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卧床别大意!这 5 个护理细节助你快速恢复

术后卧床别大意!这 5 个护理细节助你快速恢复

刘丹 新野县人民医院

当手术刀划开皮肤的瞬间,身体的修复工程便悄然启动。对于经历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卧床休息是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看似简单的卧床休息,实则暗藏玄机。若护理不当,不仅会延长恢复时间,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给身体带来二次伤害。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术后卧床护理的 5 个关键细节,帮助你科学护理,加速康复。

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的黄金法则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术后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身体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受阻,皮肤及皮下组织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受损。据统计,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高达 25%,而术后患者由于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发生压疮的风险更高。

定时翻身是预防压疮最有效、最基础的措施。一般建议每 2 小时翻身一次,对于病情较重、活动能力差的患者,翻身间隔时间应缩短至 1 小时。翻身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可以借助翻身枕、气垫床等辅助工具,减轻身体突出部位的压力。同时,翻身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皮肤状况,特别是骨隆突处,如骶尾部、足跟、肘部等,一旦发现皮肤发红、变硬或出现水疱,应及时处理。

除了定时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也至关重要。每天用温水擦拭身体,尤其是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等。大小便后要及时清理,更换干净的床单和衣物,避免排泄物刺激皮肤。此外,还可以在骨隆突处涂抹皮肤保护剂,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二、呼吸道管理:远离肺部感染的威胁

术后卧床患者由于呼吸运动受限、痰液排出不畅,极易发生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不仅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呼吸道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重要环节。

鼓励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是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深呼吸可以扩张肺泡,增加肺通气量;有效咳嗽咳痰则能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具体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先深吸气后屏气 3 - 5 秒,然后用力咳出痰液。对于咳嗽无力的患者,家属可以协助叩背排痰。叩背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患者背部,通过震动使痰液松动,便于咳出。

此外,对于有条件的患者,还可以使用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能够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排出。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控制室内温度在 22 - 24℃,湿度在 50% - 60%,也有助于呼吸道健康。

三、饮食调理:为身体修复提供充足能量

手术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术后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为身体修复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增强机体抵抗力。术后饮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调整。

术后初期,患者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米汤、稀粥、藕粉等。随着胃肠功能的恢复,可以逐渐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如鸡蛋羹、鱼肉、蔬菜泥、水果汁等。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原料,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伤口愈合;维生素则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豆类、牛奶等。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不少于 1500 - 2000 毫升,以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特殊患者,还应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控制血糖、血压稳定。

四、肢体活动:预防血栓,促进血液循环

术后卧床患者由于肢体活动减少,血液流动缓慢,加上手术创伤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能随血流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并发症,严重时可导致猝死。因此,术后进行适当的肢体活动,对于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

早期床上活动是预防血栓的有效方法。患者可以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下肢的屈伸运动、踝泵运动等。屈伸运动即交替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每个动作保持 3 - 5 秒,重复 10 - 20 次;踝泵运动则是通过踝关节的屈伸和环绕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每次练习 10 - 15 分钟,每天 3 - 4 次。对于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家属可以协助进行被动活动,按摩肢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随着身体的恢复,患者应逐渐增加活动量,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下床活动。下床活动不仅可以预防血栓,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心肺功能。首次下床时,患者应先在床边坐几分钟,待适应后再缓慢站立、行走,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摔倒。

五、心理护理:让康复之路更顺畅

术后身体的不适、对疾病的担忧以及环境的改变,往往会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食欲,还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力,延缓康复进程。因此,做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术后护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家属和医护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耐心解答疑问,给予关心和支持。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成功案例,讲解术后恢复的注意事项,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家属陪伴左右,给予情感上的慰藉。此外,还可以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书籍、与病友交流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

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患者,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调动身体的积极因素,促进康复。

术后卧床护理是一门科学,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康复质量。通过定时翻身、呼吸道管理、饮食调理、肢体活动和心理护理这 5 个关键环节,我们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加速身体恢复。希望患者和家属能够重视这些护理细节,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共同努力,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