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孩子必看:流感疫苗怎么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有啥区别?
老人、孩子必看:流感疫苗怎么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有啥区别?
陈静波 确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
每年秋冬季节,流感就像一场 “隐形风暴”,席卷各大医院儿科、老年病科。尤其对于老人和孩子这两类免疫力较弱的人群,流感不仅可能引发高热、咳嗽等严重症状,还可能诱发肺炎、心肌炎、呼吸衰竭等致命并发症。据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流感导致的超额死亡人数中,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 80%;5 岁以下儿童流感相关住院率是其他年龄段的 3-5 倍,其中 2 岁以下婴幼儿风险最高。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但面对市面上多种流感疫苗,很多家长和老人都会陷入困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有啥区别?老人该选哪种?孩子又适合哪种?今天,我们就从流感的危害切入,拆解两种疫苗的核心差异,给出针对性的选择指南,帮老人和孩子筑牢秋冬健康防线。
一、先搞懂:为什么老人和孩子必须重视流感疫苗?
在很多人眼里,流感只是 “比普通感冒严重一点的发烧”,但对老人和孩子来说,流感的风险远不止于此。
(一)孩子:免疫系统未成熟,并发症风险高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 6 个月 - 5 岁的孩子,呼吸道黏膜娇嫩,一旦感染流感病毒,病毒很容易突破免疫屏障,引发多种并发症。临床数据显示,儿童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约 10%-30% 的流感患儿会继发细菌性肺炎,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需住院治疗;此外,还可能引发喉炎(表现为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甚至窒息)、心肌炎(导致心慌、胸闷,严重者危及生命)、脑炎(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
更值得注意的是,低龄儿童感染流感后,症状往往不典型。3 岁以下婴幼儿可能不会表达 “发烧、头痛”,而是表现为烦躁哭闹、拒食、嗜睡,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容易被家长误认为 “普通肠胃炎”,延误就医。而及时接种流感疫苗,能使儿童流感相关住院风险降低 50% 以上,重症风险降低 70%-80%。
(二)老人:基础病多,流感易 “雪上加霜”
65 岁以上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功能逐渐衰退,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且大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基础疾病。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不仅会直接损伤呼吸道,还可能激活体内炎症反应,诱发基础病急性发作 —— 比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因流感导致血糖剧烈波动,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能发展为呼吸衰竭。
世界卫生组织(WHO)研究表明,老年人感染流感后,重症率是普通成年人的 4-7 倍,死亡率更是高达 10%-20%。即使是平时身体状况较好的老人,感染流感后也可能出现 “沉默性缺氧”(血氧饱和度低但无明显呼吸困难),等发现时已发展为重症肺炎。而接种流感疫苗可使老年人流感相关住院风险降低 30%-40%,死亡风险降低 50% 以上,同时能减少基础病急性发作的概率。
二、核心对比:减毒活疫苗 vs 灭活疫苗,4 大关键差异要分清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主要分为两类:减毒活疫苗(LAIV) 和灭活疫苗(IIV) 。两者的制备原理、接种方式、适用人群和安全性都有显著区别,老人和孩子在选择时,必须先搞懂这些核心差异。
(一)制备原理:“活病毒减毒” vs “死病毒灭活”
减毒活疫苗:简单来说,就是将流感病毒在实验室中经过多次培养,使其 “毒性大大减弱”,但仍保留一定的活性和复制能力。这种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像 “温和的病毒” 一样,在鼻腔黏膜内轻微复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病毒的抗体,同时还能激发鼻腔局部的免疫反应(比如产生分泌型 IgA 抗体),形成 “第一道防线”,阻止病毒在呼吸道定植。
灭活疫苗:则是将流感病毒培养后,用甲醛等化学试剂将其 “杀死”,使其失去活性和复制能力,但保留病毒的抗原结构(也就是能被免疫系统识别的 “特征”)。疫苗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 “死病毒” 的抗原,产生特异性抗体,当真正的流感病毒入侵时,抗体就能快速发挥作用,中和病毒。
形象地说,减毒活疫苗就像 “被驯服的病毒”,能模拟轻微的自然感染过程;而灭活疫苗则是 “病毒的‘尸体标本’”,只负责 “告诉” 免疫系统 “敌人长什么样”。
(二)接种方式:“喷鼻子” vs “打胳膊”
减毒活疫苗:目前我国上市的减毒活疫苗均为鼻喷式,不需要打针,只需往每个鼻孔喷 0.1 毫升药液即可。这种方式对孩子来说更友好,能避免打针的恐惧,接种过程快速便捷,尤其适合 3-12 岁的儿童。
灭活疫苗:主要为注射式,通过肌肉注射(通常是上臂三角肌)进入人体。根据工艺不同,灭活疫苗又分为 “三价灭活疫苗”(包含 3 种常见流感病毒亚型)和 “四价灭活疫苗”(包含 4 种流感病毒亚型,比三价多一种乙型流感病毒亚型),老人和孩子常用的是四价灭活疫苗,保护范围更广泛。
需要注意的是,鼻喷减毒活疫苗目前只有三价疫苗,没有四价疫苗;而注射灭活疫苗既有三价也有四价,部分地区还推出了 “高剂量灭活疫苗”“佐剂灭活疫苗”,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
(三)适用人群:“特定儿童” vs “全年龄段覆盖”
这是两者最关键的区别之一,直接决定了老人和孩子能否接种:
疫苗类型
适用年龄范围
禁忌人群(重点关注老人和孩子)
减毒活疫苗
3-17 岁
1. 3 岁以下儿童、18 岁以上成年人(包括老人);2.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白血病、淋巴瘤患者,正在服用激素的孩子);3. 有癫痫、脑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孩子;4. 孕妇、哺乳期女性;5.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
灭活疫苗
6 月龄及以上(全年龄段)
1. 对疫苗成分过敏者;2. 急性疾病发作期(如发烧 38.5℃以上、严重腹泻)者,需等症状缓解后接种。
简单来说:老人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只能选择灭活疫苗;3 岁以下孩子也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需选择儿童剂型的灭活疫苗;3-17 岁的孩子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鼻喷减毒活疫苗或注射灭活疫苗。
(四)安全性与不良反应:“轻微局部反应” vs “少数全身反应”
无论是减毒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都是经过严格临床试验和审批的,安全性有保障,但不良反应的类型和概率有所不同:
减毒活疫苗:因含有活性病毒,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的 “类流感症状”,但并非真正感染流感。常见反应包括:鼻腔不适(鼻塞、流涕、打喷嚏)、低热(体温一般不超过 38℃)、轻微咳嗽,通常在接种后 1-2 天出现,持续 1-3 天可自行缓解。这些反应是免疫系统被激活的正常表现,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休息、多喝水即可。严重不良反应(如过敏)的发生率极低,约为 1/10 万。
灭活疫苗:因不含活病毒,不会引发 “类流感症状”,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接种部位。常见反应包括: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硬结,少数人可能出现低热(<38℃)、乏力、头痛,一般在接种后 24 小时内出现,1-2 天内消退。老年人接种灭活疫苗后,局部反应可能更明显一些,但通常不影响日常生活;婴幼儿接种后,家长可通过冷敷接种部位缓解红肿疼痛。
需要特别提醒:减毒活疫苗接种后 1 周内,应避免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化疗患者、早产儿)密切接触,因为疫苗中的弱病毒可能通过飞沫传播给这类人群,虽然风险极低,但仍需谨慎。
三、针对性指南:老人和孩子该怎么选?记住这些原则
(一)孩子选疫苗:看年龄、看身体状况、看接受度
按年龄分层选:
6 月龄 - 3 岁:只能选注射式灭活疫苗,且需接种 “儿童剂型”(剂量比成人少)。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婴幼儿,需接种 2 剂,两剂间隔 4 周;既往接种过的,每年接种 1 剂即可。
3-17 岁:有两种选择:
若孩子害怕打针、抵触注射,且身体状况良好(无免疫缺陷、无神经系统疾病),可选择鼻喷减毒活疫苗,只需喷鼻子,孩子接受度高;
若孩子有免疫功能低下(如患有哮喘、肾病综合征,正在用激素治疗)、癫痫等禁忌证,或家长担心鼻喷疫苗的轻微反应,建议选注射式灭活疫苗(优先选四价,保护范围更广)。
特殊情况注意:
过敏体质的孩子:若对鸡蛋过敏(轻微过敏,如吃鸡蛋后皮疹,无呼吸困难),可在医生评估后接种灭活疫苗(目前部分灭活疫苗已采用 “无鸡胚培养” 工艺,过敏风险更低);若对鸡蛋严重过敏(如过敏性休克),需在具备急救条件的医院接种。
正在生病的孩子:若孩子正处于感冒、发烧(体温≥38.5℃)、腹泻等急性疾病期,需等症状完全消退后再接种,避免加重病情或影响疫苗效果。
(二)老人选疫苗:优先 “强效型”,兼顾基础病
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核心目标是 “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因此建议优先选择 “免疫原性更强” 的灭活疫苗,具体可参考以下原则:
优先选 “四价灭活疫苗”:相比三价疫苗,四价疫苗多覆盖一种乙型流感病毒亚型,而老年人感染乙型流感后,并发症风险更高,因此四价疫苗保护更全面。
70 岁以上老人:可选 “高剂量 / 佐剂灭活疫苗”:
高剂量灭活疫苗:含有的抗原量是普通灭活疫苗的 4 倍,能刺激老年人产生更高水平的抗体,保护效果比普通灭活疫苗高 20%-30%,尤其适合身体虚弱、基础病多的老人。
佐剂灭活疫苗:添加了 “佐剂”(一种能增强免疫反应的物质),能激活老年人衰退的免疫系统,产生更强、更持久的抗体,且接种 1 剂即可,适合免疫力较差的老人。
基础病老人:接种前先咨询医生: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的老人,只要病情控制稳定(如血压<160/100mmHg、血糖<10mmol/L),均可接种灭活疫苗;
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的老人,接种灭活疫苗后可能出现接种部位出血,建议接种后按压 10-15 分钟,避免揉搓。
(三)接种时间:别等流感来,提前 1-2 个月打
流感疫苗接种后,需要 2-4 周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因此建议老人和孩子在每年 9-11 月完成接种,赶在流感流行高峰(12 月 - 次年 2 月)前建立免疫保护。
需要注意:流感病毒每年都会发生变异,因此流感疫苗需要 “每年接种”,即使去年接种过,今年也需重新接种,才能获得最新的保护。
四、常见误区澄清:这些说法别信!
误区 1:“孩子打了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
真相:流感疫苗的保护率并非 100%,通常在 60%-80%(流行季节病毒匹配度高时,保护率更高)。但即使接种后仍感染流感,症状也会更轻(如发烧温度更低、咳嗽更轻),并发症风险降低 50% 以上,恢复更快。
误区 2:“老人身体好,不用打流感疫苗”
真相: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是自然规律,即使平时没有基础病,感染流感后也可能发展为重症。数据显示,65-74 岁健康老人流感相关死亡率是普通成年人的 3 倍,75 岁以上则高达 5 倍。因此,无论身体好坏,老人都建议接种。
误区 3:“鼻喷疫苗不如注射疫苗有效”
真相:研究表明,在 3-17 岁儿童中,鼻喷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与注射灭活疫苗相当,甚至在预防甲型流感方面效果更优(因能激发鼻腔局部免疫)。两者的核心区别是适用人群和接种方式,而非 “效果高低”。
误区 4:“打了流感疫苗,就不用戴口罩了”
真相:流感疫苗只针对流感病毒,对普通感冒、新冠病毒等无效。在流感流行季节,老人和孩子外出时仍需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群密集场所,疫苗 + 防护措施结合,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五、结语:早接种、选对苗,筑牢秋冬健康防线
流感不是 “小感冒”,对老人和孩子来说,它可能是 “健康杀手”;流感疫苗也不是 “可选项目”,而是秋冬季节的 “健康必需品”。选择疫苗时,无需盲目追求 “贵的” 或 “新的”,关键是 “适合的”—— 孩子看年龄和身体状况,老人优先选强效型灭活疫苗,只要在正规医疗机构接种,就能获得可靠的保护。
每年秋冬,医院里总有因未接种疫苗而感染流感的老人和孩子,他们不仅要承受病痛折磨,还要承担高额医疗费用。与其事后治疗,不如提前预防 —— 花几十到几百元接种流感疫苗,换来的是一整个季节的健康安心,这无疑是最划算的 “健康投资”。
希望每位家长都能为孩子选对疫苗,每位子女都能提醒父母及时接种,让老人和孩子远离流感困扰,安稳度过这个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