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体质更容易得哮喘?揭秘遗传与环境的 “双重推手”

过敏体质更容易得哮喘?揭秘遗传与环境的 双重推手

韩丽丽 周口市中心医院 呼吸内科

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过敏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喘息、咳嗽等哮喘症状,这不禁让人疑惑:过敏体质与哮喘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事实上,哮喘的发病并非单一因素所致,遗传与环境的 双重推手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了解这些机制,不仅能帮助高风险人群科学预防哮喘,也能为患者的治疗与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一、过敏体质与哮喘: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过敏体质,医学上称为特应性体质,指的是个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常见物质(如尘螨、花粉、宠物毛发等)过度敏感的状态。当过敏体质者接触到这些过敏原时,免疫系统会将其误判为 敌人,迅速启动防御机制,释放如组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这些介质会导致呼吸道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平滑肌收缩,从而引发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瘙痒等过敏症状。

哮喘则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其核心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即气道对各种刺激(如过敏原、冷空气、运动等)过度敏感,容易出现收缩和炎症反应。从病理机制来看,过敏与哮喘的发生都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炎性介质的释放,这使得过敏体质人群患哮喘的风险显著增加。研究表明,约 70%-80% 的哮喘患者同时伴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其他过敏性疾病,印证了两者之间的紧密关联。

二、遗传因素:哮喘发病的 先天基础

遗传在哮喘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项研究显示,哮喘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父母一方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概率约为 25%;若父母双方均患病,这一概率可高达 50%-75% 。这背后的科学原理,源于特定基因的遗传。

人类基因组中存在多个与哮喘相关的基因位点,这些基因参与调控免疫系统功能、气道炎症反应以及气道平滑肌的收缩。例如,IL-4IL-13 等细胞因子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偏向 Th2 型免疫反应(过敏反应的关键机制),使得机体更容易对过敏原产生敏感;而 ADAM33 基因的变异,则可能影响气道平滑肌的功能,增加气道高反应性。这些遗传因素就像 种子,为哮喘的发生埋下隐患。

不过,遗传因素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病。哮喘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并非由单个基因决定,而是多个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即使携带哮喘相关基因,若能避免接触诱发因素,也有可能不出现症状。

三、环境因素:点燃哮喘发作的 导火索

环境因素是哮喘发病的重要 催化剂,尤其对于遗传易感人群而言,不良环境刺激可能直接触发疾病。常见的环境诱发因素包括:

(一)过敏原暴露

尘螨、花粉、霉菌、宠物毛发皮屑等过敏原是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以尘螨为例,它普遍存在于床垫、枕头、地毯等家居用品中,其排泄物中的蛋白质是强烈的过敏原。长期暴露在高浓度尘螨环境中,会持续刺激气道,引发慢性炎症,最终导致哮喘。季节性花粉过敏者在花粉飘散季节,哮喘发作风险也会显著升高。

(二)空气污染

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香烟烟雾等污染物会损害气道黏膜,削弱其防御功能。研究发现,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哮喘发病率比清洁地区高出 30%-50%。此外,室内装修产生的甲醛、苯等化学物质,以及厨房油烟,同样可能诱发哮喘。

(三)感染因素

呼吸道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和细菌感染,是儿童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感染会引发气道炎症,使原本存在的气道高反应性进一步加重,导致哮喘症状急性发作。

四、科学应对:从源头阻断哮喘风险

对于过敏体质人群,预防哮喘需要从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入手:

1.基因检测与风险评估:有哮喘家族史的人可通过基因检测,了解自身携带的风险基因,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预防方案。虽然基因无法改变,但提前知晓风险能更有针对性地规避环境诱因。

2.减少过敏原接触:定期清洁家居,使用防螨床罩、空气净化器;花粉季尽量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口罩;避免饲养宠物,或做好宠物清洁。

3.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通风,控制湿度(40%-60% 为宜),减少霉菌滋生;戒烟并远离二手烟;选择环保装修材料,装修后充分通风再入住。

4.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如游泳、散步),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过敏体质确实是哮喘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遗传与环境的 双重作用才是决定疾病发生的关键。通过科学认识两者的关系,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我们完全可以降低哮喘的发病风险,守护呼吸健康。无论是过敏体质人群,还是普通大众,关注环境与生活方式,都是远离哮喘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