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及护理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及护理

介梦珂 舞阳县中心医院

一、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

(一)尿液异常

微量白蛋白尿:这是糖尿病肾病最早且最典型的信号。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白蛋白的排泄量极少(<30mg/24h),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白蛋白会漏入尿液中。当尿白蛋白排泄量处于 30-300mg/24h 时,就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这种情况早期不易被察觉,需要通过特定的尿液检查才能发现。很多患者在常规体检时,若仅做普通尿常规检查,可能无法及时发现微量白蛋白尿,因为常规检查对少量白蛋白不敏感。

泡沫尿:当尿液中白蛋白增多到一定程度时,患者可能会发现尿液表面出现细小且持久不散的泡沫,就像啤酒泡沫一样。这是因为蛋白质改变了尿液的表面张力。不过,泡沫尿并非糖尿病肾病特有,憋尿过久、泌尿系统感染等也可能导致,但糖尿病患者若出现这种情况,需高度警惕。

(二)身体水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肿通常比较轻微,多从眼睑、面部开始,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活动后可能会有所减轻。这是因为肾脏对水和钠的排泄功能下降,导致水钠潴留。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能会逐渐蔓延至下肢、腹部等部位。

(三)血压升高

高血压既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其早期表现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肾脏血管受损,肾素 - 血管紧张素 - 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血压升高。部分患者可能在出现蛋白尿之前就已经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若血压持续高于 130/80mmHg,需及时就医。

(四)肾功能指标异常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可能会升高,这是因为肾脏为了代偿受损的功能而过度工作。但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下降。通过血肌酐、年龄、体重等指标可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当估算值出现异常变化时,可能提示肾脏功能受损。

血肌酐升高:血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需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血肌酐排泄减少,血液中血肌酐浓度会升高。不过,血肌酐升高通常出现较晚,当发现血肌酐升高时,肾功能可能已经受损较严重。

(五)其他全身表现

乏力、精神不振:由于肾脏功能受损,体内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可能会影响全身各个系统的功能,导致患者出现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

食欲减退: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功能,使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症状。

二、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方法

(一)饮食护理

控制总热量摄入:根据患者的体重、身高、活动量等因素,计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以维持理想体重,避免肥胖或消瘦。

限制蛋白质摄入: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较多,利用率高,可减少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 0.8-1.0g/kg 体重。当病情进展至肾功能不全时,需进一步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具体数值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确定。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但过量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应选择低升糖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豆类等,避免食用精制糖和含糖饮料。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总热量的 50%-60% 为宜。

限制脂肪摄入: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奶油等。可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鱼油、坚果等。每日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 20%-30%。

控制钠盐摄入:高盐饮食会导致血压升高,加重水钠潴留,对肾脏造成损害。糖尿病肾病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g。同时,避免食用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等高盐食物。

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根据血钾水平调整水果的摄入量,避免食用高钾水果,如香蕉、橙子、西瓜等。

(二)血糖控制

遵医嘱用药: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使用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规律进餐:保持规律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进餐时应细嚼慢咽,有助于控制血糖。

适当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轻度运动,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肾脏负担。运动时应注意监测血糖,避免出现低血糖。

(三)血压控制

定期监测血压:每天定时测量血压,记录血压变化情况。若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较大,应及时就医。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常用的降压药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这两类药物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换药。

改善生活方式:除了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外,还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四)日常护理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感染。勤洗澡、勤换衣物,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以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避免劳累:过度劳累会加重肾脏负担,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重肾脏缺血缺氧,加速肾功能恶化;过量饮酒会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戒烟限酒。

(五)病情监测与复查

定期监测尿蛋白:定期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尿蛋白的变化。一般来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每 3-6 个月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

定期检查肾功能:定期检测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指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了解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一般每 3-6 个月检查一次。

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每天监测血糖和血压,及时发现血糖和血压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定期进行其他检查:如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等,以了解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

(六)心理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不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家人应多关心、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了解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加强自我护理,一旦出现异常信号,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