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必看: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90% 的人操作错了!

            哮喘患者必看:如何正确使用吸入剂?90% 的人操作错了!               孙泽建  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医生,我按时用吸入剂,可哮喘还是老发作,是不是药没效果?” 在呼吸科门诊,这样的疑问很常见。但检查后发现,多数时候不是药没用,而是吸入剂用错了。数据显示,90% 的哮喘患者存在吸入剂使用不规范的问题,导致药物没进入肺部,反而留在口腔和喉咙里,不仅浪费药,还可能引发口腔溃疡、声音嘶哑等副作用。今天就来手把手教大家正确使用吸入剂,让每一口药都发挥作用。

一、先搞清楚:吸入剂是哮喘患者的 “救命药”

哮喘是气道的 “慢性炎症”,就像气管里的 “橡皮筋” 一直紧绷着,遇到冷空气、花粉等刺激就会收缩,导致呼吸困难。吸入剂能直接把药物送到气道,快速缓解痉挛(缓解型)或减轻炎症(控制型),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方式。

为什么必须用吸入剂? 口服药需要经过肠胃吸收、肝脏代谢,到达肺部的药量只剩 10% 左右;而吸入剂直接作用于气道,药量少(仅口服药的 1/10)、起效快(缓解型吸入剂 5 分钟内就能平喘)、副作用小。但如果操作错误,药物就会停留在口腔,肺部得不到足够药物,哮喘自然控制不好。

常见的两种吸入剂

· 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型):像 “急救灭火器”,哮喘急性发作时用,能快速打开气道。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控制型):像 “长期灭火器”,需要每天规律使用,预防哮喘发作。

二、最常用的 3 种吸入剂: step by step 教你正确操作

不同吸入剂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下面详细讲解临床最常用的三种类型:

(一)压力定量气雾剂(如沙丁胺醇):记住 “摇、呼、吸、屏、漱” 五步

这种吸入剂像个小喷雾罐,使用时要按以下步骤:

1. 摇一摇:使用前充分摇晃药罐(至少 10 次),让罐内药物和抛射剂混合均匀,就像摇鸡尾酒一样。

2. 呼气:轻轻呼出肺里的空气(别对着吸嘴呼气,以免弄湿药物),直到再也呼不出为止。

3. 吸药:将吸嘴放入口中,嘴唇紧紧包住(别漏气),在按下药罐的同时,缓慢深吸气(就像闻花香一样),吸气时间保持 3-5 秒,让药物随着气流进入肺部。

4. 屏气:吸完后立刻闭紧嘴巴,屏住呼吸 10 秒(默数 10 个数),让药物在肺部充分沉积。

5. 漱口:用完后用清水漱口 3 次(仰头漱喉咙),然后把漱口水吐掉,避免药物残留口腔引发真菌感染。

常见错误:很多人按下药罐时吸气太快或太浅,药物还没到肺部就被呼出来了。可以对着镜子练习,确保吸气时肩膀不要耸动(耸动说明吸气太浅)。

(二)干粉吸入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关键是 “快吸、深吸”

干粉吸入剂没有抛射剂,靠患者吸气的力量把药物吸入肺部,步骤如下:

1. 开盖、装药:打开吸入器盖子(听到 “咔哒” 声说明准备好),如果是需要装药的类型(如舒利迭),按指示装入一剂药。

2. 呼气:同样先呼气,但注意别对着吸嘴呼气(干粉遇潮气会结块,影响吸收)。

3. 吸药:将吸嘴放入口中,快速用力深吸气(像用吸管喝浓稠的酸奶一样),吸气时能听到药物被吸进去的 “沙沙” 声。

4. 屏气:屏住呼吸 10 秒,然后缓慢呼气。

5. 漱口:和气雾剂一样,用完必须漱口。

常见错误:吸气太慢太轻,导致药物没被吸入肺部。可以先空练几次吸气动作,感受 “快速深吸” 的力度。

(三)软雾吸入剂(如噻托溴铵):适合老人和小孩,操作更简单

这种吸入剂喷出的雾更细腻、速度慢,容易吸入,步骤如下:

1. 准备:打开防尘帽,将吸嘴对着自己,按下给药按钮(听到 “咔哒” 声说明药物已释放)。

2. 吸气:将吸嘴放入口中,缓慢深吸气(比平时吸气稍用力),同时眼睛看向前方,不要低头或仰头。

3. 屏气:吸完后屏住呼吸 5-10 秒,然后呼气。

4. 清洁:用完后盖上防尘帽,每周用干布擦拭吸嘴(别用水洗)。

优势:不需要特别用力吸气,适合肺功能差的老人和协调能力弱的小孩。

三、90% 的人会犯这些错!避开操作 “雷区”

1. 吸气和按药不同步

压力气雾剂最常见的错误就是 “先按药再吸气” 或 “吸完气再按药”,导致药物大部分停留在口腔。正确做法是 “按药和吸气同时开始”,可以用手指轻轻捏住药罐,练习手口协调。

2. 屏气时间不够

很多人吸完药马上呼气,药物还没沉积就被带出来了。记住:屏气时间至少 5 秒,能做到 10 秒最好。可以默数 “1-2-3-4-5-6-7-8-9-10”,养成习惯。

3. 不漱口或漱口不彻底

控制型吸入剂含有激素,长期不漱口会导致口腔念珠菌感染(表现为口腔白斑、疼痛)。正确的漱口方法是:含一口水,仰头让水流过喉咙,发出 “啊” 的声音,然后吐出,重复 3 次。

4. 用完不清洁吸入器

干粉吸入剂如果不清洁,残留的药物会结块堵塞吸嘴。建议每周用干布擦拭一次,压力气雾剂可以取下金属罐,用温水冲洗塑料吸嘴(晾干后再装回)。

四、吸入剂使用后的效果判断:这样才说明用对了

用对吸入剂的标志是:

· 缓解型吸入剂:哮喘发作时用后 5-10 分钟,胸闷、喘息明显减轻,能顺畅呼气。

· 控制型吸入剂:每天规律使用 2 周后,哮喘发作次数减少(比如以前每周发作 3 次,现在 1 次),夜间不再因喘憋醒来,运动时也不容易诱发哮喘。

如果用了 1-2 周后症状没有改善,很可能是操作错误,建议带着吸入剂去医院,让医生或护士观察你的使用方法,及时纠正。

五、特殊人群使用技巧:老人、小孩、孕妇要注意

老人:可借助 “储雾罐”

老人手口协调能力差,用压力气雾剂时可以加一个储雾罐(像个塑料小罐子,连接吸嘴和药罐)。先按下药罐将药物喷入储雾罐,然后对着储雾罐吸 3-5 次,确保药物全部吸入。

小孩:4 岁以下必须用储雾罐 + 面罩

小孩不会配合吸气,需要用带面罩的储雾罐:将面罩紧紧贴住孩子的口鼻,按下药罐后,让孩子自然呼吸 30 秒(约 5-6 次呼吸),期间不要移开面罩。用完后同样要洗脸(避免药物残留面部皮肤)、漱口(大孩子)或喝水(婴幼儿)。

孕妇:正常使用更安全

很多孕妇担心吸入剂影响胎儿,其实控制不好哮喘导致缺氧,对胎儿的危害更大。吸入剂的药量很小,全身吸收少,孕期可以安全使用(尤其是布地奈德,被 FDA 列为 B 类药,孕期使用风险低)。

六、吸入剂的保存和更换:这些细节别忽视

· 保存方法:压力气雾剂要避开高温和阳光直射(温度超过 40可能爆炸),也不要放入冰箱;干粉吸入剂要保持干燥,打开包装后尽快用完(一般开封后 3 个月内)。

· 判断剩余药量:压力气雾剂可以称重(记下满罐重量,用完后对比),或放入水中(直立漂浮说明快没药了);干粉吸入剂有剂量指示窗,剩余药量会显示数字。

· 更换时间:即使吸入剂看起来还有药,超过保质期后也必须更换(保质期一般是 2-3 年,开封后使用时间更短)。

正确使用吸入剂,是哮喘控制的 “基石”。很多患者因为操作错误,误以为药物无效,擅自停药或加药,反而导致哮喘加重。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掌握正确方法,下次复诊时带着吸入剂让医生检查操作,确保每一口药都用在 “刀刃上”。记住:哮喘并不可怕,规范用药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