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痛别乱吃药!区分咽炎和感冒的简单方法

喉咙痛别乱吃药!区分咽炎和感冒的简单方法

张国超  光山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在乍暖还寒的初春,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中夹杂着 “嘶嘶” 的吸气声;熬夜赶项目后,咽口水时突然传来一阵尖锐的疼痛;早餐时喝了口热粥,喉咙像被砂纸磨过般又干又痛…… 喉咙痛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不适症状之一,几乎每个人都曾遭遇。

然而,面对喉咙痛,很多人第一反应是 “上火了”“感冒了”,随手拿起消炎药或感冒药就吃。但你知道吗?喉咙痛可能是咽炎引起的,也可能是感冒的信号,两者病因不同、治疗方法迥异,乱用药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病情或引发副作用。据统计,约 60% 的喉咙痛患者存在盲目用药的情况,其中因混淆咽炎和感冒而用错药的占比超过一半。学会区分咽炎和感冒,才能科学应对喉咙痛。

认识喉咙痛:从咽部结构说起

要区分咽炎和感冒引起的喉咙痛,首先得了解咽部的 “工作原理”。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上连鼻腔,下接喉腔,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其中我们能直接感受到的喉咙痛多来自口咽部位 —— 这里覆盖着柔软的黏膜,富含淋巴组织,是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 “第一道防线”。

当咽部黏膜受到刺激或感染时,就会出现充血、肿胀,引发疼痛、干燥、灼热等不适,这就是喉咙痛的本质。而咽炎和感冒虽然都会导致喉咙痛,但它们的 “攻击目标” 和 “作案手法” 截然不同:咽炎是咽部黏膜本身的炎症,就像 “阵地被直接攻击”;感冒则是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连锁反应,喉咙痛只是 “附带伤害”。

咽炎:咽部黏膜的 “局部抗议”

咽炎是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及淋巴组织的炎症,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两者的喉咙痛特点各有不同。

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就像咽部黏膜遭遇了 “急性袭击”。病毒感染更为常见,如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常在受凉、劳累后趁虚而入;细菌感染则以链球菌为主,可能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急性咽炎发作时,喉咙痛往往来得突然且剧烈,吞咽时疼痛会明显加重,就像喉咙里卡了小石子,甚至连喝水、说话都觉得费劲。检查咽部时可见黏膜充血红肿,严重时扁桃体也会肿大,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咽部有黏液附着感,总想清嗓子。

慢性咽炎则是咽部黏膜的 “长期劳损”,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吸烟饮酒、用嗓过度、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慢性咽炎的喉咙痛通常不剧烈,更多表现为持续性的咽部干燥、灼热感,或像有东西堵在喉咙里,即 “咽部异物感”。患者常不自觉地清嗓子,晨起时可能会有刺激性干咳,甚至恶心,但很少有全身不适症状。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就像黏膜上长了小颗粒。

感冒:上呼吸道的 “连锁反应”

感冒全称 “普通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侵犯鼻、咽、喉等部位,喉咙痛只是感冒众多症状中的一环,就像 “多米诺骨牌” 倒下后的其中一块。

感冒的 “幕后黑手” 多为鼻病毒,其次是冠状病毒、腺病毒等。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进入鼻腔或咽部后,会迅速繁殖,引发上呼吸道黏膜炎症。感冒引起的喉咙痛有个明显特点:症状出现有先后顺序。通常先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1 - 2 天后才逐渐出现喉咙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多为咽部干痛或轻微灼热感。这是因为病毒先侵犯鼻腔黏膜,再逐渐蔓延到咽部,所以喉咙痛常伴随鼻部症状出现。

除了喉咙痛和鼻部症状,感冒还会伴有全身不适,如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 38.5℃)、乏力、头痛、肌肉酸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但痰液多为清稀的白色黏液。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在一周左右即可自愈,喉咙痛等症状也会随感冒好转而消失。

4 个简单方法,轻松区分咽炎和感冒

面对喉咙痛,只要抓住以下 4 个关键区别,就能快速分辨是咽炎还是感冒,避免乱用药。

看症状出现顺序:先 “鼻” 后 “咽” 是感冒,先 “咽” 后 “他” 是咽炎

感冒的症状就像 “按顺序出场”:一开始是鼻子不舒服,鼻塞、流鼻涕、打喷嚏接连而来,过 1 - 2 天喉咙才开始痛;而咽炎则是 “咽部先报警”,喉咙痛是第一个出现的症状,可能持续几天甚至更久后,才出现其他轻微症状,且很少有鼻部症状。记住这个顺序:感冒先 “卡痰”,咽炎先 “痛咽”。

查伴随症状:全身不适多感冒,局部不适多咽炎

感冒是全身性的 “小麻烦”,除了喉咙痛,必然伴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鼻部症状,还可能出现低热、乏力、头痛等全身表现,就像身体 “整体打了场小仗”;而咽炎是局部的 “小抗议”,主要症状集中在咽部,如喉咙痛、干燥、异物感、干咳等,几乎没有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更不会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不适,除非是急性咽炎合并细菌感染,才可能出现轻微发热。

算病程时长:一周好转多感冒,反复不愈多咽炎

感冒就像 “过客”,来得快,去得也快。多数感冒引起的喉咙痛会在 3 - 5 天内逐渐减轻,一周左右随感冒自愈而消失,整个过程不会超过两周;而咽炎更像 “常客”,急性咽炎若治疗及时,可能 1 - 2 周好转,但如果治疗不当或反复刺激,容易转为慢性咽炎,喉咙痛会反复发作或持续存在,甚至持续数月,尤其在受凉、用嗓过度后加重。

观咽部状态:红肿 vs 滤泡,各有特点

对着镜子张开嘴巴,用手电筒照咽部,观察咽部状态也能辅助区分。感冒引起的咽部炎症多为轻度充血,咽部黏膜呈淡红色,扁桃体可能轻微肿大,但很少有其他异常;而咽炎的咽部充血更明显,急性咽炎时咽部黏膜鲜红肿胀,慢性咽炎则可见咽后壁有颗粒状的淋巴滤泡增生,有时还能看到黏液附着在咽部,这是区分两者的直观特征。

乱用药的 3 大危害,你可能正在犯

分不清咽炎和感冒就乱用药,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带来健康风险,这 3 种常见错误一定要避免。

滥用抗生素是最常见的误区。感冒多由病毒引起,而抗生素对病毒完全无效,只有当感冒合并细菌感染(如出现黄脓痰、高热不退)时,才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若感冒时盲目吃头孢、阿莫西林等抗生素,不仅治不好喉咙痛,还会破坏口腔和肠道菌群平衡,增加细菌耐药性,下次真正需要抗生素时可能 “无效”。

咽炎乱服感冒药也不可取。感冒药多含解热镇痛、减充血、抗组胺等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氯苯那敏等,这些成分主要针对感冒的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对咽炎的咽部黏膜炎症没有治疗作用。慢性咽炎患者长期吃感冒药,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出现头晕、嗜睡、肝肾功能损伤等问题。

依赖含片和 “去火” 药隐患大。很多人喉咙痛就含服润喉片,认为能 “消炎止痛”,但部分润喉片含薄荷、樟脑等成分,短期能清凉止痛,长期使用会刺激咽部黏膜,导致黏膜干燥,加重咽炎症状。还有人认为喉咙痛是 “上火”,自行服用牛黄解毒片等清热药,但若咽炎是受凉、用嗓过度引起的,清热药可能损伤脾胃,反而让症状缠绵不愈。

科学应对:不同喉咙痛,护理方法大不同

区分出咽炎和感冒后,针对性护理才能快速缓解喉咙痛,避免病情加重。

感冒引起的喉咙痛:以 “休息 + 补水” 为主

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喉咙痛的护理核心是减轻咽部刺激、促进黏膜修复。保证充足休息,让身体有足够能量对抗病毒;多喝温水或温凉的蜂蜜水、梨水,保持咽部湿润,每次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猛灌;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过烫、过硬的食物,减少咽部刺激;鼻塞严重时用生理盐水洗鼻,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对咽部的刺激;若喉咙痛影响进食,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缓解疼痛,但无需使用抗生素。

咽炎引起的喉咙痛:以 “护黏膜 + 避刺激” 为主

咽炎的护理关键是保护咽部黏膜,减少诱发因素。急性咽炎若由病毒引起,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需用抗生素;慢性咽炎无需使用抗生素,可通过含服无刺激的润喉片(如含薄荷脑的润喉片需谨慎使用)、用温盐水漱口(取一杯温水加半茶匙盐,仰头含漱 30 秒后吐出,每天 3 - 4 次)减轻咽部炎症;严格戒烟戒酒,避免接触粉尘、油烟等刺激性气体,雾霾天外出戴口罩;用嗓过度者要让嗓子多休息,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或唱歌;室内保持适宜湿度(50% - 60%),干燥时用加湿器,避免咽部黏膜干燥加重疼痛。

这 5 种情况,必须及时就医

多数喉咙痛通过科学护理就能缓解,但出现以下情况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问题,需尽快就医。

喉咙痛剧烈且持续加重,甚至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可能是急性会厌炎、扁桃体周围脓肿等急症,这类疾病进展快,可能危及生命,需立即就医。

感冒后喉咙痛持续超过一周,且伴有发热不退(体温超过 38.5℃)、咳黄脓痰、痰中带血等症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或出现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需及时就诊。

慢性咽炎患者喉咙痛突然加重,同时伴有声音嘶哑、痰中带血、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排除喉部肿瘤等严重疾病,尤其是长期吸烟的中老年人。

儿童喉咙痛伴有犬吠样咳嗽、呼吸困难,可能是急性喉炎,儿童喉部黏膜娇嫩,肿胀后易阻塞气道,需紧急就医。

喉咙痛反复发作且找不到明确诱因,同时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可能是胃食管反流病引起的反流性咽炎,需到消化科和耳鼻喉科联合就诊,针对性治疗。

预防胜于治疗:远离喉咙痛的 6 个习惯

无论是咽炎还是感冒引起的喉咙痛,预防都比治疗更重要,养成这 6 个习惯,让喉咙远离不适。

增强免疫力是基础。规律作息,保证每天 7 - 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蔬果(如橙子、西兰花)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坚持适度运动,如快走、瑜伽等,每周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病毒感染和咽炎发作的机会。

保护咽部黏膜要注意。多喝水,保持咽部湿润,每天饮水量不少于 1500 毫升;避免用嗓过度,教师、主播等职业人群要掌握正确用嗓方法,每说话 1 小时休息 10 分钟;戒烟并远离二手烟,吸烟是慢性咽炎的重要诱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咽部黏膜。

减少感染风险别忽视。感冒流行季节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勤洗手,不用脏手摸口鼻,减少病毒感染机会;急性咽炎发作时及时治疗,避免反复发作转为慢性。

改善生活环境很关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期处于粉尘、油烟、化学气体污染的环境中,厨房做饭时开油烟机,雾霾天关闭门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

控制基础疾病。胃食管反流患者要及时治疗,避免胃酸反流刺激咽部;过敏体质者远离过敏原,减少过敏性咽炎的发作。

喉咙痛虽常见,但背后可能是咽炎或感冒两种不同的问题。记住 “看顺序、查伴随、算病程、观咽部” 的区分方法,拒绝乱用药,针对性护理,才能让喉咙快速恢复舒适。如果喉咙痛持续不愈或伴有危险信号,及时就医是最明智的选择。呵护喉咙健康,从学会区分咽炎和感冒开始,让每一次呼吸和吞咽都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