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护理:从急性期到恢复期的全程呵护
面瘫护理:从急性期到恢复期的全程呵护
韩颖颖 镇平县人民医院
面部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窗口,然而,当面瘫突然降临,这扇 “窗户” 便会蒙上一层阴影。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出现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等症状。面对面瘫,科学的护理至关重要,它贯穿于从急性期到恢复期的整个过程,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一、认识面瘫:病因与症状
在深入了解护理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认识面瘫。面瘫可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其中周围性面瘫更为常见,约占面瘫患者的 80% 以上 。周围性面瘫主要由面神经受损引起,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冷风刺激、中耳炎、外伤等。
面瘫的症状通常突然出现,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如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扩大、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等。患者还可能出现味觉减退、听觉过敏、泪液分泌异常等伴随症状。这些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生理上的不适,还会对其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
二、急性期护理:争分夺秒,控制病情
面瘫发病后的 1 - 7 天为急性期,这是病情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也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护理的重点在于减轻面神经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控制病情进展。
(一)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一旦发现面瘫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急性期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物、神经营养药物等。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面神经水肿,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神经营养药物则有助于促进神经修复。物理治疗方面,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等方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和接受治疗,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
(二)眼部护理:预防角膜损伤
由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患侧眼睛无法正常闭合,角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引发角膜干燥、溃疡甚至失明。因此,眼部护理在急性期尤为重要。患者应定时滴眼药水(如人工泪液),保持角膜湿润;睡前涂抹眼膏,并佩戴眼罩,防止灰尘、异物进入眼睛,保护角膜。同时,要注意观察眼部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三)面部保暖与休息
在急性期,面部应避免受寒,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围巾,避免冷风直接吹拂面部。患者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恢复。此外,还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加重病情。
(四)饮食调理
饮食方面,应选择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多摄入富含维生素 B 族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瘦肉、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促进神经修复。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及时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残留引起口腔感染。
三、稳定期护理:巩固治疗,防止并发症
面瘫发病后的 8 - 20 天为稳定期,此时病情相对稳定,不再进一步发展。这一阶段的护理重点在于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为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奠定基础。
(一)继续规范治疗
在稳定期,患者仍需按照医嘱继续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或减少治疗次数。同时,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如逐渐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等。此外,中医治疗如针灸、推拿等在面瘫治疗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使用,以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面部肌肉按摩
从稳定期开始,患者可在医生或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面部肌肉按摩。按摩时,应采用轻柔的手法,从额头开始,依次按摩眼周、面颊、嘴角等部位,每个部位按摩 3 - 5 分钟,每天按摩 2 - 3 次。按摩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做好准备。
(三)口腔与眼部护理持续进行
虽然病情进入稳定期,但眼部和口腔护理仍不能放松。继续按照急性期的方法进行眼部护理,防止角膜损伤。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此外,患者还可以进行简单的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训练,锻炼面部肌肉,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
(四)心理支持
面瘫患者在患病期间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在稳定期,患者可能会因为恢复速度较慢而产生心理压力。家属和朋友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
四、恢复期护理:积极康复,重返正常生活
面瘫发病 20 天以后进入恢复期,这是面神经功能逐渐恢复的阶段。恢复期的护理重点在于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促进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个性化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是恢复期护理的核心。患者应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康复训练包括面部表情肌训练、物理治疗、针灸治疗等多种方法。
面部表情肌训练是通过练习皱眉、闭眼、耸鼻、示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锻炼面部肌肉。每个动作重复 10 - 20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开始训练时,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应循序渐进,随着病情的恢复逐渐增加训练强度。物理治疗方面,可采用低频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刺激面部肌肉收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针灸治疗也是面瘫恢复期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刺激面部穴位,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面部保暖与防护
在恢复期,面部仍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同时,要注意防护,防止面部受到外伤。外出时可佩戴口罩,避免面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或风沙中。此外,患者还应避免长时间熬夜、过度劳累,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三)饮食与营养支持
恢复期的饮食仍需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促进神经修复和肌肉恢复。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恢复效果。
(四)定期复查与心理调适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恢复情况,调整治疗和康复方案。在恢复期,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恢复不完全而产生焦虑情绪,担心留下后遗症。此时,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家属和朋友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顺利度过恢复期。
五、长期护理:预防复发,保持健康
即使面瘫完全康复,患者仍需注意长期护理,预防疾病复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此外,患有慢性中耳炎、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面瘫复发的风险。
面瘫的护理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从急性期的紧急处理到恢复期的积极康复,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护理要点。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不仅可以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早日重返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