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唐筛与无创DNA:如何选择合适的唐氏筛查方法
孕期唐筛与无创DNA:如何选择合适的唐氏筛查方法
王猛 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人民医院产科
在孕期产检的众多项目中,唐氏综合征筛查无疑是准父母们最为关注的检查之一。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患儿通常会伴有智力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及多种器官畸形等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唐氏筛查方法主要有传统的唐氏筛查(简称唐筛)和无创DNA产前检测(简称无创DNA)。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人群也有所不同,很多准父母在选择时常常感到困惑。
唐筛的那些事儿
唐筛是一种通过检测孕妇血液中的某些生化指标,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来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风险的筛查方法。根据检查时间的不同,唐筛可分为早期唐筛和中期唐筛。
早期唐筛一般在孕11-13周+6天进行,主要包括超声检查(NT检查)和血液检查。NT检查是通过B超测量胎儿颈后透明层的厚度,颈后透明层越厚,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就越高。血液检查则是检测孕妇血清中的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的水平。将NT检查结果和血液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再加上孕妇的基本信息,就可以计算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
中期唐筛通常在孕15-20周+6天进行,主要检测孕妇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3)等指标,同样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因素,计算胎儿患病的风险。
唐筛的优点是价格相对较低,操作简单,对孕妇和胎儿都没有创伤。而且,唐筛不仅可以筛查唐氏综合征,还能对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其他染色体异常疾病以及开放性神经管畸形进行初步筛查。
然而,唐筛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唐筛的准确率相对较低,大约在60%-70%左右,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假阳性意味着筛查结果提示高风险,但实际上胎儿是正常的,这可能会给孕妇带来不必要的焦虑,还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有创检查(如羊水穿刺),增加流产的风险。假阴性则是指筛查结果为低风险,但胎儿实际上患有唐氏综合征等疾病,这可能会让准父母们放松警惕,错过干预的机会。
另外,唐筛的结果只是一个风险评估,不能确诊胎儿是否患病。如果唐筛结果为高风险,孕妇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
无创DNA的奥秘
无创DNA产前检测是一种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其中胎儿游离的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胎儿的染色体异常情况进行检测的方法。该技术主要针对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13-三体综合征这三种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进行筛查。
无创DNA的原理是,孕妇在怀孕期间,胎儿的部分细胞会凋亡,其DNA会释放到孕妇的血液中,形成胎儿游离DNA。通过对这些游离DNA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判断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无创DNA的优点是准确率较高,对唐氏综合征的检出率可达99%以上,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都较低。这意味着它能够更准确地筛查出高风险胎儿,减少不必要的有创检查,同时也降低了漏诊的风险。而且,无创DNA的检测时间相对灵活,一般在孕12-22周+6天都可以进行,给了孕妇更多的选择时间。此外,无创DNA也是一种无创检查,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创伤,安全性较高。
不过,无创DNA也并非完美无缺。首先,它的价格相对较高,一般比唐筛贵不少,这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可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其次,无创DNA主要针对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这三种染色体疾病,对于其他染色体异常疾病的筛查效果相对有限。而且,无创DNA同样是一种筛查方法,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如果无创DNA结果提示高风险,孕妇仍然需要进行羊水穿刺等有创检查来确诊。
另外,无创DNA的检测结果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孕妇的孕周、体重、是否患有肿瘤等疾病,以及胎儿是否为双胎或多胎等。在这些情况下,无创DNA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谨慎解读。
唐筛与无创DNA的对比选择
了解了唐筛和无创DNA的基本情况后,准父母们可能会问,到底该如何选择这两种筛查方法呢?其实,选择哪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孕妇的年龄、健康状况、孕周、家族遗传史以及经济状况等。
从适用人群来看,唐筛适用于大多数普通孕妇,尤其是年龄在35岁以下、没有明显高危因素的孕妇。对于这些孕妇来说,唐筛可以作为一种初步的筛查手段,性价比相对较高。而无创DNA则更适合一些存在一定高危因素,但又不愿意或不适合进行有创检查的孕妇。比如,年龄在35岁及以上的高龄孕妇,因为高龄是唐氏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唐筛的准确率可能会受到影响,此时选择无创DNA可能会更合适。此外,曾经有过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唐筛结果为临界风险、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等情况的孕妇,也可以考虑选择无创DNA。
从准确率和安全性角度考虑,如果孕妇对筛查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希望尽可能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情况,并且经济条件允许,那么无创DNA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无创DNA并不能完全替代有创检查,如果结果异常,仍需进一步确诊。
从经济角度出发,如果孕妇的经济条件有限,并且没有明显的高危因素,唐筛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但要清楚唐筛的局限性,做好后续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心理准备。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对于双胎或多胎孕妇,唐筛的准确性会明显下降,此时无创DNA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但需要提前告知医生胎儿的情况,以便医生评估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而对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胎盘嵌合体等情况的孕妇,无创DNA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医生可能会建议直接进行有创检查。
特殊人群的筛查建议
除了上述一般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在选择唐氏筛查方法时需要更加谨慎,遵循医生的专业建议。
高龄孕妇(年龄≥35岁)是唐氏综合征的高发人群,由于唐筛的准确率在高龄孕妇中会降低,所以很多医生会建议高龄孕妇直接选择无创DNA或羊水穿刺。不过,具体选择哪种方法,还需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孕妇没有其他高危因素,并且不愿意承担有创检查的风险,可以先选择无创DNA进行筛查;如果无创DNA结果异常,再进行羊水穿刺确诊。
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尤其是家族中有唐氏综合征患者或其他染色体异常疾病患者的,也需要特别注意。这类孕妇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医生可能会建议直接进行羊水穿刺等有创检查,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如果孕妇对有创检查有顾虑,也可以先进行无创DNA筛查,但要明确其局限性。
曾经有过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比如曾经生育过唐氏综合征患儿、有过多次流产史等,再次怀孕时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对于这类孕妇,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进行无创DNA或有创检查。
此外,对于在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有异常指标的孕妇,如NT增厚、结构畸形等,唐筛的意义已经不大,医生一般会建议进行无创DNA或羊水穿刺,以进一步明确胎儿的情况。
筛查后的应对措施
无论选择了唐筛还是无创DNA,拿到筛查结果后,准父母们都需要正确对待,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如果筛查结果为低风险,并不意味着胎儿一定没有问题,只是说明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较低。准父母们仍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产检,包括超声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
如果筛查结果为高风险,准父母们也不要过于恐慌,因为筛查结果高风险并不等于胎儿一定患病。此时,孕妇需要进一步进行有创检查来确诊,常用的有创检查包括羊水穿刺和绒毛膜穿刺。羊水穿刺是在孕16-22周左右,通过穿刺针穿过孕妇的腹壁和子宫壁,抽取少量羊水进行检测,准确率较高,但存在一定的流产风险(约0.5%-1%)。绒毛膜穿刺则是在孕11-13周+6天进行,通过穿刺获取胎盘绒毛组织进行检测,同样有一定的流产风险。
在选择有创检查时,孕妇需要充分了解检查的风险和益处,并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决定。同时,准父母们也可以寻求遗传咨询,了解胎儿患病的概率以及相关的遗传风险,以便更好地做出决策。
唐筛和无创DNA都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唐氏综合征筛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人群。唐筛价格低廉、操作简单,但准确率相对较低;无创DNA准确率高、安全性好,但价格较高,且筛查范围相对有限。准父母们在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的年龄、健康状况、家族遗传史、经济条件等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出合适的选择。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唐筛还是无创DNA,都只是筛查方法,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如果筛查结果异常,一定要进行进一步的有创检查来确诊。同时,无论选择哪种筛查方法,都不能替代其他的产检项目,准父母们仍需按时进行全面的孕期检查,以确保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