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安全吗?5 分钟看懂检查全流程

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安全吗?5 分钟看懂检查全流程

蔡理忠 夏邑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听说做胃肠镜很疼,无痛的会不会打麻药出事?”“麻醉后会不会醒不过来?”“检查完多久能正常上班?” 每次在消化科门诊推荐无痛胃肠镜,总能听到这样的疑问。确实,“麻醉” 两个字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作为有 10 年胃肠镜麻醉经验的医生,我想告诉大家: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其实很 “温和”,整个检查像睡一觉一样,安全性比想象中高得多。今天就用 5 分钟时间,带大家看懂无痛胃肠镜的全流程,解开麻醉安全的疑惑。

一、先给颗 “定心丸”: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安全又温和

很多人把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和手术全麻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完全不同 —— 手术全麻需要 “深度麻醉”(让身体失去所有知觉,甚至暂停自主呼吸),而无痛胃肠镜用的是 “静脉镇静麻醉”,就像 “让身体短暂深度放松”,特点是 “起效快、代谢快、风险低”。

1. 麻醉药:“短效药” 为主,10 分钟就能代谢

无痛胃肠镜常用的麻醉药是丙泊酚(俗称 “牛奶针”,因为药液是乳白色),这种药的代谢速度特别快:从静脉注入后,30 秒内就能让你睡着,检查结束后停药,5-10 分钟就能清醒,不会在体内蓄积。而且它的剂量是 “个体化定制” 的 —— 医生会根据你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调整药量,比如 60 岁老人的药量会比 20 岁年轻人少 1/3,确保安全。

2. 风险:严重并发症比 “坐飞机失事” 还低

很多人担心 “麻醉会过敏”“醒不过来”,但临床数据显示:无痛胃肠镜麻醉的严重并发症(如过敏性休克、呼吸抑制)发生率不到 0.001%,比坐飞机的事故率(约 0.00001%)还低。大部分所谓的 “不适”,其实是术后轻微头晕、恶心,休息半小时就能缓解,算不上风险。

3. 比 “普通胃肠镜” 更安全

反而普通胃肠镜(不麻醉)的风险更高:有人因为剧烈恶心呕吐导致食管撕裂,有人因为肠道痉挛引发腹痛,还有人因为紧张导致血压飙升 —— 而无痛胃肠镜中,患者完全放松,医生操作更顺畅,反而减少了肠道损伤的可能。

二、5 分钟看懂全流程:从进医院到离开,只需 3 小时

无痛胃肠镜的流程很紧凑,整个过程(含术前准备、检查、术后恢复)一般不超过 3 小时,具体分 4 步:

第一步:术前 1-2 天,做好 “肠道准备”(关键!)

肠道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检查效果 —— 如果肠道里有粪便残留,医生看不清肠壁,可能会漏诊息肉或溃疡。这一步需要你做两件事:

1. 吃 “无渣饮食”,清空肠道

· 术前 2 天:别吃带籽、带纤维的食物(如西瓜、火龙果、芹菜、韭菜),也别吃深色食物(如动物血、巧克力),可以吃白粥、面条、馒头、鸡蛋羹(确保粪便呈浅色、无渣)。

· 术前 1 天晚餐:只能吃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清汤,不能喝牛奶、豆浆,避免产气),晚上 8 点后就不能再吃东西了。

2. 喝 “泻药”,拉到 “清水便”

术前 4-6 小时,需要喝医生开的泻药(常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目的是让肠道排空。具体喝法很简单:

· 把泻药溶于 2000 毫升温水中(约 4 瓶矿泉水),在 1 小时内喝完;

· 喝完后多走动(比如在走廊来回走),促进排便,直到拉出的大便呈 “清水样”(没有固体残渣、没有黄色或褐色),才算准备合格。

千万别偷懒:如果肠道没清干净,医生可能会让你重新做肠道准备,或者直接放弃检查,白跑一趟。

第二步:术前 30 分钟,麻醉评估 + 建立静脉通路

到医院后,先去麻醉评估室,医生会问你 3 个关键问题(别隐瞒!):

· 有没有过敏史(尤其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头孢);

· 有没有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心脏病);

· 最近有没有吃抗凝药(如阿司匹林、华法林,这类药可能导致出血,需要提前停药)。

评估通过后,护士会在你的手臂上扎一根静脉留置针(和平时输液的针一样),这根针有两个作用:一是注入麻醉药,二是检查中如果有不适,能及时给药。

第三步:检查中,睡 10 分钟,醒来就结束

进入检查室后,你只需侧躺在检查床上,咬住一个 “咬口”(防止咬到胃镜),接下来就是麻醉医生的工作:

1. 从静脉针里推注丙泊酚,你会感觉 “头晕乎乎的,像喝了半杯红酒”,30 秒内就会睡着;

医生开始操作:先插入胃镜(从口腔进入,检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再插入肠镜(从肛门进入,检查结肠、直肠),整个检查过程约 10-15 分钟,你完全没有知觉;

检查结束后,麻醉医生停药,你会在 5 分钟内清醒,醒来时可能会问 “检查开始了吗?”—— 这是因为麻醉药让你暂时失去了短期记忆,属于正常现象。

第四步:术后 30 分钟,观察恢复,就能回家

清醒后,护士会把你送到恢复室,让你平躺休息,同时观察 3 件事:

· 意识:有没有头晕、嗜睡(大部分人清醒后会有点困,别硬撑,闭目养神即可);

· 身体反应:有没有恶心、呕吐、腹痛(如果有轻微恶心,深呼吸就能缓解,别紧张);

· 生命体征:测血压、心率(确保没有异常波动)。

休息 30 分钟后,如果你能正常走路、说话,没有明显不适,就能让家人陪同回家了。

三、术前术后:这些 “注意事项” 别忽视

虽然无痛胃肠镜很安全,但术前术后的细节没做好,可能会影响体验,甚至增加风险。

术前:3 个 “不能做”

1. 不能自己开车来:麻醉后 24 小时内,大脑反应会变慢,开车、骑车、操作机器都有风险,必须让家人陪同来医院,回家后也别碰这些事;

不能戴饰品、假牙:检查前要取下项链、耳环、手镯,有假牙的要取下(防止麻醉时假牙脱落,误吸入气管);

高血压患者别停药:很多高血压患者担心 “吃药会影响麻醉”,其实术前可以正常吃降压药(用少量清水送服),反而血压太高会增加麻醉风险。

术后:3 个 “要做到”

1. 2 小时后再吃东西:清醒后别马上吃饭,先喝少量温水,2 小时后再吃流质食物(如粥、烂面条),当天别吃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别做 “剧烈动作”:术后 1 天内别跑步、跳绳、搬重物,避免肠道蠕动过快引发不适;

“异常” 及时联系医生: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给医生打电话:

腹痛剧烈且持续不缓解(可能是肠道穿孔,虽然罕见,但要警惕);

便血(不是少量暗红色血,而是大量鲜红色血);

头晕、心慌、出冷汗(可能是低血糖或出血导致的贫血)。

四、这些人适合做无痛胃肠镜?别硬扛!

很多人觉得 “能忍就忍,没必要做无痛的”,但以下人群建议优先选无痛胃肠镜:

· 年龄>60 岁:老人对疼痛更敏感,普通胃肠镜容易引发血压波动;

· 有基础病:如高血压、心脏病、哮喘,普通胃肠镜的紧张和疼痛可能诱发病情发作;

· 对疼痛敏感:平时打针都怕疼的人,普通胃肠镜会让你 “痛到怀疑人生”;

· 需要做 “治疗”:如果检查中发现息肉,需要当场切除(无痛状态下切除更安全,你不会有任何感觉)。

反而以下人群不适合做无痛胃肠镜: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无法代谢麻醉药);

· 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病情不稳定);

· 对丙泊酚过敏(极罕见)。

五、最后提醒:别让 “麻醉恐惧” 耽误健康

现在很多人因为害怕麻醉,拒绝做胃肠镜,结果耽误了病情 —— 我国每年有很多胃癌、肠癌患者,都是因为 “没及时做胃肠镜”,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其实无痛胃肠镜的麻醉就像 “睡一觉”,安全又温和,整个流程也很简单。

如果你超过 40 岁(胃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或者有腹痛、便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别再纠结 “麻醉安不安全”,赶紧去医院预约无痛胃肠镜。记住:比起麻醉的微小风险,错过早期筛查的风险才更大。

如果还有疑问,预约时可以直接问麻醉医生 —— 你的每一个顾虑,医生都能帮你解开。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放下恐惧,顺利完成检查,守住胃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