,掌握科学有效的脐带护理方法,是新手父母的必备技能。

一、脐带护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的脐带残端是一个开放的创口,且脐部血管与全身血管相通。这使得细菌极易通过脐带残端侵入宝宝体内,引发脐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性疾病。脐炎初期,脐部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红肿、渗液,但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炎症可能会迅速扩散,导致宝宝发热、精神萎靡、吃奶减少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脐带护理,是预防宝宝感染、保障其健康成长的关键一环。

二、护理前的准备工作

清洁双手:在进行脐带护理前,家长务必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揉搓时间不少于 20 秒,确保双手清洁无细菌。这是防止细菌污染脐带残端的首要步骤。

准备护理用品:

消毒棉签:选择无菌、质地柔软的棉签,用于擦拭脐带残端。

碘伏消毒液:碘伏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刺激性小,杀菌效果好,适合用于新生儿脐带护理。避免使用酒精,因其刺激性较强,可能会引起宝宝疼痛。

干净的纱布或脐带护理包:用于覆盖脐带残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三、脐带护理的具体步骤

观察脐带残端:每天至少检查一次宝宝的脐带残端,观察其颜色、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异常情况。正常情况下,脐带残端在出生后 1 - 2 周内会逐渐干燥、萎缩并脱落。如果发现脐带残端出现化脓、异味或周围皮肤明显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消毒脐带残端:

用消毒棉签蘸取适量碘伏,从脐带根部开始,由内向外环形擦拭,动作要轻柔,避免用力拉扯脐带残端。

擦拭范围包括脐带残端及周围约 2 - 3 厘米的皮肤。一般每天消毒 2 - 3 次,以保持脐带残端的清洁和消毒。

消毒后,让脐带残端自然晾干,不要用纱布或其他物品覆盖,以利于空气流通,促进脐带干燥脱落。

保持脐带周围干燥:

给宝宝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肚脐贴保护脐带残端,避免沾水。如果不慎沾水,应立即用干净的毛巾轻轻吸干水分,然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消毒。

更换尿布时,注意不要让尿布覆盖到脐带残端,以免尿液污染脐带。可将尿布折叠在脐带下方,保持脐部通风干燥。

四、脐带脱落前后的护理要点

脐带未脱落时:

除了上述的日常护理外,要避免宝宝的衣物、被子等摩擦脐带残端。尽量选择柔软、宽松的衣物,减少对脐部的刺激。

不要随意挤压或牵拉脐带残端,防止其过早脱落或引起出血。

脐带刚脱落时:

脐带脱落后,脐部可能会有少量渗血或渗液,这是正常现象。用消毒棉签蘸取碘伏轻轻擦拭干净即可,一般几天后脐部会完全愈合。

若脐部出现较多渗血或渗液,伴有异味、红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可能存在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

继续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避免尿液、粪便等污染脐部。

五、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脐带渗血:如果发现脐带有少量渗血,不要惊慌。先用消毒棉签轻轻按压止血,然后用碘伏消毒,再用干净的纱布覆盖。若渗血较多或持续不止,应立即就医。

脐带渗液:少量透明或淡黄色的渗液属于正常现象,可用碘伏消毒后自然晾干。若渗液为脓性、伴有异味,或脐部周围皮肤红肿,提示可能发生了感染,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感染治疗。

脐带不脱落:正常情况下,脐带会在出生后 1 - 2 周内脱落。但有些宝宝的脐带可能会延迟脱落,只要脐部没有感染等异常情况,家长不必过于担心。继续做好日常护理,耐心等待脐带自然脱落。若超过 3 周脐带仍未脱落,建议咨询医生。

六、注意事项

避免使用爽身粉等粉质物品:在脐带护理过程中,不要在脐部周围涂抹爽身粉、痱子粉等粉质物品。这些粉末容易积聚在脐部,影响脐带干燥,还可能滋生细菌,引发感染。

不要自行剪断脐带:有些家长可能看到脐带残端快要脱落,就想用剪刀自行剪断,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一定要让脐带自然脱落,以免引起出血和感染。

关注宝宝整体状态:除了关注脐带局部情况外,还要留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体温等。如果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吃奶减少、发热等异常表现,即使脐带外观正常,也可能存在其他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

新生儿的脐带护理虽然看似简单,但每一个步骤都关乎宝宝的健康。新手父母们要认真学习、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以细心、耐心和爱心呵护宝宝的脐带,让宝宝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在护理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的情况,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育儿人士,确保宝宝的脐带护理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