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管护理须知:日常维护这样做更安全
留置导管护理须知:日常维护这样做更安全
刘丹 新野县人民医院
在现代医疗领域,留置导管已成为众多疾病治疗与监测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无论是用于输液的静脉留置针,还是维持排尿功能的导尿管,又或是辅助营养摄入的鼻饲管,它们在为患者提供必要医疗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风险。若护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堵塞、脱出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康复进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留置导管的日常维护方法,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病情好转的关键。接下来,我们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留置导管,系统阐述其护理要点。
一、静脉留置针:守护输液通路的安全防线
静脉留置针凭借减少反复穿刺痛苦、方便长期输液等优势,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然而,若护理不到位,容易引发静脉炎、局部感染等并发症。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是首要原则。患者及家属要确保留置针周围皮肤不被沾水,尤其是在洗澡时,可使用保鲜膜严密包裹穿刺肢体,避免水分进入。每天需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情况,若发现穿刺点周围皮肤发红、肿胀范围扩大,或患者诉穿刺处疼痛加剧,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同时,要注意留置针的固定情况,防止因肢体活动导致留置针移位或脱出。若发现透明敷料松动、卷边,应及时更换,更换敷料时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用碘伏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皮肤,待干后再粘贴新的敷料。
此外,静脉留置针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一般为 72 - 96 小时,具体时长需根据患者情况和留置针类型而定。超过使用期限,导管发生堵塞、感染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务必按时更换。在输液过程中,若发现输液速度明显减慢或不滴,切不可强行挤压输液管,应及时联系护士检查,判断是导管堵塞还是其他原因导致。
二、导尿管:维护泌尿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
对于因手术、疾病等原因无法自主排尿的患者,导尿管的使用能够帮助尿液顺利排出,维持泌尿系统正常功能。但导尿管的留置也增加了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因此日常护理至关重要。
保持尿道口清洁是预防感染的基础。每日需用温水或专用的消毒溶液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 2 - 3 次,女性患者清洗时要注意由前向后擦拭,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入尿道口;男性患者则需仔细清洗龟头、冠状沟等部位。导尿管及集尿袋应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保证尿液引流通畅。集尿袋的位置要始终低于膀胱水平,防止尿液逆流引发感染,并且要定时排空集尿袋,一般每 4 - 6 小时排空一次,记录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若发现尿液浑浊、有絮状物或血尿等异常,需及时就医。
导尿管也有使用期限,普通导尿管一般 7 - 10 天更换一次,特殊材质的导尿管更换周期可能更长,具体需听从医生安排。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定期夹闭导尿管,每 3 - 4 小时开放一次,以锻炼膀胱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为拔除导尿管做准备。
三、鼻饲管:保障营养供给的 “生命通道”
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鼻饲管是维持营养摄入的重要途径。正确护理鼻饲管,不仅能保证营养物质顺利输送,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每次鼻饲前,需确认鼻饲管在胃内。可通过三种方法判断:一是用注射器回抽,能抽出胃液;二是向胃内注入 10 - 20ml 空气,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听诊,可听到气过水声;三是将鼻饲管末端放入盛水碗中,观察有无气泡溢出,若有大量气泡持续溢出,提示鼻饲管可能误入气道。鼻饲时,食物温度应适宜,一般控制在 38 - 40℃,温度过高易烫伤胃黏膜,过低则会引起胃部不适。鼻饲速度不宜过快,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 2 小时,鼻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呕吐等情况。
鼻饲前后都要用 30ml 温开水冲洗鼻饲管,防止食物残渣堵塞管道。若鼻饲药物,需将药物充分碾碎溶解后再注入,且不同药物之间要间隔一定时间,避免药物相互作用。鼻饲管同样需要定期更换,普通鼻胃管一般 7 天更换一次,鼻肠管更换周期相对较长,具体更换时间应遵循医嘱。同时,要注意固定鼻饲管的胶布或固定器是否牢固,避免鼻饲管脱出,若发现鼻饲管移位,不可自行插回,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四、其他留置导管的护理要点
除了上述常见的留置导管,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导管,如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它们的护理也有各自的特点。
胸腔闭式引流管主要用于排出胸腔内的气体、液体,恢复胸腔负压。护理时要确保引流装置密闭,防止气体进入胸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正常情况下,术后初期引流液为血性,随着病情好转颜色会逐渐变淡。要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折叠,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堵塞。搬动患者或更换引流装置时,需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或引流液逆流。
腹腔引流管用于引出腹腔内的渗液、渗血等。护理时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变化,若引流液突然增多或减少,颜色出现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保持引流管固定良好,避免牵拉、脱出,定期更换引流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五、应对留置导管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
在留置导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当出现导管堵塞时,切忌强行冲洗,应根据导管类型和堵塞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静脉留置针堵塞可尝试用尿激酶溶栓,但必须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导尿管堵塞可能是由于尿液结晶或血块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冲洗或更换导管。
若发生导管脱出,不要惊慌。对于静脉留置针、鼻饲管等,可简单按压穿刺部位止血或固定残留部分,等待医护人员处理;对于胸腔闭式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等重要导管脱出,需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留置导管的日常维护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应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严格遵循护理要点,密切观察导管及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才能让留置导管真正成为患者康复路上的安全保障,助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