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超声揪出 “小肿块”:女性必知的早期筛查秘密
乳腺超声揪出 “小肿块”:女性必知的早期筛查秘密
李晓晖 漯河市召陵妇女儿童医院超声科
在女性健康领域,乳腺疾病始终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隐患。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让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重视乳腺健康。而在众多乳腺检查方法中,乳腺超声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早期发现乳腺 “小肿块” 的得力助手。它究竟有着怎样的筛查秘密?女性朋友们又该如何科学利用这项检查守护乳腺健康?接下来,我们将一一揭晓。
一、乳腺超声检查的原理:声波构建的健康图景
乳腺超声检查同样基于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原理。超声探头向乳腺组织发射高频超声波,这些超声波在乳腺内部传播时,会遇到不同密度和声学特性的组织,如正常乳腺腺体、脂肪、纤维组织,以及可能存在的肿块等。当超声波遇到这些组织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 。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被探头接收,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计算机处理,以图像的形式在屏幕上呈现。
医生通过观察这些图像中乳腺组织的形态、结构、回声特点,以及是否存在异常肿块、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来判断乳腺是否存在病变。与乳腺 X 线摄影(钼靶)等检查方法相比,乳腺超声没有辐射,适用于任何年龄阶段、任何生理时期(包括孕期、哺乳期)的女性 。而且,它对致密型乳腺组织的显像效果更好,能够清晰分辨乳腺腺体、导管等结构,而这正是钼靶检查在致密型乳腺中存在的局限性 。
二、乳腺超声揪出 “小肿块” 的优势
乳腺超声在发现乳腺 “小肿块” 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首先,它能够敏锐地捕捉到乳腺内微小的异常回声,哪怕是几毫米的小肿块也难以遁形 。这得益于超声检查的高分辨率,它可以清晰显示肿块的边界、内部结构,判断肿块是囊性(内部为液体)还是实性(内部为实质组织),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其次,超声检查可以实时动态观察。在检查过程中,医生能够通过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从多个切面观察肿块的形态和特征,还可以观察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肿块在不同状态下(如呼吸、体位变化)的活动情况 。这种实时性是其他影像学检查难以比拟的,有助于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肿块的性质。
另外,乳腺超声还能对乳腺肿块的血流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医生可以观察到肿块内部及周边是否有血流信号,以及血流的分布、速度等 。一般来说,恶性肿瘤由于生长迅速,需要丰富的血液供应,其内部血流信号往往较丰富,血流分布杂乱;而良性肿块的血流信号通常较少,血流分布相对规则。这些血流信息对于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三、乳腺超声检查的关键评估指标
(一)肿块的形态与边界
良性乳腺肿块大多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光滑,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界明显 。这是因为良性肿块生长相对缓慢,对周围组织的侵犯较小,周围常形成包膜。而恶性肿块的形态往往不规则,可呈分叶状、蟹足状等,边界模糊、毛糙,甚至有 “毛刺” 样改变 。这种形态和边界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具有侵袭性,会突破周围组织的限制,向周围浸润生长。
(二)肿块的内部回声
良性肿块的内部回声通常较为均匀。例如,乳腺纤维腺瘤内部多为均匀的低回声;乳腺囊肿内部则表现为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这是因为囊肿内部充满液体 。恶性肿块的内部回声多不均匀,常伴有微小钙化灶,表现为点状强回声 。这些微小钙化灶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其病理基础是癌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钙盐沉积。
(三)肿块的血流情况
如前文所述,血流情况是判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重要依据之一。良性肿块的血流信号一般较少,血流多分布在肿块周边,呈点状或短棒状 。而恶性肿块由于癌细胞的快速增殖,需要大量的营养供应,因此内部血流丰富,可探及穿支血流,即血流从肿块周边直接穿入内部,且血流速度较快,阻力指数较高 。
四、不同人群的乳腺超声筛查要点
对于普通女性而言,从 20 岁开始就可以将乳腺超声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建议每年进行一次 。20 - 39 岁的女性,乳腺组织相对致密,超声检查能够更好地发现病变。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等常见良性疾病,以及早期乳腺癌的蛛丝马迹。
40 岁以上的女性,除了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外,还建议每 1 - 2 年进行一次乳腺 X 线摄影检查 。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乳腺组织中的脂肪成分逐渐增多,乳腺 X 线摄影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会有所提高。超声和钼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补充,可以更全面地评估乳腺健康状况。
对于有乳腺癌家族史、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等高危因素的女性,筛查的起始年龄应提前,检查频率也应适当增加 。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可在 20 岁之前就开始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每 6 - 12 个月检查一次 。这些高危人群更需要借助乳腺超声的早期筛查优势,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处于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由于乳腺组织会发生生理性变化,容易掩盖病变,也应重视乳腺超声检查 。当出现乳房胀痛、肿块等异常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以排除乳腺炎、乳腺脓肿、哺乳期乳腺癌等疾病。而且,超声检查无辐射,不会对胎儿和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五、乳腺超声检查后的应对策略
如果乳腺超声检查发现了 “小肿块”,女性朋友们不必过度惊慌。首先,要将检查结果交给专业的乳腺科医生,医生会根据肿块的超声特征、患者的年龄、家族史、症状等进行综合判断 。对于超声检查提示为良性的肿块,如体积较小、生长缓慢、无症状的乳腺纤维腺瘤,一般建议定期复查,观察肿块的变化 。复查的时间间隔通常为 3 - 6 个月,若肿块在观察期间无明显变化,可继续定期随访;若肿块出现体积增大、形态改变等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采取手术切除等治疗措施 。
当超声检查怀疑肿块为恶性时,医生会建议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常用的进一步检查方法包括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穿刺活检等 。乳腺穿刺活检是通过细针穿刺或真空辅助旋切等方式,获取肿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诊断乳腺癌的金标准 。一旦确诊为乳腺癌,医生会根据癌症的分期、分子分型、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 。
乳腺超声作为乳腺疾病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为女性守护乳腺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了解它的筛查原理、优势和不同人群的检查要点,有助于女性朋友们更科学地进行乳腺健康管理。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检查,及时发现 “小肿块”,积极应对,才能将乳腺疾病的危害降到最低,让女性绽放健康之美。如果您对乳腺超声检查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咨询专业医生,获取更详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