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人士的 “新生” 指南:普外科造口护理与生活技巧

造口人士的 “新生” 指南:普外科造口护理与生活技巧

王春艳  确山县人民医院

当普外科手术需要通过造口来维持身体排泄功能时,一个小小的造口,就成了造口人士与外界连接的特殊 “窗口”。它虽然改变了原本的生活方式,却也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掌握科学的造口护理方法与实用的生活技巧,能帮助造口人士重获生活信心,拥抱健康、舒适的生活。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读普外科造口护理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认识造口:了解身体的 “新伙伴”

造口是通过手术将肠道或泌尿道的一部分引至体表,形成一个开口,以替代正常的排泄途径。常见的造口类型有结肠造口、回肠造口和尿路造口等。结肠造口多因直肠癌、外伤等疾病而设置,排泄物通常为成型或半成型的粪便;回肠造口常用于肠道疾病手术,排泄物相对较稀且含有消化液;尿路造口则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排出尿液 。

造口没有神经分布,因此本身不会产生疼痛,但它周围的皮肤却十分娇嫩,容易受到排泄物的刺激。同时,造口的存在也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了解造口的结构、类型及特点,是做好护理的第一步,也是造口人士接纳自己、适应新生活的重要基础。

二、造口护理:守护健康的 “关键防线”

(一)准备工作要充分

在进行造口护理前,需准备好齐全的用品,包括造口袋、造口底盘、防漏膏、皮肤保护膜、剪刀、温水、柔软毛巾等。造口袋分为一件式和两件式,一件式造口袋底盘与袋子相连,使用方便但更换频繁;两件式造口袋底盘和袋子可分离,便于清洗和更换袋子。根据自身需求和造口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口袋类型。同时,要确保护理环境清洁、温暖、光线充足,避免在潮湿、寒冷或光线昏暗的环境下操作,以免影响护理效果。

(二)规范操作保安全

移除旧造口袋:用手按住皮肤,另一只手缓慢轻柔地撕下造口袋,避免强行拉扯损伤皮肤。如果底盘粘贴紧密,可使用专用的底盘剥离剂帮助移除。在移除过程中,观察造口袋内排泄物的颜色、量和性状,以及底盘与皮肤接触部位有无发红、瘙痒等异常情况。

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用温水浸湿柔软毛巾或棉球,以造口为中心,由内向外轻轻擦拭,清除皮肤上的排泄物和残留的护理用品。注意不要使用肥皂、酒精等刺激性清洁剂,以免破坏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清洁后,让皮肤自然晾干或用干净的纸巾轻轻蘸干。

测量造口大小:使用造口测量尺准确测量造口的直径,一般在造口愈合后的不同时间段,其大小可能会有所变化,需定期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用剪刀裁剪造口底盘的开口,开口应比造口实际尺寸大 1 - 2 毫米,过大容易导致排泄物渗漏刺激皮肤,过小则可能压迫造口影响血液循环。

粘贴造口底盘:在造口周围皮肤上均匀涂抹皮肤保护膜,待其干燥后,将裁剪好的造口底盘对准造口,从下往上慢慢粘贴,并用手轻轻按压底盘,使其与皮肤紧密贴合。对于皮肤不平整或造口凹陷的情况,可使用防漏膏填补缝隙,增强密封性。

安装造口袋:如果使用两件式造口袋,将造口袋与底盘连接牢固,并确保锁扣或卡扣完全扣合。安装完毕后,检查造口袋是否安装到位,有无褶皱或空气残留,可轻轻挤压造口袋排出空气。

(三)日常护理需细心

定期更换造口袋:一般来说,一件式造口袋建议每 3 - 5 天更换一次,两件式造口袋的底盘可 5 - 7 天更换一次,但具体更换频率需根据个人造口情况、排泄物性状及活动量等因素进行调整。当造口袋内排泄物达到 1/3 - 1/2 容量时,应及时倾倒,避免因重量过大导致造口袋脱落或渗漏。

观察造口及周围皮肤:每天至少检查一次造口及周围皮肤,正常的造口颜色应为粉红色或牛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富有弹性。如果造口颜色变深、发黑或发白,可能提示出现缺血、坏死等问题;周围皮肤若出现发红、瘙痒、疼痛、破损等情况,多为排泄物渗漏刺激或过敏所致,需及时处理。

预防并发症: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皮肤问题(如刺激性皮炎、过敏性皮炎)、造口狭窄、造口脱垂等。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正确粘贴和更换造口袋,可有效预防皮肤问题;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有助于预防造口脱垂;定期用手指轻轻扩张造口,可防止造口狭窄。一旦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三、生活技巧:提升生活质量的 “小妙招”

(一)饮食管理有讲究

造口人士的饮食原则是均衡营养、规律进食。在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基本营养物质摄入的基础上,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如菠菜、苹果、燕麦等,有助于调节粪便的性状,预防便秘。但需注意,进食高纤维食物应循序渐进,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肠梗阻。同时,减少食用容易产生异味和胀气的食物,如洋葱、大蒜、豆类、碳酸饮料等,以免影响社交生活。此外,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 1500 - 2000 毫升水,防止便秘和脱水。

(二)运动锻炼促健康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造口人士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运动时应避免剧烈碰撞造口部位,可佩戴专用的造口腹带加以保护。游泳也是造口人士不错的运动选择,现在市面上有专门的防水造口袋,能确保造口在水中也不受影响。但需注意,在运动前后要检查造口袋的粘贴情况,避免因运动导致造口袋脱落或渗漏。

(三)社交生活不放弃

造口不应成为社交生活的阻碍。造口人士可以正常参与工作、社交活动和旅游。在外出前,提前检查并更换干净的造口袋,随身携带备用的造口护理用品。与他人交往时,无需过分在意造口,自信地展示自己,大多数人都会给予理解和尊重。同时,积极参加造口人士交流活动,与其他病友分享经验、互相鼓励,能有效减轻心理压力,增强生活信心。

(四)心理调适很重要

接受造口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心理上的波动,如焦虑、自卑、抑郁等。造口人士要正视自己的情绪变化,通过与家人、朋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缓解不良情绪。同时,学习造口护理知识和成功案例,了解其他造口人士如何积极面对生活,也有助于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乐观的心态拥抱 “新生”。

普外科造口护理与生活技巧涵盖了从日常护理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不仅能让造口人士更好地照顾自己,还能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希望这份 “新生” 指南,能成为造口人士开启美好生活的有力助手。如果在实际操作中还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咨询医护人员,获取更专业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