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药品在医院是怎样管理的

特殊药品在医院是怎样管理的

  喻立 河南省商城县中医院

在医院的运行体系中,特殊药品的管理一直是一项极为重要且复杂的工作。特殊药品因其具有独特的药理特性,在治疗特定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倘若管理不善,极易被滥用,从而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下面,我们将深入、全面地了解特殊药品在医院中是如何管理的,旨在帮助大众认识这一关乎生命安全的管理体系。

一、特殊药品分类及其特性

麻醉药品

麻醉药品是指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像吗啡、芬太尼等,它们在手术和癌症晚期镇痛中不可或缺。不过,若流入非法渠道,就会被滥用,导致使用者成瘾,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精神药品

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包括氯胺酮、三唑仑等,其兴奋或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更为强烈,管理也更为严格。第二类精神药品有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虽相较第一类稍弱,但长期不当使用同样会使人成瘾,对精神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医疗用毒性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如砒霜、生马钱子等,这类药品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然而,在特定疾病的治疗中,它们又能发挥独特疗效。

放射性药品

放射性药品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于诊断、治疗或缓解疾病。比如碘 [131I] 化钠,能治疗甲状腺疾病。但这类药品具有放射性,若管理不当,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放射性危害。

二、特殊药品管理全流程

采购与入库

医院采购特殊药品时,必须从具备相应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以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为例,医院需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获批后获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凭借此卡向定点批发企业采购。采购时,要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确保采购渠道合法、正规。

药品到货后,验收环节至关重要。验收人员需在规定时限内,对照随货同行单,仔细核对药品的通用名、剂型、规格、数量、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同时,检查药品外观质量,确认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对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还需双人验收,确保准确无误。

储存与保管

特殊药品的储存有着严格的环境要求。需存放在专用仓库或专柜中,仓库要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鼠等功能,并配备相应的通风、温湿度调控设备。以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为例,要实行专库或专柜储存,安装专用防盗门,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同时安装报警装置,与公安机关报警系统联网,全方位保障药品安全。

此外,不同类型的特殊药品需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识。医疗用毒性药品应专柜加锁保管,放射性药品则需存放在符合辐射防护要求的专用场所。同时,定期对药品进行养护检查,确保药品质量在有效期内。

调配与使用

调配和使用特殊药品时,对医生资质有着严格要求。只有经过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处方资格的医生,才能开具特殊药品处方。例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必须由经过培训、获得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开具。

开具处方时,医生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准确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等信息,注明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等。每张处方的用量也有明确限制,如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7 日常用量。

护士在调配和使用特殊药品时,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仔细核对处方与药品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账目管理与盘点

医院对特殊药品实行严格的账目管理,做到账物相符。每一次入库、出库、调配、使用等操作,都要详细记录,确保信息可追溯。相关账目要保存至药品有效期满后不少于 5 年,以备监管部门检查。

同时,定期对特殊药品进行盘点,一般每月至少盘点一次。盘点时,由专人负责,详细核对药品数量、批号、有效期等信息,如发现账物不符,要立即查找原因,并向上级报告。

回收与销毁

患者使用剩余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注射剂和贴剂,医疗机构要进行回收。回收的药品需专人负责保管,定期交回生产企业或按照规定进行销毁。

对于过期、损坏的特殊药品,医院不得擅自处理,需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销毁。销毁时,要做好记录,包括销毁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批号、销毁时间、销毁方式等,同时邀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现场监督,确保销毁过程合法、安全。

三、信息化管理助力特殊药品管理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引入信息化系统,对特殊药品进行全流程管理。从采购、入库、储存、调配、使用到回收、销毁,每个环节的信息都实时录入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借助信息化系统,医院能及时掌握特殊药品的库存数量、使用情况等信息,便于合理采购和调配药品,避免药品积压或缺货。同时,系统还能对特殊药品的使用进行预警提示,如处方用量超标、药品即将过期等,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四、监管机制保障管理落实

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定期对医院的特殊药品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查看、询问工作人员等方式,全面了解医院的管理情况。若发现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对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此外,医院内部也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定期对特殊药品管理工作进行自查自纠,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持续改进管理工作。

特殊药品在医院的管理,从采购到销毁,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形成了一个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保障了特殊药品的合理使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还防止了特殊药品的滥用,维护了社会的安全与稳定。