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拖成肺炎?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感冒拖成肺炎?出现这些症状要小心!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危重症医学科  王婉)

天气忽冷忽热,医院里感冒的病人特别多。大多数人觉得感冒是小毛病,扛几天就好了。但您知道吗?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轻视感冒,最后拖成了肺炎,甚至住进重症监护室。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为什么普通感冒会发展成肺炎,哪些症状是危险信号,以及如何预防这种情况发生。

感冒和肺炎虽然都会让人咳嗽、发烧,但它们的"作案地点"可大不相同。感冒主要攻击的是鼻子、咽喉这些上呼吸道,就像在房子的玄关捣乱;而肺炎则是直接侵入肺部,相当于闯进了卧室搞破坏。感冒一般一周左右就能自愈,但肺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感冒是怎么一步步发展成肺炎的呢?

主要有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病毒破坏了呼吸道的防御系统。感冒病毒就像先头部队,把我们的呼吸道黏膜这堵"城墙"给破坏了。这时候,细菌这支"后续部队"就能长驱直入,直达肺部。最常见的就是肺炎链球菌,它们会趁机在肺部安营扎寨。

第二,免疫力下降给病菌可乘之机。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或者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免疫系统就像疲惫的哨兵,根本挡不住病菌的进攻。有些人感冒后还坚持工作、熬夜,这简直就是在给病菌发邀请函。

第三,治疗不及时让病情恶化。很多人觉得"感冒不用吃药,七天自然好",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特别是出现黄脓痰、持续高烧这些症状时,还硬扛着不去医院,这就给了肺炎发展的机会。

当感冒开始向肺炎发展时,身体会发出一些警示信号

如果您或家人出现以下情况,就要特别当心了:

首先是发烧的变化。感冒发烧一般不会超过38.5℃,而且3天左右就会退烧。如果体温突然飙升到39℃以上,或者退烧药效果越来越差,吃下去不到4小时又烧起来,这可能是肺炎的信号。

其次是咳嗽的转变。感冒咳嗽通常是干咳或少量的白痰。如果咳嗽越来越深,开始咳黄痰、绿痰,甚至痰中带血丝,或者咳嗽时伴随胸痛,这很可能是肺部已经感染了。

再来看呼吸状况。感冒时呼吸一般不会受影响,但如果感觉呼吸急促,稍微活动就气喘,或者安静时也觉得气不够用,这可能提示肺部已经出现炎症。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数数一分钟呼吸次数,成年人超过20次就要警惕。

特别要注意的是精神状态。感冒虽然让人难受,但通常不会影响神志。如果出现嗜睡、烦躁、意识模糊,或者小孩子表现为异常安静、不吃不喝,这可能是缺氧的表现,必须立即就医。

对于婴幼儿和老年人,这些症状可能不太明显。婴幼儿肺炎可能只表现为呼吸加快、不吃奶、嘴唇发青;老年人可能不发烧,就是觉得浑身没劲、食欲下降。所以对这些特殊人群要格外留心。

 

如果不幸发展成肺炎,治疗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细菌性肺炎需要用抗生素,但一定要遵医嘱用够疗程,一般需要5-7天。很多人感觉好一点就擅自停药,这会导致细菌死灰复燃,还可能产生耐药性。病毒性肺炎一般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治疗,但如果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可以在早期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

在家护理时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营养。可以少量多次地喝温水,帮助稀释痰液。如果痰多黏稠,可以尝试拍背:手掌拱起呈杯状,从背部下方往上轻轻拍打,每次5-10分钟。室内要保持适当湿度,太干燥会加重咳嗽。

预防感冒发展成肺炎,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感冒后一定要充分休息,至少休息2-3天。很多人觉得感冒是小病,带病工作,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特别是出汗后不要马上吹风。饮食要清淡但营养充足,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

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最好每年10-11月接种,肺炎疫苗一般可以管5年。这两类疫苗虽然不能百分百预防,但能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要特别提醒的是,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就医:高烧超过3天不退;呼吸急促(每分钟超过30次);嘴唇或指甲发紫;神志不清;不能进食或严重脱水。这些都可能预示着病情正在恶化。

最后提醒几个常见误区:不是所有肺炎都会高烧,老年人可能体温正常;咳嗽不会"咳出"肺炎,但持续的深咳可能是肺炎的表现;抗生素对病毒性肺炎无效,滥用反而有害。

记住,感冒虽常见,但绝不能掉以轻心。留意身体的警示信号,及时采取措施,就能有效避免感冒发展成肺炎。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慢性病患者的,更要提高警惕。健康无小事,预防胜于治疗,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安度过这个感冒高发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