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吗?一文读懂治疗选择

得了阑尾炎,必须马上手术吗?一文读懂治疗选择

张书华 驻马店市确山县留庄镇卫生院普外科

阑尾炎作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常突然发作,让人措手不及。据统计,约 7% - 9% 的人在一生中可能患阑尾炎,其发病急、症状重,常伴有腹痛、发热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与健康。当被诊断为阑尾炎时,很多患者心中都会产生疑问:是否必须马上手术?实际上,阑尾炎的治疗选择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剖析,带你读懂阑尾炎的治疗选择。

一、认识阑尾炎:了解病因与症状

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细长管状器官,外形宛如蚯蚓,长约 5 - 10 厘米,直径 0.5 - 0.7 厘米。别看它体积小,一旦 “闹脾气”,带来的疼痛可让人难以忍受。阑尾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阑尾管腔阻塞,阑尾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粪石、食物残渣、异物、淋巴滤泡增生等都可能导致管腔堵塞,使得阑尾内的分泌物排出不畅,内压增高,从而引发炎症;二是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细菌繁殖,分泌毒素,损伤阑尾黏膜上皮,引发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阑尾炎典型的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病初期,患者常感觉上腹部或脐周隐痛,容易被误认为是胃肠道不适,这一阶段可能持续数小时。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逐渐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部,此处有一个重要的压痛点 —— 麦氏点,它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 1/3 交界处,按压此处会有明显疼痛感,抬手时疼痛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反跳痛。除了腹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等症状,体温一般在 38℃左右,如果病情严重,发生阑尾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时,体温可能会进一步升高,甚至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

二、阑尾炎的分类:不同类型,治疗有别

根据病情发展的急缓与严重程度,阑尾炎可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其中急性阑尾炎又可细分为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阑尾炎在治疗选择上存在差异。

(一)急性阑尾炎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这是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阑尾轻度肿胀,浆膜充血,表面有少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此时阑尾的炎症局限,症状相对较轻,患者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右下腹部疼痛,体温、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这种类型的阑尾炎,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良好,炎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可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采用非手术治疗,通过静脉输注抗生素,如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配合禁食、补液等支持治疗,多数患者病情可逐渐缓解。但非手术治疗后,阑尾炎有复发的可能,据统计,约 30% - 40% 的患者会在 1 - 2 年内复发。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随着病情进展,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表面覆有脓性渗出物,阑尾壁各层均有小脓肿形成,腔内有积脓。患者腹痛加剧,呈持续性胀痛,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至 38℃以上,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此阶段阑尾的炎症较为严重,一般建议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阑尾,以防止炎症进一步扩散,引发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方式主要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或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的首选手术方式。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若管腔梗阻且积脓,压力升高,可导致阑尾穿孔,穿孔后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患者表现为剧烈腹痛,疼痛范围扩大,伴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全身中毒症状。一旦确诊,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切除阑尾,并彻底清理腹腔内的脓液和污染物,术后还需加强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防止发生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化脓、坏疽或穿孔后,大网膜可移至右下腹部,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患者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压痛性包块,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对于阑尾周围脓肿,一般先采用非手术治疗,通过静脉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配合局部热敷、理疗等方法,促进炎症消退和脓肿吸收。待脓肿吸收或局限后,一般在 3 个月左右,再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阑尾切除术,以彻底解决病灶 。

(二)慢性阑尾炎

慢性阑尾炎多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一开始即呈慢性过程。患者常有右下腹隐痛或不适,疼痛程度较轻,时轻时重,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部分患者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后,疼痛会加重,还可能伴有消化不良、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慢性阑尾炎由于阑尾反复发炎,管壁增厚,与周围组织粘连,容易导致阑尾管腔狭窄或闭塞,增加急性发作的风险。因此,对于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阑尾炎患者,一般建议手术切除阑尾;若患者症状较轻,发作不频繁,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调整饮食、避免劳累等方式,减少发作次数,必要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三、影响治疗选择的因素

除了阑尾炎的类型,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

(一)年龄因素

儿童和老年人患阑尾炎时,治疗选择需要特别谨慎。儿童阑尾炎病情发展快,阑尾壁薄,容易发生穿孔,穿孔率可高达 30% - 40%,且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难以准确描述症状,容易延误诊断。因此,一旦确诊儿童阑尾炎,通常建议尽早手术治疗,以降低穿孔和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手术耐受性差,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对于老年阑尾炎患者,医生会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权衡利弊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允许,还是以手术治疗为主;若患者身体条件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则可考虑采用保守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二)身体状况与合并疾病

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身体状况对治疗选择至关重要。对于心肺功能良好、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手术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强,可优先选择手术切除阑尾,以快速解决病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对于合并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医生会在手术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优化患者的身体状态,控制基础疾病,尽可能降低手术风险。若患者无法耐受手术,可采用保守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例如,糖尿病患者患阑尾炎时,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感染加重,且术后伤口愈合困难,在治疗阑尾炎的同时,需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加强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

四、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利与弊

(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能够直接切除病变的阑尾,从根本上解决病因,避免阑尾炎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等病情严重的患者,手术是挽救生命、控制病情的关键措施。同时,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手术创伤越来越小,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一般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 2 - 3 天即可出院,开腹阑尾切除术后 5 - 7 天可出院。然而,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麻醉风险、术中出血、术后感染、肠粘连等,虽然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但仍需引起重视。此外,手术治疗还需要一定的费用,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

(二)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优点是避免了手术创伤和麻醉风险,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更容易接受。对于病情较轻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非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炎症,缓解症状,使患者避免手术之苦。但非手术治疗存在阑尾炎复发的可能,一旦复发,再次治疗的难度和风险可能会增加。而且,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如果病情控制不佳,炎症进一步扩散,可能会导致阑尾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此时仍需进行手术治疗,反而会延误病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费用 。

阑尾炎的治疗并非只有手术这一种选择,是否需要马上手术,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阑尾炎类型、年龄、身体状况、合并疾病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患者在确诊阑尾炎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身体情况,以便医生制定出最适合的治疗方案。无论选择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患者都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做好术后或保守治疗期间的护理,促进身体康复。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有任何疑问,随时与医生沟通,共同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