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并非睡得香,长期严重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信号

打鼾并非睡得香,长期严重打鼾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信号

魏璐璐  南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一区

“他打鼾声音震天响,肯定睡得特别香!” 生活中,不少人会把打鼾和 “睡眠质量好” 画上等号,甚至觉得打鼾的人 “睡得沉、不易醒”。可事实上,那些鼾声忽大忽小、伴随呼吸暂停的人,正经历着一场 “夜间缺氧危机”—— 长期严重打鼾,很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信号,若不重视,会悄悄损伤全身健康。

一、别被 “响亮鼾声” 骗了!它可能是呼吸 “反复中断” 的警报

很多人以为打鼾只是气流通过喉咙时发出的声音,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打鼾的背后,可能藏着气道 “塌陷堵塞” 的问题。当人进入睡眠后,喉咙周围的肌肉会变得松弛,若气道本身比较狭窄(比如扁桃体肥大、脖子粗短、鼻腔堵塞),松弛的肌肉就会像 “下垂的窗帘” 一样,堵住气道。

这时,气流想要通过狭窄的气道,就会冲击松弛的组织,发出响亮的鼾声。而当气道被完全堵塞时,呼吸会突然中断,鼾声也会戛然而止 —— 这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的典型表现。这种呼吸暂停不是偶尔发生,严重时可能每晚出现几十次,每次持续十几秒甚至几分钟。

在呼吸暂停的这段时间里,身体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气,血液中的氧含量会急剧下降。大脑感受到缺氧后,会立刻 “唤醒” 身体,让人短暂醒来(但自己通常没感觉),恢复呼吸。可没过多久,身体再次进入深度睡眠,气道又会塌陷,呼吸暂停再次上演。一整晚下来,睡眠被切割成无数个碎片,看似 “睡了八小时”,实际都是浅睡眠,身体根本没得到休息。

二、长期忽视 “危险鼾声”,全身器官都在 “受折磨”

很多人觉得 “打鼾只是吵到别人,自己没感觉就没事”,可长期反复的呼吸暂停和缺氧,会像 “慢性毒药” 一样,慢慢侵蚀全身器官。

首先受伤的是心脏。夜间反复缺氧会刺激身体分泌 “应激激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长期下来会引发高血压,且这种高血压很难用普通降压药控制。同时,缺氧还会让心脏负担加重,心脏为了给身体输送更多氧气,会被迫 “加班工作”,时间久了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临床数据显示,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 3-4 倍。

大脑也会深受其害。睡眠被反复打断,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深度睡眠,白天会变得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和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更危险的是,长期缺氧会损伤脑血管,增加脑梗的风险;而白天的嗜睡感,还会让驾驶、操作机器时的事故率大幅上升,就像 “带着睡意开车” 一样危险。

除此之外,长期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影响代谢功能,导致体重增加(越胖越容易打鼾,越打鼾越容易胖,形成恶性循环),甚至诱发糖尿病;对消化系统也有影响,可能导致胃食管反流,让人夜里频繁烧心、反酸;儿童若有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落后于同龄人,甚至影响智力发育。

三、如何区分 “普通打鼾” 和 “危险打鼾”?这几个信号要警惕

不是所有打鼾都意味着睡眠呼吸暂停,想要区分 “普通鼾声” 和 “危险鼾声”,可以观察这几个细节:

首先看鼾声的规律。普通打鼾通常声音平稳,不会突然中断;而危险打鼾往往 “时大时小、忽高忽低”,中间会有明显的 “停顿”,停顿后可能会发出 “憋醒似的喘息声”,甚至伴随身体抽搐、张口呼吸。

再看白天的状态。普通打鼾的人,白天通常精力充沛,不会频繁犯困;但有睡眠呼吸暂停的人,白天会特别容易累,比如坐着看电视、开会时会不自觉睡着,开车时忍不住打哈欠,甚至走路时都觉得没力气。

还要注意夜间的异常表现。如果打鼾时经常被自己憋醒,或者醒来后觉得口干舌燥、头痛,甚至夜间频繁起夜(缺氧刺激肾脏产生更多尿液),都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信号。尤其是儿童,若出现打鼾时张口呼吸、趴着睡、夜间磨牙、尿床次数增多,以及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等情况,更要及时检查。

四、发现 “危险鼾声” 别拖延!这样做能改善睡眠,保护健康

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有 “危险打鼾” 的信号,别想着 “忍忍就好”,及时干预才能避免健康恶化。

首先要到医院做专业检查 —— 多导睡眠监测。这个检查会在睡眠时记录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数据,医生根据数据判断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以及严重程度。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给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比如减轻体重(体重下降 5%-10%,打鼾症状可能明显缓解);睡觉时侧睡,避免平躺(平躺会让舌头和喉咙肌肉更容易下垂,堵塞气道);睡前不喝酒、不抽烟、不服用镇静类药物(这些会让喉咙肌肉更松弛,加重气道堵塞);如果有鼻炎、鼻窦炎等问题,要及时治疗,保持鼻腔通畅。

如果症状较重,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 “无创呼吸机”。这种机器在睡眠时通过面罩输送一定压力的气流,像 “空气支架” 一样支撑气道,防止气道塌陷,保证呼吸顺畅,改善缺氧问题。对于因扁桃体肥大、鼻中隔偏曲等结构问题导致的睡眠呼吸暂停,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通过矫正气道结构,缓解堵塞。

五、别让 “打鼾” 偷走健康!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打鼾不是 “睡得香” 的证明,而是身体发出的 “健康警报”。长期严重打鼾带来的睡眠呼吸暂停,就像一场 “夜间隐形伤害”,悄悄损伤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甚至可能引发致命风险。

无论是自己打鼾,还是家人打鼾,都别忽视那些 “异常信号”—— 鼾声忽大忽小、呼吸暂停、白天嗜睡。及时到医院检查,尽早干预,才能让睡眠回归安稳,让身体远离缺氧伤害。毕竟,只有真正高质量的睡眠,才能给身体 “充电”,让我们白天充满活力,长久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